2014年是我們這個行業——大型區域開發咨詢——的變革元年。自2013年底首屆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指出“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以及緊接著2014年初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指出“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要求以來,我們面臨著城鎮化思維與技術的斷裂性變革:城鎮化,不再僅是物理條件的規劃建設,更是主體經驗的認同建構,這將顛覆已有的區域開發模式,一個陌生的全新范型將在我們眼前展開,我們稱之為——“鄉愁經濟”。
作為城鎮化新范式,我們主張的“鄉愁經濟”的核心觀點是:永居才能保鄉愁,經營方可談經濟。這是一個基于歷史反思而照見未來的素樸定義。
鄉愁,是那些我們正在流失的集體記憶與生活方式,是過去10年快速工業化與投機性城市化的代價。改革開放以來受全球產業轉移與地方政府土地財政動機影響,我們為全世界書寫了一場速度與規模皆前所未見的工業化與城市化,而同時這也成為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使得我們在時間與空間的壓縮中、現代性對傳統的消蝕中、技術理性對整體性觀點的覆蓋中、統一性對個別差異的收編中、真實需求與投機性供給的脫鉤中,經驗著環境、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碎片化,而在日常生活中時時面臨主體性的認同危機。
這個主體認同的碎片化,肇因于工業化的穿透性。工業化作為現代性的表征,不僅是一種生產方式,也以技術理性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穿透所有領域,并辯證性的回敬其自身。在環境方面,人定勝天的技術理性取代了人對自然的敬畏,自然成為科學理性的對象而不再具有神靈性,傳統的道法自然與天人合一不再是哲學與技術手段,而現代性在允諾風險控制的同時,帶來了全球尺度的環境災難。經濟方面,批量化生產侵蝕了手藝人的生存空間,規模經濟消解了范疇經濟,個體的差異化需求被統一性產品所壓制,競爭性的市場規則瓦解了社會紐帶及其道德原則,而原為市場擴張的金融流通所允諾的風險控制,也因投機性的自我繁殖而形成在全球尺度上無人可倖免的泡沫經濟。社會方面,空間的功能性片區化、生產流程的片段化、以及房地產業所訴求的空間隔離,主體的身份認同被功能碎片化的收編在功能性的社會關系里,甚至穿透為擇偶規則,以完整個體而存在的異質交流不復存在。文化方面,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實踐所積累、所演化的即為集體心態與文化,然而或因文化載體與再現場域的人居環境快速的或被拆除、或被改造、或被偽造,或因迫于生存或因追求成功學的不斷遷徙而造成居無定所,都導致文化積累的斷裂,遑論演化,這使得完整性的主體認同呈現了失根危機。
當今,鄉愁重回我們的視野,是日常生活的多重認同建構,是一個關于永居的計劃。認同并不是個體特征,而是個體通過其與社會的反身性互動產生的自我了解,從而區分自我/他者、我們/他們。工業化主宰的統一性、收編性的認同建構,正在被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所改寫,而反射信息化的時代特征。現代性的技術理性規訓了個人日常生活,個人直接體驗被抽象知識系統所隔斷和宰制,形成一種被媒介的經驗。移動互聯網提供一種更易于支付、更普及、更互動、更直接、更及時的實時表達與溝通,為個體直接體驗提供了回歸的可能:八卦消息轉發勝于央視新聞,消費者與生產者直接對接松動中間商壟斷,銷售者、生產者、消費者角色混合成為市場經濟的新單元,線上交易所消費的符號意義甚于產品功能,基于直接情感和信任而少于算計的粉絲經濟已然發端。認同與信任,正在從被科學理性媒介的現代抽象知識向個人直接經驗轉移,而直面情感、道德、以及社會紐帶。
