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有網友在當地論壇爆料稱,常州青城村村支書陳某跑路了,然而,因網帖語焉不詳,這條信息并未引起網友的太多關注。此后兩天,不斷有人在網絡上發帖談及此事,且情節越來越豐富,按網友的說法,陳某因無力償還巨額高利貸,只好跑路。隨后,這一說法得到當地村委及鎮政府的證實。(7月17日新浪網)
“企業村官”在基層建設中可以說是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也為村組建設、地區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然而,在市場競爭白熱化的今天,也讓商場成為企業的“戰場”,讓不少企業能人在“商戰中”消失,讓不少企業負責人、老板因為壓力而“跑路”,“企業村官”也不例外。如眼前這位“跑路村官”,面對上億欠債,剛剛還帶領村民抗洪,轉眼間卻“人間蒸發”,成為“跑路村官”
在筆者看來,“企業村官”是把雙刃劍,用好了則惠民利民,成為全村帶頭致富人,帶領一方百姓致富,反之則負債累累成為全村最大的“債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業村官”背景的雙重性,要求他在企業發展方面必須符合市場競爭,要符合“優勝劣汰”規則。另一方面,“村官”屬于國家基層組織的建設者,屬于國家基層干部,在官場和商場之間,不少人傾向于官。正如當地村委會一名工作人員所說,“他要不做村支書,不會有這么多人敢借錢給他”。
筆者認為,村官雖不屬公務員序列,但在村民眼中,卻照樣是“官”。就如陳某,盡管他的公司很紅火,但真正讓債主們吃下“定心丸”的,還是他的村支書身份。如果沒有“村官”的身份想必沒有那么多人愿意為他“投資”。
因此,政府必須加以重視,積極加強制度創新和工作領導機制建設,以制度建設為保證,讓相關執法部門在執紀問責期間有法可依,有法可行;加強對“企業村官”的基本情況進行詳細摸底做到“知根知底”。加強對“企業村官”的風險監控,防止“企業村官”變成“跑路村官”。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白坭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