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莊晉財:農村特色小鎮建設如何跨越產業門檻

[ 作者:莊晉財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3-20 錄入:王惠敏 ]

經歷了長達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之后,中國經濟終于迎來換擋期。這兩年的宏觀環境使大多數企業感到發展乏力,因此人們再次把目光聚焦于農村。回顧歷史,中國經濟的長時間高增長就是從農村變革開始的,立下頭功的是“鄉鎮企業”。從“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到“專業鎮經濟”、“塊狀經濟”,最后被工業園區收編形成特色產業集群,給中國經濟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不過,由此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生態環境危機,傳統產能過剩,能耗成本高企,技術革新緩慢,市場供需脫節等等。以致于今天生活富裕起來的百姓,口袋里裝著錢卻買不到合意的東西,人們把這個現象稱為“供給側結構性失衡”。如何找回供需結構平衡?隨著農村人的城市幻覺破滅,城市人的鄉野情趣需求增加,農村又開始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國家有關部門計劃到2020年左右,培育1000個特色小鎮,在推動現代農業和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籌建以現代農業為支撐的小村鎮,即農村特色小鎮,希望農村成為恢復這種結構性平衡的重要空間載體。

那么問題來了!根據特色小鎮的含義,特色小鎮的“鎮”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行政區劃概念,我們國家的行政區劃“鎮”面積比較大,一般都有十幾、幾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而我們所說的特色小鎮,一般僅僅3-5平方公里。在這么小的空間里,僅僅依靠農業很難達到特色小鎮對“產業”的要求,因為農業具有三個顯著的特征:一是農業生產需要規模,狹小的空間范圍內不可能發展出大的農業產業;二是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農業生產過程容易中斷,價值增值比較困難;三是農業盡管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但一定空間范圍內所需要的勞動力少,因此一般的農業區都是人口稀疏。傳統農業的這些特點,造成農村的交易頻率低,不容易形成產業聚集。總的來說,傳統農業之所以不能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長出一個產業來,就是因為分工程度太低,這一點我們的古典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已經早就發現了。記得我們小時后在農村種地,自己到稻田里把那些長得高、長得壯,串長而豐滿的稻穗遴選出來做種子,自己播種、插秧、收割,需要賣出的僅僅是留下自己口糧之外的稻谷,需要購買的也僅僅是自己不能生產的化肥和農藥,農業產業鏈條很短,一年到頭涉及農業的交易可能不到10次,要在一個小鎮上依靠農業形成一個產業,交易額就是一個難題,更不要說利潤了。直到今天,僅僅依靠農業本身來增加交易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盡管農業生產已經不再自己選種,不再自己收割,甚至賣糧都不再自己運到糧庫,但由于農業的前述三個特點,交易頻率仍然是很低的,低到不足以支撐催生一個產業的最基本要求。而我們所說的特色小鎮,是一個各種生產要素、資源、技術匯集的地方,在相對狹小緊湊的空間了,聚集著大量的人群在此圍繞產業交流切磋,通過各種“創客空間”、“創業孵化器”,催生一家又一家的生產經營實體,形成涌泉般的價值增值,使產業快速成長壯大。顯然,傳統農業不是特色小鎮的“菜”。

然而,我們又不能重走傳統的“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鄉村工業發展道路,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農民工返鄉大軍的出現,再加上人們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追求,農村變得越來越離不開農業。由此我們遇到一個哲學上的“二律背反”農村特色小鎮不能依靠農業而產生,又不能離開農業而產生!有點像馬克思說的,剩余價值不能在流通中產生,又不能離開流通而產生,馬克思找到了“勞動力商品”這把鑰匙,那么,農村特色小鎮跨越“產業”門檻的鑰匙在哪里呢?

從經濟學角度看,要形成一個產業,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加生產經營主體及其之間的交易頻率,有交易才會有產業繁榮。交易的基礎是分工,分工越細化,迂回程度越深,一個行業的生產經營主體就越多,產業內部的交易就越頻繁,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要拉長產業鏈的樸素道理。不過,由于周期性和季節性的原因,農業生產過程經常中斷,產業鏈拉長并不容易。因此,農村以農業為基礎的特色小鎮,依賴于農業來形成特色產業顯然存在困難。不過,著名歷史學派經濟學家李斯特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工業和農業彼此靠得越近,則工農業之間交流的量越大,在各種產品交流過程中受到種種事故的阻礙也越少”(見李斯特《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138頁)。按照這種說法,農業如果能夠跟其它產業靠近,由此形成更多的交易量,就有推動農村產業繁榮的可能性。

