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基層黨風政風行風持續好轉,但一些機關單位人浮于事的情況比較明顯。有些干部在晉升無望的情況下出現了“為了不出事,寧可不干事”、“平平穩穩占位子,忙忙碌碌裝樣子,渾渾噩噩混日子”、“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只求不落尾,不想爭先進”等不良心態。2015年6月起,岳陽市針對少數干部中存在的干事缺激情、工作缺壓力,以及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等問題,打出一套干部激勵、監督、問責的組合拳,在當地基層黨員干部中產生了震懾作用。(7月14日 新華網)
隨著中央反腐糾風態勢日益趨緊,對官員的約束越來越多、越來越嚴,再加上在網絡助推下,監督官員的眼睛越來越多,有些官員認為自己的福利減少了、行動不自由了、用權的緊箍咒多了、違規的成本變高了,既然“為官不易”索性就“為官不為”;有些官員想著風聲緊、動靜大,干脆躲一躲、收一收,“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信奉為官少為;有些官員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中央的各項作風規定玩變通、穿“馬甲”、打折扣,自詡“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專門“另搞一套”,為官亂為。
俗話說得好,“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八項規定等禁令,防的是腐敗,管的是風氣,治的是混亂,歸根結底還是要為官員俯身為民服務創造良好的環境。是通過匡扶正氣、正本清源,去減小不良風氣對官員作為的阻力,讓官員可以更大刀闊斧地踐行為民之策,造一方之福。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歸根結底要靠黨員干部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實干。無論是面對急難險重的艱巨任務,還是面對突發的棘手難題,只要黨員干部積極工作、主動作為,就都可以迎刃而解、妥善處理。倘若黨員干部意志消沉、消極被動,甚至是擺出“為官不為”的消極姿態,即便是再小的問題也終究不會自己消失,有時甚至會累積變異,產生更大的問題,造成更為惡劣的后果。
古人云:“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政府官員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即便是在古代封建社會,也是一項基本的政治倫理要求,是立身之本、從政之要,更不要說在21世紀的今天,沒有哪個國家和社會,能夠容忍官員拿著人民的錢,卻不為人民辦事。每一個官員都應該牢記,人民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所以要時刻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做一名能干事、敢擔當、有作為的官員。
“為官避事平生恥”,能干事、敢擔當、有作為,這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從政之要,也是評判一個黨員干部思想境界高低的標尺。應該做的事,頂著壓力也要干;應該負的責,冒著風險也要擔。否則,啥也不能,為啥選你;啥也不干,要你干啥?一個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應該是一個鼓勵大家認真干事的環境,因此,各級黨委政府要努力營造干事氛圍,讓“無為”者“敢為”;要進一步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突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模式,實行定性與定量分析,真正識別出肯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優秀干部,并予以大力提拔重用;對怕出事、不干事的太平官予以問責和堅決調整,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導向。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觀橋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