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左亞文:農村老年農民工

[ 作者:左亞文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4-05 錄入:吳玲香 ]

這次清明回鄉掃墓,親眼見證了現今活躍于農村的一支農村農民工。

這些農村農民工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年齡一般在六十歲以上,干的是農村最重最苦最臟的活。

近些年來,農村建房成風。大凡在外做生意或打工的青年人,只要賺了一點錢的,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建房。建房就需要小工,做挑運混泥土或搬磚的工作。這樣的重體力活年輕人是不愿意干的。于是,那些閑不住且要自食其力的老年人就上陣了。

這些老年人,年齡基本都在60歲以上,少數人70來歲。他們大都是1950年代初中期的人,屬留守老人,其中一些人還要帶孫子。

在農村,世世代代的傳統是,老年人只要還有一口氣,都要勞動,自食其力,不靠子女。現在農村的留守老人,除了種幾畝口糧田外,大量空閑時間都要打點零工,以補貼家用。

過去打零工,都是各自為戰?,F在信息發達,很多老年人都有手機,有的還會玩微信。于是,在農村就涌現出了工頭,每個工頭手下都有一批老年農民工。需要雇傭農民工的人,只需與工頭聯系,就可根據其要求,隨時請到有一定技能的農民工,而且價格公道。工頭至多抽取5至20元的信息費。

現在農村勞動力價格上漲,也是吸引老年人就地打工的重要原因。

改變開放前,搞大集體時,一個正勞動力一天只能掙二至三毛錢,有些窮一點生產隊,一天只能掙幾分錢。

在1990年代,一個勞動力的工錢在10元錢之內。現在,一個勞動力幫人家打雜,日工資也不能少于150元,還要招待兩頓飯,給一包不少于六方的香煙。至于做挑磚、挑土、挑混泥漿、扛木頭等重活,除招待外,日工資在180至220之間。対于經歷過苦日子的老年人來說,這樣的報酬對于他們是有巨大吸引力的。但年輕人卻不為所動。

我這次清明回鄉,見到了一支老年農村打工隊。我母親的鄰居正在建房,他找到一個工頭,請了七八個農民工做混泥漿,澆筑陡峭的山體,以免滑坡。

這七八個農民的分工是:其實一人操作機器,兩人負責澆溉,其余人用竹簊挑混泥至澆筑處,雖然只是四十多米,但是一段上坡路。這些年過六旬的老人都能挑一百六十多斤,而且一干就是一天近10小時,勞動強度之大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難怪年輕人不敢問津。

我釆訪了其中兩位老人。一位叫李谷良,瘦短身材,今年67歲,有兩子一女。但子女在外地打工,條件不好,不僅無力贍養父母,還要父母無償幫助帶小孩,而且管小孩的吃穿。為了維持家庭的生活,除了種了幾畝田外,每年還必須在十里八鄉打零工,賺一萬多元貼補家用。

另一位叫劉忠良,身材魁梧,今年62歲,老伴有精神病,家境困難。他說他每年除種幾畝口糧田外,必須做零工賺錢,才能生活下去。

實際上,農村老年打工者當中,也不全然是生活困難者。我有一親戚,今年也60多了,兒子、女兒都有出息,也很孝順。多年前,老伴巳隨兒子兒媳在城里居住,但他卻不愿意到城里生活,而是喜歡一個人住在鄉下。他跟我講,平時他也常去打零工,甚至幫人挑土、擔混泥漿,目的是多賺一點錢,以便手頭更寬裕。

有組織的農村老年農民工的出現,是農村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其信息化延伸到農村的產物。它對于農村勞動力的有序流動,適應農村勞動力市場的需要,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其中也暴露出農村老人養老以及未來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的問題。我們擔心的是,這些60多歲的老人還能干多久?五年或十年之后,他們干不動了怎么辦?特別是像李谷良、劉忠良這樣的家庭有特殊困難的老人,誰來為他們養老?尤為令人擔憂的是,若干年之久,當這些老人退出農村勞動力市場,誰來填補這個缺口?農村的土地將來又由誰來種?這些嚴峻的問題都需要政府及早予以研判,并提前拿到應對之策。

 

作者系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白嫩萝福利莉视频动漫 | 亚洲女性午夜在线 |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 中出系列中文字幕在线 | 青青青视频手机在线看 | 亚洲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