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農村許多中青年勞力長期在外務工,越來越習慣于城市燈紅酒綠的生活,立足農村、返鄉創業者可謂微乎其微,而固守在家的大都是婦女兒童、老弱病殘之輩,戲稱“386199”部隊。如桃江縣松木塘鎮三節塘村楊柳溪組共有21戶、人口97人,其中60歲以上的有16人,占總人數的16.6%,除2戶有泥工特長的男勞力在家外,其余19戶全部在外務工,“大人玩麻將、小孩耍游戲、老人悶坐家”,是對這里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尤為注意的是,留守在家的婦女兒童、父母離異家庭子女、父母雙亡家庭子女、智障殘疾兒童等弱勢群體,有的甚至連吃飯穿衣起碼的生活都成了問題,至于適齡留守兒童上學讀書更是無從談起。為此,筆者強烈呼吁社會各界對此必須予以高度關注,并就加快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機制,特提出如下四點建議:
第一、建立農村留守兒童發展關愛項目基金。采取政府財政部門撥一點、慈善機構拿一點、愛心人士出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等措施和辦法,盡快建立農村留守兒童發展關愛項目基金,主要用于建設學校少年宮、創辦農村留守兒童樂園、關愛幫扶特困留守兒童家庭,以及組織農村留守兒童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的有益活動,真正讓農村留守兒童能夠同樣享有同齡兒童上學讀書的機會,同樣享受同齡兒童應有的幸福樂趣。
第二、積極組織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各級文明辦、關工委、教育局、總工會、共青團、婦聯等職能部門和群團組織,要與會同當地學校一道,有計劃地、有目的地、有重點地、有針對性地聯合組織農村留守兒童適時開展讀書會、故事會、音樂會、朗誦會、知識競賽、體育比賽、社會實踐等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健康向上、成效明顯的文娛活動,扎實推進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使他們在和諧的良好氛圍中健康成長成才,在社會的溫暖關懷下快樂生活學習。
第三、健全完善特困留守兒童生活保障機制。對于父母離異家庭子女、父母雙亡家庭子女、智障殘疾兒童等生活上、學習上、交際上,確有實際困難的農村特困留守兒童家庭,當地政府和民政部門要盡快摸底造冊、建立專門臺帳,并將其及時納入社會低保范圍;對于父母雙亡、爺爺奶奶又年老體弱多病,確實無依無靠的農村特困留守兒童,社會應積極主動承擔相應責任,特別是民政部門應對其必需的生活費和學雜費進行核準造冊、建檔立卡、兜底支付。
第四、加快構建農村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建設。一是要精心組織開展“尊老愛幼、關愛他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在全社會積極營造“尊老愛幼、關愛他人”的良好輿論氛圍。二是要切實加大農村少年宮建設的扶持力度。通過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項目資金、適當加大當地財政投入,以及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設施設備等途徑和措施,著力抓好農村學校少年宮建設與維護。與此同時,注意充分發揮學校少年宮在農村留守兒童學習上、生活上、娛樂上的輔助作用。三是要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參與聯動機制,健全完善“學校、家庭、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三位一體”網絡體系。同時積極組建關愛幫扶農村留守兒童志愿服務團并廣泛組織開展各種關愛幫扶農村留守兒童的有益活動,讓更多的人自覺參與到關愛幫扶農村留守兒童的行列中來。
作者單位:中共湖南桃江縣委宣傳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