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土中長,無土不能生,誰說土壤污染與我無關?
據報道,國務院5月底發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明確提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土壤污染防治路線圖。引起我們關注的是,相比于大氣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難度更大、周期更長、成本更高、見效更慢,至今尚未形成土壤污染防治的社會共識。用專家的話說,土壤污染擴散慢、易積累,具有滯后性,被稱作“看不見的污染”;在解決土壤污染問題時,需要綜合考慮土地利用類型、污染程度、污染物類別、技術經濟條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采取防治措施。在四川,土壤污染防治任重道遠,要從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實際出發,更加重視土壤的生態恢復功能,堅持走“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的土壤污染防治之路。
從生態文明建設視野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土十條”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至此,針對我國當前面臨的大氣、水、土壤三大環境污染問題,三個行動計劃已經全部制定出臺。落實“土十條”既要增強打攻堅戰的緊迫感,也要做好打持久戰的長期準備,更要充分依靠和利用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更加重視土壤的自我凈化功能。也就是說,土壤污染防治具有自身的生態規律,不能照搬大氣、水污染治理思路和技術路徑。我們要深刻認識土壤污染防治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規律,讓疲憊的土地休養生息,讓污染的土地恢復自然生態。
從生態文明建設視野看,土壤污染防治重在自我修復。分析當前我國大面積土壤污染形成的多種原因,最重要的是長期以來不重視自然生態系統的本底狀況及其演變規律,突出表現在盲目開荒造田、過度放牧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土壤失去了自我修復的生態功能。尤其是在發展工礦城鎮過程中毫無顧忌地向天然河道排污,在一些地區造成了嚴重的重金屬污染災害。廣東、湖南等地發生的“毒大米”事件警示我們:土壤污染一旦發生,僅僅依靠切斷污染源的方法很難恢復。治理土壤污染不能不急,也不能太急,必須尊重自然規律,充分依靠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當務之急首先要限制和消除對自然生態環境起破壞作用的人為因素,同時從當地自然生態條件出發,因地制宜采取適當的防治措施。對此,“土十條”提出了一系列嚴控新增土壤污染的措施,強化未污染土壤保護;對于受污染耕地,按照不同污染程度,分別采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種植結構調整或退耕還林還草、輪作休耕等措施,實現安全利用;對建設用地,提出嚴格環境準入,實施分類別、分用途管理,防范土壤污染對人體及生態環境造成損害。這些措施有利于土壤生態功能的自我修復,功在當代,福在子孫!
從生態文明建設視野看,土壤污染防治難在缺少共識。土壤污染具有較長時間的隱蔽性,不像大氣污染和水污染那樣直觀,人們通過感官就能發現。它往往要通過對土壤樣品進行抽驗化驗和對農作物進行檢驗,甚至是通過研究對人畜健康狀況的影響才能確定。由此,人們對土壤污染的嚴重性和普遍性缺乏認識,難以形成共治共享的社會共識。特別是廣大農民對土壤污染更是缺乏覺醒。到農村走一走,到鄉鎮看一看,你會發現土壤污染早已存在,但人們卻熟視無睹。很多鄉鎮生活垃圾到處扔,工業廢料到處丟。很多城里人總覺得土壤污染離自己很遠,只知道吃長在土里的馬鈴薯、山藥、紅薯、花生,說是不打農藥不施化肥是安全健康食品,但他們不知道,污染的土地里根本長不出人們想要的“安全”和“健康”。沒有土壤“安全”,哪有人類“健康”?
還是這句話: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誰說土壤污染與我無關?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四川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