在這個意義上,鄉愁之于城鎮化,既不是簡單的反工業化、反城市化,也不是浪漫派文藝腔。它是城鎮化所遭遇的路徑選擇,及其計劃性認同建構。計算利益最大化的經濟理性人退出市場,有血有淚、愛恨情仇的自然人重生為交易單元,被隱匿的真實需求破土而出而可見、可度量、可定制、可供給,傳統生活智慧的整體性認識重回人們生活,產品就是服務就是媒介就是認同成為新的商業模式,以其為基礎的社群化成為新的社會組織方式,并重構城鄉空間關系。這一組空間的新發展邏輯,我們稱為城鎮化的新范式——鄉愁經濟,是家園的新故鄉計劃,而以永居與經營為其根基。
作為策劃者,我們思考“鄉愁經濟”,首先面臨的是區域開發的商業模式的變革。10年來,區域開發就是房地產開發,開發商以地產銷售為其快速回收的渠道并享有高額利潤,而房地產銷售訴求的不是真實的居住需求,而是房地產的投資性甚或投機性。于是,旅游地產只做地產不做旅游,養老地產只做地產不做養老,文化地產只做地產不做文化,旅游、養老、養生、文化僅作為地產促銷口號,沒有實質產品與服務;而購房者并不介意,因購房與囤積黃金沒有差別,是避免貨幣貶值的投資渠道。這導致缺乏經營、缺乏居住人群的地產只是一座空城而不是社區,而空城無法拉動產業發展,最終,區域開發沒有導致區域發展。
隨著房地產供給過剩和泡沫化,以及可持續發展與精明增長成為區域發展的訴求,真實需求成為房地產的供給標的,而必須回應情感、期望、道德、信任、與認同,過去聚焦于房地產暴利的城市化模式將退出市場,區域開發將轉向先經營后開發、多經營少開發的格局。然而,一段時間內,區域開發無可避免的仍以土地財政為路徑依賴,房地產獲利仍是促使開發商綁定區域配套項目的動力,但區域配套項目已無法僅提供硬件而欠缺運營,因為人們不再為投資性或投機性購房時,將更多的重視宜居成熟度以及區域魅力。是以,開發商提供區域配套時,不僅必須運營,更須證明其出色與商業成功。經營,無論是區域吸引力或社區經營,將成為區域開發的核心競爭力,者正是城鎮化新范型“鄉愁經濟”下開發商的巨大挑戰。
面對區域開發商業模式的變革,我們愿意作為先驅者,摸索“鄉愁經濟”的范式構成。我們選擇性的構建“鄉愁經濟”的產品框架及其區位要求。在框架目標方面,基于移動互聯網所支撐的直接參與、符號體驗、線上線下結合,“鄉愁經濟”以認同建構為核心組織個體/群體、物質/精神的四維矩陣關系。我們對此四向度界定目標和產品類別:個體向度追求的是身心健康,是為健康產業;基于移動互聯網凝聚社群認同的強大能力,群體向度要追求的是同質性群體的異質性社會,是為社群經濟;物質向度的目標是使真實需求進入商業視野,取代投機性投資的開發邏輯,要建設的是全客層社區;精神向度的意義是文化傳承,在新故鄉的永居中代際傳遞傳統生活智慧,取代假古董的歷史偽造,要樹立的是傳家小鎮。
向度之間形成的象限,其意義和產品分別是:群體-物質象限是人與環境的關系,是生態議題,生態農業是我們的首選產品;物質-個體象限是人對物質的占用和使用,是生產議題,在信息化時代我們聚焦于生產性服務業;個體-精神象限是自我認同建構的文化經驗,我們關注具有學習意義的文教產業,而不是粗暴或惡俗的文化消費;精神-群體象限是集體心態,基于城鄉二元體制已然普遍化為城鄉對立,成為社會矛盾的集體心態,我們主張通過參與,甚將參與層級細化到以家戶為單位的城鄉結對子,建立城鄉之間的社會紐帶,重構對等性、對話性的城鄉價值。
作者單位:鄉愁經濟研究室、urbaneer都市工作群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愁經濟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