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樂際同志在寧夏調研時強調,要抓住市縣鄉換屆契機,堅持好干部標準,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考察識別干部,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重要依據,選優配強貧困地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對在脫貧攻堅一線選人用人提出了明確要求。
立足崗位培養。在充分發揮各方面干部優勢作用的基礎上,注重培養鍛煉領導班子成員、新提拔領導干部、科級后備干部、缺乏基層工作經歷經驗的年輕干部和“三方面”干部。指定培養對象崗位。要讓每個重點貧困村、貧困戶和重點實施項目都有重點對象聯系、幫扶和協調,使干部在實踐中豐富閱歷,積累經驗,在推進工作中提升業務素質,提高能力水平。
客觀全面識別。圍繞綜合表現發現識別干部。用推進脫貧攻堅成效,檢驗和評判干部是否符合好干部的“五條標準”,是否自覺踐行了“三嚴三實”要求。注重民意反映發現識別干部。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通過隨機抽查、走訪群眾、座談了解、數據分析等多種方式,督查了解干部在推動精準扶貧中的作用發揮、努力程度、實際效果、工作作風等。采取組織研判發現識別干部。通過采取多種方式發現識別,確保進入組織視野的干部都是脫貧攻堅成效明顯、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
擇優選拔使用。堅持“逢提必下”原則。提拔干部,一般要有基層工作經歷,沒有基層工作經歷或基層工作經歷較短的干部,提拔前后需有計劃地安排到建檔立卡貧困村、“雙聯”村、后進村等村兩委班子掛職,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長期扎根邊遠貧困鄉鎮、綜合表現優秀、工作實績突出、群眾普遍公認的干部。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蹲得住、抓的實,有思路、有創新,見成效、出經驗,公論好、群眾贊的干部大膽提拔重用。在干部提拔使用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在脫貧攻堅一線實績突出的干部,遴選后備干部時,優先考慮有參與脫貧攻堅經歷的干部。對在脫貧攻堅中認識不到位、效果不明顯的干部及時懲戒;對能力平平、畏縮不前的干部及時調整;對敷衍應付、欺上瞞下的干部及時問責。通過樹立在脫貧攻堅一線選拔使用干部的導向,落實正向激勵和嚴肅懲戒措施,凝聚推進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作者單位:湖北京山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