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主汛期以來,我國南方多個省(區、市)遭受嚴重暴雨洪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災害,北方部分地區出現風雹、洪澇等災害。(7月10日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關于各類災害及如何救災的歷史記載是極為悠久和豐富的,并積累了豐富的防災減災救災經驗。但遇到突發的特大的自然災害,光憑經驗已不足以應對。從唐山大地震,到1998年特大洪災,到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再到如今多省區發生歷史罕見洪災,在頻發的自然災害中,國人累積了經驗,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難道就不能科學精準預判災害到來的時間和規模?只要有了準確的情報,就能未雨綢繆,最大程度減少損失。但事實上,現實的情況說明,人類對于各類自然災害發生的規律還沒有研究透徹,還不能十分準確的預判災情;而對于大部分群眾來說,因為信息的不對稱、缺乏防災救災知識,在應對災害的過程中顯得手足無措,為之付出了慘痛代價。
救災貴在以人為本,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置。在歷次救災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中共中央總書記都會在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指示,國務院總理也會立即作出指示,安排部署力量奔赴一線指導救災。“立即行動,救人第一”的原則從上至下,貫穿于救災全過程各環節。在救災一線,總會涌現感人的場景,總會發生動人的故事,總會有那些最可愛的人。在災害來臨的時候,黨員、干部、武警、解放軍總是沖在最前面、最危險的地方,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爭分奪秒搶救群眾生命,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流汗、流血甚至英勇犧牲。
建國以來,在救災工作中,不僅以人為本的理念得以強化,防災減災救災體系也越加科學和完善。唐山大地震是我國歷史上發生的最大的地震之一,所造成的破壞和損失是建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防災減災救災的科學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規模甚至超過唐山大地震,但損失沒有那么大,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國家已經建立起相對完善的科學救災應急體系,能在72小時內奔赴災區實施科學救援。事實上,四川災后重建的速度也是驚人的,不到三年時間內,汶川煥然一新,充滿生機和活力,如此強大的恢復能力,讓全世界刮目相看。
科學防災比及時減災救災更重要。雖然歷次救災已經證明,我國的救災應急機制已經很完善,但仍存在諸多不足。一是對災害發生的時間和規模預斷不夠精準、及時,二是一些地方應對災害的準備工作做得不夠充分,三是全民防災知識和技能還相對欠缺,四是一些地方的城市規劃和居民定居點選擇不夠科學。如今,中國已經研制出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并在用于對天氣、災害的科學分析中,無疑有助于建立精準研判災情的科學系統。加強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宣傳教育,有助于減少群眾損失,但不是應對災害最根本的辦法。古人修建城市或房屋,都十分講究風水,亦即在選址的時候要綜合考慮該地的地理、氣候、水土等情況,所謂“象天法地,相土嘗水”,今人在城市規劃和選擇居民定居點時須秉承這一優良傳統,避開地質災害和洪水多發之地,同時建立完善的防震和排洪基礎設施,避免城市內澇和地下水急劇下降。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