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農村的全面小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扶貧開發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實現了6億多人的脫貧致富。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全國目前仍有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而且不少群眾貧困程度還很深,幫助這些群眾擺脫貧困絕非易事。為此,必須切實提高扶貧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沉下身子,踏破鞋子,摸清貧困村的底數;舍近求遠,結交窮親,找準扶貧對象,讓貧困已久、脫貧乏術的地區盡快奔向小康,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南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調研扶貧工作時,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最早提出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無論是基于成功經驗,還是基于中央要求,做好新時期扶貧脫貧工作,最重要的都是把握好“精準”二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必須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
“精準”是相對于“粗放”而言,要求變天女散花為有的放矢,變走馬觀花為真抓實干,變蜻蜓點水為處實效功,讓貧困人口能夠擺脫貧困的命運,為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打好基礎。然而有的地方雖然派出大批機關干部進駐貧困村,帶領農民脫貧致富,但是有的干部“人在心不在”,搞“走讀式”、“掛名式”幫扶,“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各種幫扶措施“雷聲大雨點小”,到最后甚至不了了之……這樣的扶貧不僅寒了人心,也折射出某些官員錯位的價值觀、政績觀和群眾觀,同時表明一定程度上的形式主義還在許多地方存在。
實際上,精準扶貧與形式主義水火不相容,一旦搞形式主義,精準扶貧的結果只能是失敗。而且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形式主義的存在也正是緣于不精準,一是沒有弄清楚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真正需求,二是沒有從根本上想方設法幫助貧困戶徹底脫貧致富。最常見的就是簡單地發放錢物,只幫助解決貧困群眾的一時之困;或者不尊重貧困群眾意愿,不符合當地發展實際,盲目上馬產業項目,搞“一刀切”式產業扶貧……這些做法不僅會助長貧困群眾“等靠要”的懶惰思想,等著別人送小康,還有可能讓貧困群眾貧上加貧,讓中央精準扶貧政策跑漏跑偏。
中央歷來都對形式主義三令五申,在精準扶貧如此涉及民生、涉及群眾切身利益之事,如果出現形式主義等不正之風,不僅是對黨和政府公信力的一種褻瀆,更是對中央政策把握的不精準。精準扶貧并非簡單的產業扶貧,必須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有針對性地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出相應的幫扶措施,從單一的產業和就業扶貧,擴展到移民幫扶、民政救助、醫療救助、災后重建救助、教育扶持等等一系列全面而深化的幫扶措施,方能從源頭上杜絕貧困根源。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觀橋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