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是城鄉發展一體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任務,也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近年來,我縣順應城鄉統籌發展大勢,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隨著我縣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的逐步推進,部分農村群眾傳統的飲用水觀念難以轉變,對繳費用水一時難以接受,自來水供應部門水費難以收繳到位,農村自來水價格矛盾逐漸顯現并有加劇趨勢。為切實解決這一矛盾,我縣成立專門的課題組,就農村自來水價格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并在化解矛盾方面作出了相應的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化解 縣級農村自來水 價格矛盾 調查與思考
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是城鄉發展一體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任務,也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近年來,我縣順應城鄉統籌發展大勢,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隨著我縣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的逐步推進,部分農村群眾傳統的飲用水觀念難以轉變,對繳費用水一時難以接受,自來水供應部門水費難以收繳到位,農村自來水價格矛盾逐漸顯現并有加劇趨勢。為切實解決這一矛盾,去年4月份以來,我縣成立專門的課題組,由縣物價局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抽調專門力量,就農村自來水價格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并在化解矛盾方面作出了相應的思考和探索。
一、當前農村自來水生產供應及價格情況
為配合我縣城鄉一體化示范縣建設,我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自2010年12月正式啟動,近幾年來,相關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并相繼竣工。到2011年12月底,完成了盤江水廠擴建工程,現總供水規模已達到4萬噸/日,重點解決了縣城及城鄉中心供水區周邊的珠泉鎮、盤江鄉、坦坪鎮、車頭鎮、廣發鎮、石橋鎮、田心鎮及行廊鎮8個鄉鎮140個行政村的城鄉民用水問題,涉及供水人口28萬人。目前,城鄉中心區域管道覆蓋范圍為:北已延伸至坦坪鎮石富沖行政村,南已延伸至車頭鎮政府,西已延伸至盤江鄉株木山行政村,東已延伸至行廊茶場。與此同時,與城鄉供水一體化配套的鄉鎮供水工程也逐步立項建設。塘村水廠建設工程于2012年8月開工,設計供水量為0.5萬噸/日,主要解決塘村鎮14個行政村的飲水問題,涉及供水人口20694人,工程于2013年1月底完工并與塘村原老供水管網串接通水。龍潭金山水廠建設工程于2013年4月開工,設計供水量為0.5萬噸/日,主要解決龍潭鎮15個行政村的飲水問題,涉及供水人口26000人,工程于2013年10月底完工。普滿江里水廠建設工程于2012年5月開工,設計供水量為0.5萬噸/日,主要解決普滿鄉、肖家鎮20個行政村的飲水問題,涉及供水人1:326963人,工程于2013年12月底完工。
為了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自來水進村入戶”,讓農村用戶共享城鄉供水一體化成果,我縣出臺了《嘉禾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進村到戶建設實施細則》,采取“以點帶面、分步實施”的原則,對市、縣領導掛點扶持資金較大的村及村內群眾經濟條件較好、距離城鄉供水主輸水管線較近的村優先實施“自來水進村入戶”工程,然后通過總結推廣經驗,逐步推進工程實施。工程建設資金采取“村組和村民集資、公司籌資、工程隊墊資”等3種方式籌集。到目前為止,已完成輸水管和配水管網建設約120公里,受益面達36個村和15個單位,發展用水戶10000余戶,解決約40000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去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縣委、縣政府決定從3月1日至9月15日在我縣陶家河流域的龍潭鎮、行廊鎮、肖家鎮、普滿鄉等9個鄉鎮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中開展以“比進度、比質量”為主要內容的自來水進村入戶競賽活動,并從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200萬元用于獎勵競賽活動。目前,我縣陶家河流域自來水進村入戶工程正有序推進,去年9月底已解決70400人的安全飲水問題。
