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高興明:重慶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實踐與思考

[ 作者:高興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03 錄入:吳玲香 ]

一、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休閑旅游已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生活方式,重慶市各級有關部門也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作為一大產業來抓。在市場和政府雙輪驅動下,重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呈現出從郊區到山區、景區到農區、零星到集群、觀光到休閑快速擴張、轉型發展態勢,正逐步成長為農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到目前,全市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8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8個、最具魅力休閑鄉村1個、最美休閑鄉村3個、中國美麗田園11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總體勢頭較旺。

一是集群式發展迅速。全市所有區縣或大或小都有一定規模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農家樂由原來的單個叫賣發展成抱團經營,休閑農家由原來的星星點點發展成集群連片,有的區縣發展態勢良好,示范作用突出,當地村民或經營,或保障,或服務,產業鏈逐步形成。發展鄉村旅游景區景點3000余個,休閑果園5300多個,休閑漁業4.9萬畝,高山扶貧納涼村177個,農家樂2萬余家。初步形成了都市功能拓展區以都市農業和特色村落為代表、城市發展新區以現代農業園區為代表、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以鄉村田園景觀和特色農業為代表、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以民俗風情為代表的組團式發展格局。

二是發展類別類型多。由原來只能提供游客吃飯的農家樂,發展成觀光旅游、田園休閑、山地景觀、民俗風情、景區依托、生態文化、農事體驗、產業基地等多種類型,以滿足市民的不同需求。全市已創建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7個、名村2個,市級特色景觀旅游名鎮10個、名村10個,休閑模式不斷豐富。

三是投資主體多元化。由于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市場前景廣闊,社會經濟效益顯著,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由原來的農民自籌資金到村鎮集資開發,再到現在的鄉鎮企業家、工礦企業主、房地產開發商、外資企業等多元主體投資開發經營。據統計,目前全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投資構成中,農民家庭投資約占16%左右,民間私人資本和工商資本約占84%左右。

四是經營管理逐步規范。隨著各級政府對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各區縣因地制宜,出臺了相應的支持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優惠政策,健全了各種規章,加大了對經營服務水平、衛生和價格的管理,經營方式逐步走向規范。

五是休閑產業日趨形成。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加快融合,產品日益多樣,內容日益豐富,鏈條日益完善,產業化趨勢日益明顯。2015年全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接待游客達1.27億人次,實現綜合旅游收入近230億元,帶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近50萬人、農民脫貧致富20余萬人。去年的國慶長假7天,市農委推出75條美麗鄉村精品游線路,旅游人次達到508萬,旅游收入56872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發展層次較低,特色不夠突出。重慶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現在還處于初級到中級的發展過渡階段,經營主體是以當地農民為主,經營形式多數還停留在農家樂層次上。全市的農家樂從房屋的風貌到結構布局及室內裝飾都相差無幾,有首順口溜總結得很形象,概括得很精辟,即:“一個院子十間房,麻將桌子擺中央,三個婦女院里坐,兩個老漢在廚房。”

二是經營方式單一,綜合開發利用欠缺。多數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方式千篇一律,全是吃喝、打牌和釣魚“三大項”,缺少體驗、休閑、采購等項目。重慶民族、民俗文化豐富,但各區縣在開發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時均沒有突出本區域的鄉土人情特質,對文化資源開發利用較少。

三是監督管理不到位,生態環境受到影響。重慶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自主開發、無證經營的現象比較突出,個別地方為了開發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平山伐林,亂搭亂建,無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環境污染問題比較突出。有些規模比較大的經營戶,為了吸引游客,盲目引進外來動植物,埋下了外來生物入侵的隱患。目前全市發現78種外來入侵植物,不同程度的入侵面積達1035萬畝,造成當地自然生態系統或景觀發生明顯變化或使局部生態失衡,對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有些地方已造成部分水下生物死亡、景區林木生病枯死等現象。

四是服務質量較差,食宿衛生水平有待提高。多數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景點()特別是以農家樂為主的經營點,一般都是農民利用自己的庭院、責任田或轉包租賃的土地栽種瓜果蔬菜從事旅游接待活動,家長就是經營管理者,家庭成員就是服務人員。從業人員基本沒有接受過規范培訓,缺乏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食宿衛生條件差、宰客等現象時有發生。

