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在調查湖南傳統村落保護過程中,發現湖湘大地留存的家族宗祠和名人專祠,不少是集一個時代建筑、雕塑、繪畫、書法等技藝之大成的精品。依靠民間力量傳承下來的宗祠文化,雖經社會變革屢次沖擊,仍然具有撲倒再起的頑強生命力。這引發了我深入調查探究個中緣由的興趣。從2016年開始,在政協和文物部門同志的幫助、指導下,我陸續調查、采訪、拍攝、記錄了湖南省域70余個姓氏、110多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宗祠、專祠。從中了解宗祠建筑遺產保護情況,觀察宗祠文化傳承的歷史走向。
我把調查、關注的重點,擺在三個方面:一是宗祠建筑遺產保護現狀。包括宗祠維護、修繕、防火安全、資金籌措、管理機制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政府與民間力量在推動保護方面的互動。二是宗祠文化傳承近代以來的遭際。包括族長、族權治理的沿襲與興廢,宗族、宗祠理事會的運作,宗祠在組織祭祖、撰修族譜、扶困助學、族人婚喪、文化娛樂、財務管控等方面的運行情況。三是社會轉型對宗祠文化存續的影響。包括新中國成立后宗祠祠產遭遇的分解、產權和用途變更、拆除損毀,族權退出鄉村治理,改革開放后宗祠文化再度復活,近年來其積極因素逐漸成為鄉村社會基層治理的輔佐,宗祠文化有益成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向融合。
6年多來,我接觸、采訪的對象,較多的是宗祠理事會或管委會正副會長、理事會成員、宗祠守護者、鄉村干部和政府文物、文旅部門、政協文史部門及關工委的同志。在這些人員里面,有一批醉心保護宗祠遺產、族產,傳承宗祠文化,不惜出資出力、令人尊敬的長者。我的調查、采訪、拍攝,在這些人士身上著力較多,意在記錄他們執著堅守的傾心赤誠和樂于奉獻的精神風貌。我采取的調查方式,主要是影像拍攝與文字記錄。
走進這些構造壯闊、光彩奪目、文化厚重的宗祠,無不贊嘆設計者的良苦用心和能工巧匠的非凡技藝。先人傾其所能,在明清、民國時代建造的精美宗祠,給后人留下了一個時代的文化豐碑。這些聳立在鄉間、城鎮的舊時代禮制性建筑,展示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它所承載的建筑文化和禮儀文化,可使來訪者和朝拜者肅然起敬,心曠神怡。
歷史上,民間宗祠最初是因人口聚族而居、家族祭祖睦族需要而修建的。隨后,它逐漸拓展族人教化、濟困助學、基層治理等功能。幾經演進的宗祠文化,蘊藏了人口流動、族群遷徙、創業發跡、民間信仰、社會風尚等鄉村發展變遷的諸多信息。細品湖湘宗祠文化的前世今生,可以照見中華農耕文明的凡人微光。
宗祠在舊時代主要用于家族祭祖、教化、興辦族學,遭災和戰時用來賑災、駐兵。一批出過先烈、先賢,承載紅色基因的宗祠,在新時代成為對后人和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及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有的宗祠利用起來作為村民或老人休閑、娛樂、舉行文化、科技及非遺傳承活動的場所。
從宗祠文化活態傳承上觀察,宗祠產權歸屬族人、有熱心人士牽頭理事、經濟基礎比較好的地方,宗祠活動開展得正常些。從地域上看,湘西、湘南、湘東一帶的宗祠,民間保護的力度大一些。鄉村宗祠相比城鎮宗祠,族人參與宗祠管護及宗祠活動,要踴躍一些。鄉村財富積累到一定階段,鄉賢、村民對文化傳承和精神家園的關注,開始升溫。
深入采訪遇到的護祠典型告訴我們:當時代大潮撲來時,總會有人挺身而出,保護先祖留傳下來的文化遺產。這些人或是基層干部,或是平民百姓。他們雖然身處底層,文化程度不高,但心存敬畏,敢于逆向而行,以各種方式擔當起社會動蕩時保護宗祠遺產的責任,使一批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宗祠免于破壞、拆毀。
由于南方宗祠用材主要是磚木,不少宗祠遭遇火災、棄管、毀損后,多次修復、修繕乃至在原址重建、擴建。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對宗祠文化遺產采取保護、利用的方針,加上鄉賢的推動,使宗祠修復在一些地方出現活躍局面。在文物部門的指導下,宗祠遺產大的工程一般聘用專業古建隊施工,按照最少干預,盡量使用原來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藝、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繕。小的修繕主要依靠熟悉傳統工藝的農村工匠。