目前,我縣農村自來水水價因供水渠道不同,主要體現為兩類價格形式。①以盤江水廠向農村管網延伸的工程,是縣城鄉供水一體化指揮部建成后,再納入縣自來水公司管理,水價按縣城區居民生活用水價格1.83元/噸試行,不征收污水處理費,由自來水公司逐戶按計量表讀數收取水費。計量收費分兩種模式:一種是抄表到戶模式,自來水公司按農村給水規范一戶一表建設,安裝智能IC卡表或遠傳智能表一戶一表計量逐戶收取水費,環村管道維護維修由自來水公司負責(人為故意損壞除外)。另一種是抄總表模式,由轄區鄉鎮人民政府蓋章擔保,受益村委會交納水費保障金后,自來水公司安裝計量總表,按用戶總表計量收取水費,總表后可由村支兩委負責建設,總表后的用戶一戶一表水費由村支兩委負責管理,環村支管及入戶管維護維修由村支兩委負責。②規模較大的、建有獨立的集中水廠的鄉鎮(如塘村鎮、龍潭鎮),水廠均屬鄉鎮人民政府集體企業,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這些獨立水廠水價執行鄉鎮人民政府指導水價,同時實行用戶保底消費3-5噸/月的制度。因其水廠運營效益相對較差,水廠所在鄉鎮人民政府為水廠買行了適當補貼制度,保證了水廠的基本運轉。
二、我縣農村自來水價格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
隨著城鄉供水一體化“自來水進村入戶”工程的實施,農村用水難的問題已經逐步得到解決,農戶飲用水也更加安全、便捷,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日益提高,城鄉差距日漸縮小。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制約,農村自來水的價格矛盾也日益呈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l、水價偏高與消費過大的矛盾。目前,農村居民認為自來水水價偏高,水費負擔過重。而農村自來水用戶飲用自來水,就其用量來說,是生活中的一項較大的消費行為。特別是一些資源保護意識淡化的居民,對浪費自來水現象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用水量相對于肩挑手提的取水方式大大增加,這就必然造成水費的大幅度增長。雖然目前農村居民與城區居民用水實行同網同價,按1.83元/噸試行(農村居民不征收污水處理費),以每戶每月用水8噸計算,每月需負擔1 4.64元。對于平時靠泉中取水飲用的農戶來說,因為過慣了用水不付錢的生活,所以“水價偏高、負擔較大”的感覺十分明顯,尤其是對水價的調整提高方案更是難以接受。
2、支出較高與服務偏低的矛盾。由于“自來水進村入戶”工程采取的是“村組和村民集資、公司籌資、工程隊墊資”的方式來解決資金問題的,因此,每戶農戶在享用自來水時,管網鋪設和落戶費用已經負擔近2000元。用上自來水之后,每戶每月叉要支出l 0元一15元的水費,因此,農戶普遍感覺自來水飲用是一項高額支出。而受項目建設施工、供水設備老化、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等因素的影響,供水不足、水路斷線等情況時有發生,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居民更加感覺服務質量與費用支出不對等,用水價格不合理。特別是一些鄉鎮水廠工藝設備比較落后,水質相對較差,維護維修不力,管網漏損率高,導致供水保證率不高,“供不應求”的局面經常發生,居民對低質量的服務頗有異議,于是對水價產生非議,繳納水費的自覺性也大大降低。
3、成本較高與負擔太重的矛盾。在調查中了解到,自來水經營管理部門日常運行管理費用、輸水主管線維護維修費用較大,政府又未將這兩項費用納入財政預算,因此經營成本較高。加上城鄉供水價格及保底消費制度目前又沒有官方文件可以參照執行,城鄉供水保底消費水費無法收繳,城鄉一體化供水出現了虧損局面。以2014年縣自來水公司成本核算為例,城鄉一體化供水電費達1 2萬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開支44萬元,設備管網維修保養費1 4萬元,制水成本1 O萬元,共計成本80萬元,當年老用戶水費收入34萬元,新發展用戶水費收入2萬元,實際收入36萬元,虧損44萬元。由于經營管理的高成本造成虧損,要降低農村自來水水價,自來水經營管理部門壓力、負擔都非常沉重。
