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一等:抓改革謀發展奔小康

[ 作者:張一??郝尚儀?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09 錄入:實習編輯 ]

——內蒙古五原縣新農村建設的思考與實踐(三)

今年四月,我們和五原縣規劃局劉勤局長叨啦,問他五原縣的小康社會標準是什么,他說每個家庭應該有50萬的財產,20萬元現金。

小康社會衡量標準以家庭為單位計算更科學。農民家庭除了做好必要的生活安排,做出供養子女上學,家庭成員醫療費用準備,它還是生產單位,要做出農牧業生產投入的資金安排。劉勤局長講的標準,比較客觀的反映了當地農民對寬裕、殷實小康生活的追求。

八月份,我們之中很多五原縣天津知青回到40多年前下鄉的地方,親眼目睹了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鄉親們興高采烈領我們轉硬化道路,看村邊路旁翠綠的垂柳,串整潔干凈的美麗庭院,拉我們一起跳廣場舞,殺豬宰羊款待我們,讓我們分享了他們的喜悅。

在與鄉親們愉快的攀談中,我們感受到“十個全覆蓋”改變了農村臟亂破差的落后面貌,展現出新農村建設的美好前景,也讓農民對未來有了更多期待,迫切希望找到增加收入的門路,把產業搞上去,盡快脫貧致富,實現自己家庭的“小康夢”。

當地村鎮領導熱情鼓勵老知青獻計獻策,共謀五原農村發展未來。大家的共識是:抓改革謀發展奔小康。

一、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五原縣地處河套平原的北端,地勢平坦,具有灌排配套的水利設施,黃河在這里平靜地流淌,灌溉著兩岸的農田,造福當地的人民,因而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然而,河套地區的這一優勢正在逐步弱化,與黃河危害地區比較,也不“唯富”了。

近些年,黃河水費越來越貴。上世紀90年代每畝水費8元,可以淌幾水。今年每畝交了80多元水費,只淌了一水,再用水還要交錢,不交錢不放水。免了農業稅,水費劇增,農民多有抱怨。

好在種葵花淌上一水也過得去,大部分農民傾其全部土地,一年只種一茬葵花。這也是五原縣農村產業發展過于單一的重要原因。要實現產業調整,多茬種植,多種種植,就要改變現在的農業生產條件。

從鄰近村莊看,打機井好處多多:五原縣地下水位高,打80米深度的機井,水量充足,每口機井可以灌溉240畝土地,即使長時間干旱也能保證水量供應。使用機井,再配套滴灌、噴灌設施,實現水肥一體化,可以節水節肥,發展高效農業。后套地區由于灌溉水大量滲入,造成鹽堿地面積增加。抽地下水,用之秋灌和小麥頭水灌溉,可以達到洗鹽目的,將鹽漬化土地改造為良田。機井使用動力電,每度0.22元,(農用電每度0.42元),每畝花10多元即能保證全年農業用水,可以大量降低種地成本。

年初,我們所在的團結五組申報打5口機井,已經水務部門批準,鄉親們正在籌劃打井。毗鄰團結五組的民利三組今年獲批土地整理項目,秋天實施,可以將全村土地整理成60米寬的條田。新公中鎮還在創業村搞了個農業科技園,每畝投入100多元的膜下塑管,搞滴灌,實現水肥一體化。

改善了農村群眾的生活條件,應再接再厲,建設高標準農田,將打機井、搞滴灌、整理寬幅土地三者統一起來,整合實施,為高產高效農業創造良好的生產條件。

1958年至1967年,后套人民歷經10年開挖總干渠,興水利。1974年至1977年,時任巴彥淖爾盟委第一書記李貴帶領15萬干部群眾疏通總排干,除水害。兩大艱苦創業、建設家園的歷史壯舉,造就了后套農業的輝煌,形成了彌足珍貴的“總干”精神,應大力弘揚,再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新輝煌。

二、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方式

團結五組北邊二里多路的張金獅圪旦,有個叫趙益川的當地教師,47歲。三年前,他以每畝600-800元的價格,競標包了本村1260畝地種玉米和苜蓿,期限7年,還在不遠的廣勝村包了1000畝地種葵花。

趙益川以自己的名字注冊了公司,提出了“四個2000”的設想:即用2000畝地所種的玉米、葵花盤、秸稈、苜蓿,養2000只基礎母羊,出欄2000頭肉豬,積累2000萬資產。

前幾年,公司處于投入期,趙益川本金有限,就到處跑項目、跑貸款,自稱“豪華乞丐”,艱難運作。如今,趙益川以項目款和500萬元的信用貸款,建起了羊場、豬場。今年,公司經營接近利潤平衡點,有望走向盈利。益川公司的經營規模,以及種養結合、農牧業自我循環發展的模式,更像家庭農場。