人心向善是宗祠文化得以傳承的內生動力。一些宗祠理事會的會長、理事長,其父輩乃至祖輩,就有奉行忠孝、樂善好施的家族傳統。他們認準為宗祠牽頭捐資做事,是回報先祖和族人,付出值得。給宗祠打義工的老頭、老太太,有的長年累月幫忙出力,只求個心安理得。外出打工返鄉的年輕人,自愿捐款維修宗祠,參與祭祖、修譜、扶貧助學,顯現了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價值的依戀和回歸。
走訪這些虔誠的守護者,可以感受到人間的溫暖、愛心、善行與正氣,體會古人“積善人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人家必有余殃”的勸導,領略先賢鐘愛“詩書傳家久,勤儉繼世長”的深意。
供奉湖湘先賢的宗祠,許多祖訓、家訓、警言,藴含著“心系天下,敢為人先”“經世致用,忠誠擔當”“吃得苦,霸得蠻”的湖湘精神。近代以來,湖湘大地人才輩出,三湘上空群星燦爛。先賢創立和發揚光大的湖湘文化,一度耀眼奪目,惠及蒼生。在收復新疆、臺灣,抗擊外來侵略,致力拯救、振興中華而掀起的革新、革命和建設浪潮中,湖湘先賢作出了前無古人,后有來者的卓越貢獻。這些先賢的功勛,至今在宗祠熠熠生輝,受到后人的尊崇與懷念。
在調查過程中,市縣同志對宗祠文化存續價值的看法,較為客觀透徹。一些同志認為:一是宗祠文化中揚善懲惡的積極因素,可為基層治理走向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注入正能量。二是宗祠文化注重發揮鄉村德高望重長老斡旋協調作用,有利族群、村民團結和諧,化解基層矛盾,維護現存治理秩序,促進鄉風文明建設。三是就治理層級而言,新中國成立后改變了歷史上皇權治理不下縣的格局?,F行政權力覆蓋與財政供給,已經到達村主干一級。再擴大至村民小組,今后財力恐難以為繼。實行村民自治,傳統的宗祠文化,具有較大的拾遺補缺空間,同時輔助治理的行政成本也相對低一些。四是村組舉辦大型文化娛樂教育及科技培訓活動,為村民、族人料理婚喪嫁娶,確需祠堂、公廳、禮堂這樣的公共建筑,這是有些地方宗祠拆除重建的重要緣由。也有一些基層干部建議,對宗祠活動應加強管理和引導,將此納入農村基層治理軌道,防止因管理失控坐大宗族勢力。
政府和文物部門的同志,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推動湖湘宗祠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國家和省級層面,對已經列入國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宗祠,資金投入與制度化保護的力度在加大,機制在逐步完善。這是一個可喜的勢頭。但尚有一些納入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宗祠,因資金缺乏和管理滯后,毀損加快,有的已經倒塌,造成令人痛心的損失。在一些宗祠產權不明確,或族人沒有實力牽頭維護的地方,宗祠遺產保護現狀堪憂,有的岌岌可危。一些宗祠管委會或旅游公司主持的宗祠維修不太規范,使原有建筑的歷史品位衰減。前幾年的市縣政府機構改革,文化、文物部門與旅游、廣電、新聞出版合并,基層文管部門人手減少,資金緊張,工作捉襟見肘。這些問題應該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改進,這也是湖湘宗祠文化保護利用調查的指向所在。
通過這些年的調查走訪,所見所聞,觸發了一些引人深省的感悟與思考。
先賢對宗祠文化的設計,可謂博大簡約,意蘊深遠。宗祠建筑的莊嚴肅穆,宗祠建筑文化與禮儀文化的交相輝映,在歷史長河中形成的忠孝廉潔、慎終追遠、友鄰睦族、耕讀傳家、扶貧濟困等價值觀念,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維系了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