三、發展思路

一要結合重慶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優勢。重慶的主要優勢集中表現為“五有”:一是有豐富的資源。重慶地貌復雜,形態多樣,巍峨山川、起伏丘陵、蒼翠森林、坦途平壩、幽深河谷、縱橫河流等相間分布境內,山、水、林、泉、瀑、峽、洞等各具特色,自然景色綺麗,地理條件適合。重慶又是大農村、大庫區、大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并存,立體氣候明顯,農村地域廣闊、農耕文化深厚、農事活動多樣、農業景觀豐富。二是有便捷的交通。重慶有長江黃金水道、3個機場,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2500公里,路網密度居西部第一;鐵路運營里程超過2000公里,形成了“一樞紐六干線二支線”網絡格局;鄉鎮通暢率和行政村通達率均達100%,行政村通暢率達83.9%。便捷、通暢的交通條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保障。三是有旺盛的市場需求。重慶是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城鎮常住人口1780多萬人,城鎮化率達60.9%。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之余,到鄉村休閑觀光、避暑納涼,已成為放松身心的一種全新體驗。每逢節假日和周末,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成群結隊云集農村,流連忘返于鄉村田野之間,欣賞田園風光、呼吸新鮮空氣、品嘗農家菜肴、體驗農事活動。四是有大景區的帶動。重慶成功創建“世界溫泉之都”,打造了武隆仙女山、南川金佛山、萬盛黑山谷、大足石刻、酉陽桃花源、石柱黃水等一批旅游精品,吸引了大批旅客,并帶動了周邊區域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總人數3.92億人次,同比增長12.2%;旅游總收入2251.31億元,同比增長12.4%。五是有消費能力。從重慶城市居民生活看,逐漸出現了有錢有閑的好勢頭:2015年,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了8000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239元,超過了全國的平均水平;機關事業單位每年公共假期115天,加上年休假,全年約有三分之一的休閑時間。在這種優勢條件下,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不僅可以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也可以增加農民的“農外”收入,從而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二要科學制訂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規劃。“十三五”期間,重慶市要按照“五大功能區”的定位,大力發展以“千年巴渝,多彩鄉村”為主題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在都市功能拓展區,以滿足城市需求、服務城市為目標,重點發展園藝農業、設施農業、體驗農業,打造以都市閑情為主題的現代農業觀光示范區;在城市發展新區,圍繞建設農業現代化,建設23個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打造以巴渝鄉情為主題的現代農業景觀示范區;在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圍繞建設“國家農產品主產區”,大力構建農產品特色經濟板塊,打造以山水真情為主題的濱水生態農業體驗示范區;在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圍繞建設高效生態農業的要求,打造以民俗風情為主題的武陵山民俗特色農業休閑示范區。

圍繞“五大功能區”劃分,按照“連點成線、連線成片”的思路,在完善“巴渝·醉美鄉村”常年推介精品線基礎上,分季節推介精品線,即春踏青、夏避暑、秋采果、冬年節。結合全市優勢特色產業布局打造10個以上區域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品牌。爭取在“十三五”期間創建10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縣,創建30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創建一批全國最美休閑鄉村和最美田園。爭取到2017年,全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實現總收入達到300億元,到2020年,達到500億元,帶動就業50萬人的目標。

要實現這些目標,需要做多方努力。第一,統籌科學規劃 。針對目前我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基本上是業主自發開發,缺少整體規劃,布局不盡合理,功能不盡配套,市場定位不明,在開發建設上隨意性較大等問題,根據農業產業結構布局、經濟、環境及民俗等因素,按照產村相融的原則,對全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進行優化規劃,明確發展思路和重點,形成各具特色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

第二,突出區域特色。按照“統籌規劃、塑造品牌、均衡發展、打造精品、產業共榮、分步實施”的發展思路,彰顯“民俗、民風、民情、民味”和“風物、風采、風俗、風味”的巴渝鄉村特色,重點打造“一核一環兩帶十精品”。“一核”:都市功能拓展區鄉村休閑觀光發展核;“一環”:城市發展新區鄉村休閑度假發展環;“兩帶”:長江三峽鄉村度假帶和武陵山鄉村風情度假帶;“十精品”:打造十大精品片區。

第三,抓好典型帶動。目前,鄉村旅游對巴渝文化內涵、農耕文明傳承挖掘還不夠充分,服務內容也有待進一步豐富。為此,我們將篩選一批有重要價值和重慶特色的代表作,進行挖掘、包裝和宣傳,為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注入歷久彌新的文化元素,帶動提升重慶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水平。

第四,實施提升行動。深入探索新常態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之路,以農耕文化為魂,扎實推進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以美麗田園為韻,扎實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創建;以生態農業為基,扎實推進農村資源環境的保護利用。

