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1月12-13日,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和蘇州科技大學主辦、蘇州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承辦、蘇州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三屆“水網地區城鄉發展與規劃國際會議(2022)”成功舉辦。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副院長,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張尚武作題為《共同富裕:從江南水鄉地區思考城鄉融合的發展道路》的主旨報告。
一、共同富裕:城鄉融合發展與地域差異
我國的現代化正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共同富裕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涵,城鄉融合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
盡管我國的城鎮化水平已經超過64%,但作為一個人口大國、農業大國,農業國家向現代化國家轉型的過程還未完成。一方面,不同地區由于長期受到自然地理、歷史演進因素的影響,城鄉融合發展道路面臨著巨大的地域差異。另一方面, 過去40年的快速城鎮化處在時空壓縮背景下,帶來了三農問題的緊迫性
既要認識到解決好三農問題離不開城鄉的融合發展,也要看到人地關系、城鄉關系、時空關系帶來的三農問題差異性,鄉村整體轉型地區、農村功能轉型地區、農業生產轉型地區、傳統農業農村地區等均呈現不同的城鄉融合路徑及三農問題特點。
二、江南水鄉地區城鄉關系演化與轉型
江南水鄉地區在空間上具有鮮明的地域形態特色。傳統江南水鄉建立在發達的農耕文明基礎上,治水能力促進了農業開發,人口遷移使得地區人口密度增大,農業精耕細作,進一步帶來工商業的發展,鄉村和城鎮的聯系非常緊密,形成城鄉關系的循環和發達的城鎮網絡。
近代以來,由于工業化及現代交通運輸方式的興起,經濟社會活動對水網的依賴性逐步下降,改變了整個長三角范圍內城鎮經濟社會空間組織的基本格局,城鄉關系走向對立,鄉村地區開始衰敗。在計劃經濟時期,城鄉關系相對分離,城市以工業為主,農村以農業為主,呈現城鄉分治局面。改革開放以后,城鄉關系逐步走向競爭,大致走過了兩個階段。1980年代,出現鄉村非農化、亦工亦農、就地城鎮化現象;1990年代以來,特別是2000年以后,區域與城鄉要素流動加快,逐步呈現半城半鄉、城鄉混合的狀態。以上海的“三農”問題為例,三農問題已經發生整體結構性轉型。
傳統江南水鄉地區是水網地理環境,自然演化與經濟社會、文化高度復合,體現了人類文明與自然關系協調,形成廣域生態性與地域文化性的特征。目前整個地區現代化水平很高,城鄉差距相對較小,但在城鎮化宏觀影響下,該地區仍然面臨著鄉村未來發展形態和城鄉關系問題的選擇。
三、從江南地區思考城鄉融合的發展道路
城鄉融合發展是一個動態演進過程,其健康發展離不開公共干預和規劃引導。基于對江南水鄉地區城鄉融合發展道路的思考,需要構建涵蓋城鄉社會融合、城鄉經濟融合及城鄉空間融合三類要素統籌的理論框架。同時,城鄉融合差異化發展路徑體現在:在宏觀層面,要認識中國城鄉融合發展道路的獨特性,并在城鄉關系的開放性、動態性、系統性中,探索中國式發展道路;在中觀層面,要針對圍繞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生態功能區等不同地區的發展環境,探索差異化的地區發展模式;在微觀層面,要針對地方的具體發展條件,探索符合地方實際、具有地方特色的發展道路。
(作者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副院長,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城市規劃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