三、農村自來水價格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造成農村居民反映自來水水價偏高、經營管理部門出現虧損的局面,形成農村自來水的價格矛盾,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l、管理經營體制不順,供水成本較高。管理機制不健全,綜合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供水成本較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管理行為缺失。政府只管投入建設飲水工程,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政府交給自來水公司或水廠經營管理,對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研究不透、解決不多。農村自來水工程屬于民生工程和公益性事業,如果一開始就實行純商業性運作,很容易產生價格矛盾和問題。二是項目建設綜合協調機制難以落實。在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竣工之后,隨之而來的道路提質改造、綠化種植、路燈維修、人行道提質改造和新農村建設等工程相繼實施,期間部門協調機制落實不到位,工程施工時常對城鄉供水主管管線、支管管線、檢查井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掩埋,致使供水設施設備無法及時實施維修維護,而且維修維護費用也沒有施工單位主動承當,自來水公司不堪重負。據統計,2012年桂嘉路提質改造時,掩埋、破壞輸水管線檢查井近70余座,維護維修費用近10萬元,2013年桂嘉路提質改造工程持續建設期間,供水設施維修開支近6萬元。三是“自來水進村入戶”的扶持機制尚不健全。“自來水進村入戶”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供水工程面積廣、量大,單個工程分散、管理難度大。一些“空心村,和新建村莊為了幾戶甚至一戶群眾能用上自來水,建設安裝要多出幾倍甚至數倍的材料,建設資金投入較大。而縣財政和鄉鎮、村的資金扶持機制不完善,導致供水成本成倍增加。四是水費收繳和管理機制不夠科學。目前城鄉供水一體化“自來水進村入戶”工程建設管理方面遵循兩種水費收繳模式,一種是總表收費模式,另一種是抄表到戶Ic卡表收費模式。具體采用哪種模式,根據不同的村落地形和實際情況,由村“用水戶協會”與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指揮部主管單位授權管理單位共同協商確定。但不論采取哪種收費模式,都存在人力資源成本投入、改表工程投入和遠程管理投入較大的問題。尤其是針對村級水電管理員的管理制度不夠科學,人員經費沒有保障,水電管理員在具體工作中,往往抄量收水費所用周期較長,甚至半年才完成一次收繳水費,導致自來水公司水費回收相當困難,間接增加了供水成本。
2、居民思想覺悟不高,價格意識薄弱。農村居民文化素養普遍較低,其思想觀念的障礙是形成農村自來水價格矛盾的又一重要因素。一是節約用水觀念淡漠。農民對“水是寶貴資源”尚未認識到位,習慣于大手大腳用水,一旦用上需要支付水費的自來水,特別是到半年累積繳費時,才感覺負擔較大,從而對自來水價格和收費產生抵觸情緒。二是價格意識薄弱。部分農村群眾長期生活在“免費用水”的“習慣”中,對“用水有價”沒有形成一種自覺意識,對水價政策和定價依據理解不透,認為水和空氣一樣,是公共自然資源,可以無償享用,因而對付費用水難以接受。三是法律意識不牢。一些農村群眾法治意識不強,對依法管理城鄉一體化供水設施設備、治理供水行為不以為然,私裝亂接、人為損壞公共供水設施、拒繳水費的現象頻頻發生,造成維護維修費用增加、管網漏損率增高,長途即時維修無法保證,人為加劇了城鄉供水的價格矛盾。
3、價格監管還不到位,定價有待監審。一方面,目前價格主管部門對自來水價格的監管僅僅局限在城市供水價格這一塊,尚未涉足農村自來水價格問題,如何監管這一涉及領域廣泛的價格行為,還需要深入探索,認真研究,更需要我們去總結經驗,提煉方法。另一方面,目前農村自來水價格充分考慮了經營成本,相對居民實際收入來說,確實具有“偏高”特點。但由于受各種因素制約,價格部門尚未對農村自來水價格履行監審職責,尤其沒能以成本補償為原則、以測算為基礎,兼顧社會承受能力來合理制定躉售水價,降低供水公司的躉售水價,降低農村自來水的核定水價。
四、解決農村自來水價格矛盾的對策思考
及時化解農村自來水價格矛盾,讓農戶在可承受范圍內用得起水,提高幸福指數,讓管理經營部門減少虧損,提高經濟社會效益,是目前亟待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為此,我們在調查研究基礎上,作出以下對策思考。