從宗祠文化遭受波折又再顯生機的表象里,能窺見人民對美好安寧生活的不懈追求。人,總生活在希望里。故鄉宗祠承載著外出打拼游子的“鄉愁”,它有童年的記憶,有老一輩的期許。這些年,中國社會向市場經濟急劇轉型,追名逐利喧囂聲起,人與人之間關系出現裂縫、糾結,社會誠信不時退縮,而空泛的說教一時又難以匡正時弊。經過歷史洗磨沉淀下來的宗祠文化,它的一些理念、價值,比較貼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其做人做事要對得住天地良心、對得住先祖家人等樸素認識和底限要求,凝聚著人民對美好、安寧生活的追求與希望。對平民百姓來說,宗祠文化中的家訓、禮儀、勸導和祠規民約,其喚醒良知的功效似乎比單純講大道理管用一些。從過來部分“五老”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實踐看,增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僅靠傳承紅色基因教育還不夠,還需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獲取養分。
農耕文明孕育了宗祠文化,也為時人返璞歸真提供了參照物。當下求學、擇業、謀生競爭風高浪急,不想躺平者需奮勇向前。由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型出現諸多不確定因素,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技術升級,消解了傳統社會的城鄉藩籬和樸實交往,給年輕一代帶來多重挑戰。接踵而來的激情與沖動,焦躁與茫然,成為躲不開的常態。宗祠先賢看開富貴榮華轉眼間灰飛煙滅的悟性,在危機逼近時的淡定自若,宗祠文化所倡導的簡樸生活、知足常樂、寬容息爭、仁義誠信,或許可給躁動不安的年輕人一些心靈慰藉,使之能從容面對世事無常和人生起落。
從中外文化比較上剖析,宗祠文化有因循守舊、不利創新的一面,但它對調節人際關系、改善鄉村風氣、維護治理秩序具有平衡和積極作用。儒家的進取處世、道家的崇尚簡樸、外來佛教的勸善棄惡,在宗祠文化中都能找到因子。這些思想元素經過長期浸潤,已深植民間。歐美維系社會治理秩序,思想道德上依靠文學、哲學、神學多元給力。歐美多數知識分子,借科學謀取生計,以神學(宗教)安放心靈。當下中國社會轉型出現讀書人言不由衷、官員越軌、社會誠信缺失等偏向,治理施策除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外,恐需法治、德治、自治多方協力。如需深入探究人生的價值、意義,宗祠先賢的一些古訓,或許可助一臂之力。
比起父輩、祖輩的生活年代,如今的衣食住行和公共服務已大為改善。先賢期盼的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景象,已經來到人世間。但物質的豐裕并不意味著煩惱的減少,發展有時比不發展面臨的問題更為復雜。況且,發展本身也會遭遇周期和波折。從宗祠文化養分中,獲取人生刪繁就簡、以豐補歉、擇善而從的智慧,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久彌新的精神魅力,來化解使人揪心、彷徨的糾結,給身處社會轉型期的人們奮進前行一個提醒、開導,這恐怕是當下宗祠文化觸底復蘇的重要起因。
透過歷史長河的人間鏡像,官員貪腐、為富不仁,古來有之。一些世俗弊病久治不愈,根子出在部分社會精英對道德法紀缺乏敬畏之心,出在這些人心底甘泉枯竭。宗祠文化在澆灌心田、激活正氣、改善政治生態、匡正社會風俗上,對社會精英具有一定的警戒治本作用。20世紀90年代初,有學者提出:“中國的現代化、中國社會的未來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對村落家族文化的何種態度,對村落家族文化如何應變?!保ㄍ鯗麑幹懂敶袊迓浼易逦幕罚┙柚陟粑幕e極因素喚起世道人心,從宗祠文化中尋找治理資源,對新時代治腐防變乃至出事官員的心靈救贖,或許有著不一般的現實意義。
經過五四運動百余年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辨取舍和再認識,社會精英層對傳統文化的認知,逐步趨向客觀和理性。建立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我黨可持續執政,中華民族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論述,為宗祠文化優秀基因融入國家治理體系,指引了方向。在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朝著興利除弊、輔助基層治理、建設鄉風文明的正道坦途發揮作用,宗祠文化傳承可以找到行穩致遠的前行坐標。一個開放、包容、不斷改革的社會,正在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弘揚,開辟廣闊前景。(武吉海2022年9月15日)
(作者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