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這項工作是塊硬骨頭,因為它情況錯綜復雜,每個地方的情況都不一樣,每個地方的人文地域也不一樣,所以習主席提出了精準扶貧,提出了扶貧要像繡花一樣,所以這對我們的扶貧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是,現在一個很不好的現象搞得基層苦不堪言。有些督導組一到基層檢查扶貧工作就是走走形式,只看一些紙質報告,搞得基層加班加點,補各種登記表,登記卡之類的。檢查這些沒有錯,但是有些卡片反反復復在登記,今天下發一個,明天又下發一個,換湯不換藥,搞得群眾跟干部都很累,完全是流于形式的在那里登記,沒有對扶貧工作起到實質的推動作用。
所以,扶貧工作要落到實處。督導檢查調研應該走到一線去,看看老百姓現在吃的解決沒有,喝的水干凈沒有,現在收入靠的是什么,對口干部是誰,對口干部想的是什么辦法讓他脫貧,脫貧期限是多久……我想,檢查這些遠比看一些冰冷的登記表,匯報材料來的更實在,這樣,也不用基層熬夜加班整這些,可以讓干部把心思用到扶貧工作上。
當然,對于扶貧不得力,對扶貧工作軟抵抗的干部查到一個必須嚴肅問責一個。我們有些扶貧干部喜歡搞形式主義,匯報材料寫得漂亮的很,可是實事沒干幾件,對于這類型的干部只要我們深入調查肯定能發現問題,群眾眼睛是雪亮的,群眾是不會欺騙人的。
扶貧工作現在已經到了攻堅克難的最后階段,我們只有從上到下都樹立了真抓實干,摒棄形式主義的作風,加強責任問責,末端得到落實,我們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科創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