益川公司使用農機合作社的125-185馬力拖拉機實施土地深耕、深松作業,秸稈還田效果明顯,土地虛實有度,底墑足,作物根深吸水,出苗勻稱,苗齊苗壯,抗旱抗倒伏能力強,土地產出率高。

而當地大多數農民駕駛的是20-30馬力的小四輪拖拉機,且使用多年狀態老化,土地不能深翻,秸稈還田效果差,土壤耕作層淺,犁底層逐年增厚,耕地日趨板結,土地保墑性、透氣性差,澇不滲水,旱不返濕氣,影響作物生長。

當地農民的噴灑農藥,普遍使用肩背式噴霧器,效率低,且危害身體健康。益川公司農作物防病治蟲,由農技推廣部門根據蟲情配制不同的農藥,使用射程達40多米,被稱作“加農炮”的大馬力拖拉機帶動的高強度噴霧器,大面積噴灑,高效且安全。五原縣還提供國產無人機噴灑農藥,作業效率是人工噴灑的50倍以上。

國家鼓勵、扶持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促進農業機械化,建設現代農業。當地政府政策引導鼓勵使用大型農機具。深松土地每畝花費40元,財政補貼20元。碰灑農藥每畝花費5元,財政補貼5元。經過多年艱苦努力,創新發展,我國制造出比肩世界先進水平的無級變速400馬力拖拉機。但這些法律、政策、技術創新所期待的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的發展,被分散經營的小農經濟所障礙。

耕作集約化,還為益川公司引來了科技“金鳳凰”。政府在其包租的土地上建起科技示范園。由縣農技推廣中心引進中國農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農牧業科學院以及自治區、市、縣的植保站、土肥站、草原站、推廣站等十幾家單位的科研項目。科研實驗用的種子、化肥、農藥、地膜、技術人員開支等費用,全部由項目資金支付,收成歸益川公司所有。

巴彥淖爾市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引進了增加玉米種植密度的實驗。我國目前的科技水平,每畝留苗為4000-4500株,畝產1600-2000斤。該項目種植密度為8000株,預期畝產2800斤。目前,玉米長勢良好,項目進展順利。相關科技人員預計,項目成功的科技貢獻可類比袁隆平的“超級稻”。

能夠在當地搞高密度的種植實驗,除了河套地區土地肥沃,水利設施完善的優勢,很大程度取決于當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這里光熱資源豐富,是中國日照時數最多的地區之一。由于地勢平坦,沒有障礙物,加之晝夜溫差大,使得后套地區空氣流動強烈,即便炎熱的夏季亦有清風相擁。適度的風速,對促進花粉傳播,增強農作物的光合和蒸騰速率,調節農田小氣候等方面,大有益助。

從農業科研項目得到的證明和啟示,河套地區的生態資源適合發展高產高效現代農業,應該充分認識、利用、保護好生態資源和環境,探索和發展更多的陽光農業。

三、激活農村資產

農村資產主要包括:土地、宅基地、房屋。長期以來被壓抑成了沉睡的資源。積極推進現階段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明晰產權,通過市場化手段激活這部分資產,既可以解決好發展現代農業的土地、資金問題,也可以“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解決好農民問題。

農村土地為村集體所有,農戶不具有土地所有權,但依法享有土地承包權和承包土地經營權。現階段,國家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推行新的土地改革政策,促使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經營權流轉的格局,“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

放活承包土地經營權,打通了農村“資源”向“資本”過渡、“死資產”向“活資金”轉化的有效通道,也打通了農民手中的“權”轉化為家庭財產,進而變成“錢”迅速致富的道路。

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通過確權確地或確權確股不確地的方式明確歸屬。農業部正在積極推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將在 2017年底完成。內蒙古正在全區推進,附近村組都在有序進行之中。

團結五組因為二輪土地承包引發糾紛,權屬爭議未解決,因此不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這樣,勢必影響抵押擔保融資以及市場交易,也不利于土地集約耕作,發展現代農業。

完成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后,對承包權值,資產權屬依法確認,強化了對農民用益物權的保護,法律層面的問題得到較好解決。接踵而來需要市場化手段解決值多少錢的問題。

益川公司土地取得經營權,向農民支付每畝600-800元的租金。農民的租金收益,相當在國有商業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持1萬元本金取得的6-8%的年化收益率。以此反推,當地農民承包土地經營權的市場價格,每畝應為1萬元。