第五,強化政策支持。各地要加強與發改、財政、國土、旅游、稅收、金融、保險等有關部門的協調與合作,建立相關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機制,積極研究和爭取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扶持政策措施,共同促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

四、發展意見建議

一是建立高規格的協調小組。建議由黨委或政府常務或分管領導親自擔任組長,農林、旅游、國土、財政、建設、商業、質監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具體協調處理涉及全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重大問題。

二是編制高質量的發展規劃。結合市、區縣十三五規劃和各地不同的自然資源特點、風土人情、建設管理能力和市場需求,深入調研,充分論證,合理布局,編制規劃,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開發建設。規劃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有明晰的發展思路。以落實“科學發展、富民興渝”為指導,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宗旨,以產業為依托,以新農村建設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生態為主題,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培育成兼有農業生產與旅游功能的新興產業。

2.有明確的發展目標。整合各類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景觀,挖掘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資源,打造一批鄉村旅游示范村,初步形成“點線面結合、特色突出、具有品牌”的鄉村旅游體系,努力把鄉村旅游打造成“四季常青”的產業。發展成集農家樂、山地生態景觀農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公園、體驗農業基地()和農俗節慶購物五大類鄉村旅游發展模式。

3.有準確的功能定位。在充分考慮經濟承載能力和周邊發展優劣勢的前提下,對每一個發展點()進行量身打造。

4.遵循幾條基本原則。一是行政引導、業主參與。充分發揮行政在鄉村旅游發展中的組織協調作用,加強引導,搭建平臺,建立機制,確立業主在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中的主體地位。二是市場導向、注重效益。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將市場意識貫穿于可開發性分析、項目策劃中,打造本土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品牌。在獲得合法利潤的基礎上,實現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是依托產業、科技支撐。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要充分依托現有農業資源和設施進行產品開發,提供多種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品,結合農業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趨勢,將高科技用于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與管理。四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據各鎮街農業資源優勢、時令特點和文化內涵,充分考慮區位條件和交通條件,突出區域特色、文化特色。五是持續發展、綠色旅游。項目建設和產品開發,要特別注意鄉村旅游產品的生態性、環保性、長遠性和安全性,以實現經濟、社會、生態三大效益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是制發指導性強的文件。建議以黨委或政府名義制發《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意見》,明確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推進步驟、工作措施、配套政策、考核機制等,指導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

四是出臺一套完善的配套政策。首先在市級層面上,應出臺符合全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配套政策,相關部門要不斷總結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加強配套政策研究,進一步在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實施標準等方面發展完善,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具體包括:

土地政策。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首先涉及的就是用地問題,要優先支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建設用地,納入全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保障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基礎設施用地指標。用好用活土地流轉、土地整治和土地轉換政策。激活農村宅基地資源,根據農民意愿,引導將多余產權房入股參與建設集中的、規模型產權式鄉村旅游食宿設施,開展鄉村旅游經營活動。

財政政策。結合新農村建設,要加大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財政每年要安排專項資金扶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重點項目,支持相關配套的農業生產景點建設、旅游基礎設施和功能設施建設,對重點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景區()的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要納入財政統籌考慮。

金融政策。金融部門要大力支持鄉村旅游的發展,特別是在放寬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信貸條件,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資金融通、信用擔保、信托投資等服務方面予以優惠。鼓勵農民以“三權抵押”等多種形式入股興辦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擔保機構要為有條件、有基礎的業主提供信用擔保,支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主做大做亮品牌。

稅費政策。制定優惠稅收政策,引導業主和農民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把生態鄉村旅游景區視作農業企業,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景區內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可以減征、免征企業所得稅,而在景區直接用于采摘、觀光的種植、養殖、飼養的土地,要免征土地使用稅。此外,在鄉村旅游管理、經營上可降低稅費。

交通政策。凡主城持有聯票牌照的轎車和旅游用車,在周末和節假日,外環(三環)以內免收路橋費,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到鄉下去觀光、休閑、旅游。

五是要有切實可行的宣傳推介手段。通過“互聯網+”和促銷會、說明會、洽談會、各種節會等形式,加大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宣傳推介力度。新聞媒體應利用報刊、廣電、網絡等宣傳工具,大力宣傳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政策措施以及典型經驗,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把城市居民引導到農村去。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者,應善于宣傳自己的經營方式和特點,主動與當地相關部門和新聞媒體接洽,積極籌辦多種形式宣傳推介活動,以贏得更廣泛的市場和更多游客的青睞。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少妇 |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韩无线码 |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在线免费观看网址 | 中文字幕午夜乱理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