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譚小黎:扶貧切勿紙上談兵

[ 作者:譚小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2-19 錄入:實習編輯 ]

從中央、到省、再到各級地方黨委、政府,精準扶貧成為各地各部門重中之重,各地都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切實”、“六個精準”、“四個一批”要求,推進精準識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做到精準到戶、到項目、到資金、到產業、到舉措、到效果。各地因地制宜,結合自身實際,建立精準扶貧中長期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強化責任落實、夯實基層基礎,動員全社會力量推動扶貧開發工作。

從上所述,精準扶貧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精準識別,這是精準扶貧的前提,各地鄉鎮政府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充分發揚基層民主,發動群眾參與,讓同村老百姓按他們自己的“標準”識別誰是窮人,結合自身優勢脫貧。在識別貧困戶的過程中要保證認定的透明公開、相對公平。萬事開頭難,但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認真走好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

在以往的扶貧工作中,一些領導干部熱衷于紙上扶貧、電話扶貧和喇叭扶貧等務虛方式,不愿意深入到基層、不主動了解民情民意,不了解人民疾苦,導致扶貧工作流于形式主義。在扶貧切記要因地制宜,結石本地實際情況來發展產業,結合自身優勢招商引資,“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要發揮基層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帶動村民發展產業。

固然,任何計劃都要通過一定的程序體現,任何工作都是通過一定形式落實。但是,如果只求形式、缺乏內容,就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形式主義的慣常表現是:方案計劃一大堆,只管制訂不落實;目標要求常翻新,求新求異不求實;工作過程很熱鬧,實際問題沒解決。可以說,形式主義是實事求是、執政為民之大敵。

一些官員下鄉扶貧,流于形式,手提一袋大米、兩瓶油、一床棉被,被一大幫人前呼后擁去扶貧,握握手、講講話、照照相。將慰問當作任務來完成,扶貧一旦陷入形式,基本上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習近平說,要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廣大貧困人口的實事。

隨著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部分地方出現了扶貧“急躁癥”,迫于完成任務,疲于應付上級檢查,平時扶貧工作沒做到位,到真正扶貧驗收的時候,才露馬腳,加班熬夜做資料,在全國各地都有這種情況。然而,真正扶貧是要把程序都走到位,把會都開到位,把人都湊到位,把錢都發到位。

精準扶貧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需要黨和人民齊心才能完成,即便完成了扶貧任務,我們也依然不能忽視下層低收入者,也不能有著一日脫貧便從此舒了口氣的感覺,精準脫貧是一個循環往復過程,我們要有著大持久戰的決心和勇氣。

作者單位:平武縣民政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 天天cao在线视频不卡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 | 亚洲大片中文字幕 |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 日本精品视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