問題在于,有什么方法能夠使農業跟其它產業靠近呢?在我看來,應該改變只將農業看作是生產農產品的產業這一觀念。事實上,我們可以把農業看作是一個價值模塊,利用模塊的“即插即用”功能,將農業這一價值模塊插在不同的產業鏈上,就有可能不但使農業跟其它產業靠近,還有可能將農業與其它產業實現融合。比如說以前老家種油菜,目的是收油菜籽榨菜籽油,從種植到炒菜用上菜籽油,之間的交易很少,在我的記憶中就是交給榨油師父一點加工費而已,對我們家來說,我父親自己就是榨油師父,連這點最基本的交易都可以省略,年復一年種油菜,始終只見菜籽油不見油菜產業。然而,現如今大家一到春天,最喜歡的就是去賞花,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自然成為人們的熱捧,江西婺源江灣村,因為油菜花引來人山人海,這些人只看花不采花,就愿意為此付出不菲的價錢。這就是把還在生長過程中的農產品,當做一個價值模塊,插在旅游產業鏈當中而形成交易的典型例子。在農村,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你有一座竹山,最笨的賺錢方法就是把竹子砍去賣(以前大家都用這笨辦法),這就是種植業;聰明一點的辦法是在竹子下面養雞,然后告訴買雞的人說這是散養的正宗土雞,不僅比賣一般的雞賺錢,更比賣竹子賺錢,這就是養殖業;再聰明一點的辦法是,叫客人到竹林子里觀光一下,再把雞殺了賣給游客,竹子沒有砍沒有賣,就讓人家看一眼就要收錢,同時更重要的是,還可以提升竹林底下散養的雞的身價,這是旅游業;再厲害一點的,是讓那些愛畫山水畫、拍電影的文化人到你的竹林里畫畫,拍電影,文化人喜歡感覺,只要有感覺,會給你想不到的價錢,這叫創意產業。由此可見,同樣一片竹林,從種植業到養殖業再到旅游業和創意產業,不知增加了多少交易機會,創造出多少增值空間,這就是把農業產業模塊化的魅力!我把這個叫做“產業鏈網經濟”,其含義是在一定區域空間中,借助于一定的聯系界面與規則,通過不同產業鏈的網狀交織融合,增加產業鏈節點,延長產業鏈條,增加不同產業間的交易機會,提高區域內的交易頻率,促進企業聚集與知識共享,推動產業增值,市場繁榮,結構優化,并使不同產業勞動者能夠共同受益的一種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產業鏈網經濟發展模式,就是李斯特說的讓農業與其它產業靠近的模式,通過農業與工業、旅游業、創意產業等諸多產業的靠近,促成產業間交易頻率增加,產業規模擴大,這正是農村特色小鎮中“特色產業”培植所迫切需要的。當然,農村地區這種產業鏈網的編織是需要一定條件的,概括起來說主要有三點:

一是農業產業鏈上要有足夠多的價值節點,以便形成更多的價值模塊。因此需要對農業產業鏈進行詳細的挖掘,從當地農耕文明開始,順著整個農業產業鏈向下游延伸,每個節點都要精心甄別,看看有多少個節點能夠衍生出獨立的價值模塊。比如在廣西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有種植茶葉的習慣,因為他們的祖先就有在從事農業勞動的間歇喝茶的傳統,歷史形成了以茶文化為代表的農耕文化。比如采茶季節在茶園里對山歌,在茶園里喝油茶,這就可以催生以展示農耕文化為特征的茶文化價值模塊;每到春天采茶季節,采茶活動既是享受春天的滋潤,又是一種難得的農村體驗,由此形成以體驗農村勞動為特征的鄉土體驗價值模塊;之后的茶葉制作加工、茶葉銷售、棋牌茶樓等等都有可能形成許多商業價值模塊。這樣的價值模塊越多,網絡節點就越多,網絡的規模就越大,就越容易形成特色產業。

二是農業價值模塊之間要有足夠多的聯系,以便能在產業間連線成網。一個個的價值模塊既可以獨立運行,也可以在其他產業鏈上“即插即用”。獨立運行就不能衍生交易,促進經濟繁榮,比如農村的茶園,作為一般的農戶,把它作為一個獨立的價值模塊,功能就是種茶葉,采青茶,然后把采來的青茶賣給茶葉加工場,得來自己勞作的報酬。你當然也可以把這個茶園作為一個價值模塊,與鄉村休閑體驗游價值模塊相連接,把茶園的勞動當做一種生活體驗,農戶出租的是茶園,消費者收獲的體驗,形成一種新的交易,這種交易把茶葉種植業與鄉村旅游業的產業鏈連接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產業鏈。價值模塊之間的聯系越多,新生的產業鏈也越多,不同產業之間的聯系就由線鏈成網。我們知道,經濟網絡之間的聯系通常就是用交易的方式進行的,所以聯系越多意味著交易越多,從而在眾多產業鏈的交織下,使產業邊界變得模糊起來,讓你不知道自己的茶園究竟是第一產業,還是第二、第三產業,三次產業水乳交融,姑且稱之為第六產業吧,這就是“特色產業”。

三是農村產業交織需要有一個堅實的平臺,以便能穩定產業間的聯系。價值模塊的對接聯系,需要找到一個具體的空間載體,這就是李斯特說的要靠近,因為任何聯系都一樣,空間距離關系著聯系的緊密程度。靠近有許多好處,我們常說“抱團才能取暖”,產業之間也是要有緊密聯系才能彼此壯大。因此,需要在農村找到一個合適的空間,將這些各自獨立的價值模塊在這個狹小的空間里實現最大限度的鏈接。這樣,這個農村的狹小空間就成為農耕文明展示、農產品加工、交易、創意、旅游,體驗等等活動匯集,人口稠密,交易頻繁之地,若如此,不就是我們說的“特色小鎮”嗎?現在,不少地方正在打造“莊園”、“田園綜合體”,其實就是這種農業產業交織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促進下形成的新業態,正是我們發展農村特色小鎮所需的“特色產業”。

由此看來,在農村打造特色小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無論是農業本身的產業鏈延伸,還是農業產業鏈節點的價值模塊生成,都要大量的要素匯集和創業人員進駐。所以,打造農村特色小鎮,我們要注意兩點:一是鼓勵鄉村創業,使更多的人來到農村進行與農業經濟相聯系的創業活動,成為模塊制造商,這是形成農村產業的基礎;二是注意制定模塊連接的統一規則,農村獨立價值模塊之間的連接要形成協同力量,不能造成沖突,否則,農村特色小鎮就難以形成,相反會給農村帶來無限的傷害。從這個角度上說,農村特色小鎮不是越多越好,不能簡單用錢砸,畢竟,產業間的許多聯系不是錢能砸出來的!

作者系江蘇大學教授 博導,廣西特聘專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三農莊園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AV精选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吉泽明步 | 亚洲日韩在线a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日本有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