1、建立長效機制,推進供水規范化管理。所謂長效機制,就是將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的一種市場化運作機制。要理順當前城鄉分割、部門分割的管理體制,整合相關部門的涉水管理職能,建立健全政府主導,按照“經營企業化、管理專業化、供水商品化”的要求,采用公司制供水管理模式,注冊成立“嘉禾縣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總公司)”統一管理,下設“各鄉鎮供水股份制分公司”,獨立運營、自負盈虧。同時以鄉鎮水管站為依托,各村成立用水協會,配備村級水管員,組織協調水費收繳及供水工程日常維護,讓縣政府、供水念業、鄉鎮和村組共同參與“自來水進村入戶”工程建設和管理,各盡其責解決農村供水價格問題。
2、健全保障機制,確保工程建設正常有序。一是建立領導機制。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要求高、時間緊、任務重,縣、鄉(鎮)兩級政府應將其作為全縣第一惠民工程,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責任,強化考核督促,加大行政推動力。二是健全推進機制。城鄉供水一體化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水務、規劃、建設、國土、衛生、供電、交運等多個部門通力配合、協同作戰,要建立部門聯席會議機制,實行工作推進例會制度,及時協調解決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保證各工程順利實施。三是完善籌資機制。要加大財政投入,建立健全專項資金保障機制,以政府財政投入和扶持,保障工程順利實施,降低供水成本,奠定農村自來水降價基礎。四是建立監管機制。城鄉供水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應始終保持警鐘長鳴,必須從“源頭”到“龍頭",環環建立監管責任制,把監管措施落到實處。積極推進信息化監管網絡建設,實現“遠程、實時、精確”智能監控,防范和杜絕任何安全隱患。
3、加強價格監管,加快推進農村水價改革。在尚未實現“聯網、聯供、聯營”的城鄉一體化供水運營模式之前,縣政府要促成物價部門介入農村自來水價格監管,綜合考慮盤江水庫引水、鄉(鎮)水庫、山塘、深井取水成本和供水運行費用等因素,測定我縣農村“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的供水成本,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優質優價、公平負擔”的原則,由物價部門組織群眾聽證會議,盡快核定我縣城鄉一體化供水價格,保證農村自來水價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并實行農村水價不征收污水處理費,既讓農民用得起,又讓農民得實惠。同時,要加快推進水價改革,在促進城鄉“同水價"的基礎上,合理確定農村安全飲水保底消費標準,進一步確保供水企業的經營成本開支。
4、完善經營管理,提高供水服務效能。城鄉供水一體化“自來水進村入戶”建設工程點多、面廣,縣政府應促進“自來水進村入戶”建設工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創新,落實管理主體。各鄉鎮“供水股份制分公司”應獨立運營,面向社會吸引或者留住專業人才,確保水質安全、供水秩序正常,形成有組織的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要加強對縣自來水公司的指導督促,促使其完善科學管理機制,盡可能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營管理的綜合效益。同時,充分考慮降低農村自來水核定水價,由縣財政給予合理補貼,以減輕社會和民眾的壓力和負擔。對低保戶、五保戶等社會弱勢群體及公益事業用水,實施政策性減免優惠,減免部分由縣財政審計后補貼給供水企業。
5、加強宣傳引導,強化社會價格意識。要針對農村群體實際,強化思想的教育引導和觀念意識的轉變。一是加強對農戶的水資源保護政策宣傳。通過開辟多種宣傳途徑,大力宣傳保護寶貴水資源的意義和作用、政策和規定,引導群眾牢固樹立節約用水觀念。二是加強對農戶法律法規的宣傳。通過宣傳供水、用水相關法律法規,引導群眾自覺服從依法管理和治理,杜絕違法用水行為的發生。三是加強價格意識宣傳。要通過宣傳“用水有價”的政策嚴肅性和實施必要性,引導群眾增強價格意識,形成用水繳費的共識,提高繳納價內水費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作者單位:中共嘉禾縣委黨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