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中國電子商務市場2015年交易規模已達16.2萬億元,增長21.2%。有關專家預測,2016年,預計農村地區的網購市場總量將突破4600億元,呈現“井噴”行情。當前,蓬勃發展的互聯網電子商務產業已經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引擎之一。
但是電商進城下鄉也存在各種現實問題,在調研中發現:一是政策體系有待完善。與沿海其他地區相比,內地縣級市有關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規劃、監管、保障等各項政策法規以及中小網商相對落后。
二是網商從業主體小,總體經營規模和水平不高,知名度高、影響力大、覆蓋面廣的電子商務龍頭領軍企業非常少。此外,電商服務業態單一,在培育從事電子商務咨詢、認證和代運營等中小型服務機構方面還較薄弱。
三是專業人才缺乏,電子商務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無法滿足內地電子商務發展需要。尤其是缺乏專業的人才,特別是既懂技術又懂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更少,人才的奇缺成為制約內地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
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實現“線上”與“線下”有機融合,關系到電商“進城下鄉”這篇大文章的成敗。因此從人才、政策和商品三個角度推進融合至關重要。
第一,推進以“互聯網+”為內核的城鄉電商專業人才融合。一方面,各地應建立健全多層次的人才培養和培訓,推動本地電子商務商端人才、領軍人才和優秀團隊不斷涌現。另一方面,要鼓勵內地大型生產企業通過筑巢引鳳,多渠道引進適合內地電子商務發展的各類高級專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
第二,推進以“互聯網+”為內核的城鄉電商政策融合。各地可結合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政策要求,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與之相適應、相配套的電子商務發展專項扶持政策。大力實施電子商務相關工程和環境建設,提高企業和消費者對網絡的實際應用水平,提高內地電子商務企業輻射能力和跨區域營銷能力。
第二,推進以“互聯網+”為內核的城鄉電商商品融合。比如:對于城市電商產業園區而言,要以電子商務龍頭企業為中心,整合市場內產品、商戶資源,運轉市、縣、鄉、村四級服務體系,打通農村最后一公里,讓農資產品、工業品下鄉入戶服務農村經濟。同時,還應著力推進地方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大平臺建設,加快提升產品展示、銷售、配送能力;以縣域電商創建各級服務站點為依托,整合村鎮特色涉農產品、商戶資源,大力實施品牌產品網上營銷工程,爭取企業到天貓、淘寶商城等網絡零售平臺開展業務,最終達到農產品上線進城入市進行銷售增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6年05月2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