五原縣農村人均耕地11.5畝。團結五組多是好地,人均7.5畝。當今農村,年青人居住在城里謀生,多是老兩口種著自己和小兩口的土地,一般有20-30畝地。以每畝1萬元市場價格計算,當地每個農民家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價值約20-30萬元。

通過市場化手段將農民的“權”變“錢”,要謹防非市場化干預和壟斷機構以大欺小,壓低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作價,使其權益受損。在抵押擔保、土地交易評估時,應主要依據租金收入,而不是土地產出收益。這是因為租金體現的是所有權和使用權收益,土地產出收益更多反映的是經營性收益。

團結五組的宅基地已經確權,每家每戶持有國家土地管理部門1997年頒發的《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農村集體,使用權人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宅基地只能在本村集體內流轉,既不能買賣,也不能繼承,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財產。

2007年,國家頒布《物權法》將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明確界定為用益物權,而未提到收益權和財產權。2014年,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提出: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在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前提下,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其政策走向表明,國家已著手解決農民宅基地用益物權實現途徑,農民依法取得的宅基地有望成為家庭財產。

農民房屋是農民的私有財產,也是農民目前最主要、最值錢的財產。但在過去,五原縣農村的房子不值錢。上世紀80年代,團結五組在集體內轉讓農房也就幾千元。近幾年,農房轉讓價格升至幾萬元,但有行無市。團結五組曾有一套磚房叫價7萬元,未出手。

“十個全覆蓋”工程實施過程中,農民整修了住房,圍起了院墻,加蓋了圈舍、罩棚等附屬物,整理了院落。尤其是道路硬化、村莊綠化、公共設施等外部環境的改善,農民的房子普遍升值。目前,農房還只能在農村集體內轉讓,沒有完全市場化,不好做出市場估價,但已經開始值錢了。

完成現階段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農村資產,賦予農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以財產權利,允許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將使五原縣農村小康家庭實現50萬元財產的目標成為可能。

激活農村資產,更多考慮是推進農業現代化。我國有20億畝耕地,2億畝農民宅基地。一旦激活這些“死資產”,將釋放出幾十乃至上百萬億的“活資金”。有了資金投入,農村與城市的差距會縮小,農業現代化短板會補齊,農民會迅速脫貧致富。

四、增加農民收入

農民家庭現金積累主要包括:財產性收入、勞務性收入、經營性收入。

農民的財產性收入,主要是土地和房產租金收入,以土地收入為主。按照每畝收取600-800元地租,按照每戶農民家庭30畝地計算,年收入租金應為1.8-2.4萬元。

包種的土地優劣不同,租金也不同,當地每畝300元左右,國家林業占地補償也就是每畝550元。有人質疑,以600-800元租種土地,能否給的了?不妨算一算。

以種葵花為例。當地每畝產出500斤,毛收入1500元,農資成本400元。農民種自家地不計土地租金、人工費、機械使用費。種地收入為500-300元。按照團結五組1650畝土地計算,合計 82.5-49.5萬元。如果計算600-800元土地租金,按每畝5個用工650元計算人工費,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種地不賺錢。

土地規模經營,可以保證租金支付,全成本核算種地還有賺頭。益川公司用兩個人管理2000多畝地,每年管理費、機械使用費、雇用零工費合計40萬元。仍按照團結五組1650畝土地計算,種地收入還有42.5-9.5萬元。此外,使用機井節省水費以及批量采購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生產資料,每畝至少省100元,1650畝土地可節省成本16.5萬元。總收入減總成本后的總收入為59-26萬元。

農民勞務性收入,主要是農民打工收入。后套地區農村勞力文化程度低,缺乏非農勞動技能,外出的少,守家在地的打些零工,多是些簡單的“苦重營生”。當地農忙期間用工較多,人工成本較高,日工收入130-150元,而且給現金。土地流轉后,將自己的土地租給專業經營者,自己給他人幫工、打零工,全年勞動不會少于100天。按每個家庭2個勞力計算,全年收入不少于2.6萬元。

如果經過勞務培訓,使農民掌握更多的勞動技能,將農民組織起來,整合勞務資源,包工包種,打工機會和收入會更多。這樣,農民不僅收回了租金,而且還賺到了工錢。

農民經營性收入,主要是種植、養殖等農牧業經營收入。60-70歲的農民還能勞動,打工沒人雇傭了,總還要做些營生。有些人還想種地,更多老人適合做些 “苦輕營生”,利用庭院種植、養殖,發展庭院經濟。當地養羊的居多,多為出售。養豬,養雞的大部分自己吃,并分給在城里謀生的子女,少部分出售。當地養驢等特色養殖剛起步,農家院、漁家寨等農家經營項目正在興起。有些農民包種他人土地,一年也收入幾萬元。農民經營性收入差異很大,沒有統計數據可引用,但總有萬把塊錢收入。

農民每年還可以取得糧補、寒冷地區煤補等國家財政補貼,每個家庭也有幾千元進項。

幾項收入合計,每個農民家庭年預期收入6萬元左右。按照當地農民消費水平,每人每月支出1000元,兩人年支出最多3萬元,還有3萬元的積累。經過幾年的積累,實現家庭積累20萬現金的目標也就不無可能。

五、實行土地規模經營

農業分散經營,造成土地細碎化,制約了我國農業發展。個體農民單打獨斗的耕種土地,生產效率低,粗放經營,導致增產不增收。家庭承包經營,解決了溫飽問題,但擺脫不了貧困,造成農業落后。實行土地規模種植,集約化經營,解決農業效益問題勢在必行。

政策適當,租金合理,大多數農民還是愿意把土地流轉出去的。這是因為:農民通過自己勞動實現的地租收入,達不到600-800元流轉收入。當地農民年齡偏大,55-70歲人群是農業勞動主體,老夫老妻種著幾十畝地,勉強支撐,再過幾年撐也撐不住了。很多農民跟我們講,只要價錢公道,愿意將地包出去。張金獅圪旦在完全由農民自愿選擇的基礎上,大多數村民將全村80%的土地租給了益川公司經營,便是例證。

實行土地流轉的形式很多,在本集體內轉包,或向集體外農戶出租,分散流轉租金收入偏低。采取 “土地議事會”的形式,集體決策,整體流轉,選擇有經營能力的專業經營主體,可以保證良好可靠的租金收入。

“土地議事會”是土地使用權人集體提供土地的松散組織,與土地入股、專業合作社不同,不是經濟實體,不搞合作經營。在選擇經營者后,按合同約定實施過程監管,但不參與和干預具體經營。對經營者進行激勵和約束,主要體現在收益分配上。約束經營者按年度支付租金。在土地收入超出1500元時,以收益分成方式激勵經營者。

六、做好土地這篇大文章 

農村的核心問題是土地問題。中國革命順應農民的土地要求,以使農民獲得土地為目的,經過浴血奮斗,最終取得勝利,其實質是土地革命。中國土地改革,消滅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農民分得了土地,實現了 "耕者有其田"。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改造,將土地的農民私有制改造為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確立了社會主義性質的土地制度。中國改革開放從農村開始,農民冒險分田到戶,自己揭開了土地改革的序幕,由此建立起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可以自由經營自己承包的土地。

現階段深化農村綜合性改革,將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最終形成經營權流轉的格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因此,土地問題目前依然是中國農村發展的核心問題。

農業的發展基礎是土地,根本出路是機械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可以集中土地連片種植,使用大型農機具提高生產效率,實現土地規模經營和集約化經營,加大農田基本建設和科技投入,提高土地產出率,加快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步伐。

農民的命根子是土地。農民依賴土地生存、生活,在土地上投入勞動,獲得收益,養家糊口,繁衍生息。農民與土地有著極其深厚的情感,愿意種地,種自己的地。農民的土地隨便動不得。

深化農村改革,農民是土地使用權流轉的主體,尊重農民意愿,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解決好農民問題,獲得農民支持,才能形成土地經營權合理流轉的格局。

做好農村、農業、農民工作,深化農村綜合性改革,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都需要解決好土地這個核心問題,做好土地這篇大文章。

五原縣人均耕地多,水利設施完善,農業氣候優越,種植歷史悠久。但由于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小農經營,導致土地細碎化,經營分散,管理粗放,種植單一,農業效益差,農民收入低,亟待改變。

五原縣要實現種養結合、循環發展、高產高效的現代農牧業,就要改造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改造小農經濟。以深化農村綜合性改革為契機,引導農民有序進行土地經營權流轉,集中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科學種田,以市場為導向促進產業發展。

應試點先行。將政策推行、項目實施、資金使用、干部幫扶關聯整合,將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土地流轉、土地連片整理、打機井、上滴灌等各項工作統籌協調好,進一步推動五原縣農村工作全面發展,努力實現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此文成稿前,涉及五原縣益川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內容,已經該公司核準。涉及農業科研實驗技術推廣部分,根據五原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提出的意見,進行了修改。與五原縣新公中鎮團結村干部交換過看法,在團結五組以及周邊村征求過村民意見。

作者地址:內蒙古五原縣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第三页 | 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第一视频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 亚洲伊人五月丁香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