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7月3日出席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并講話。他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以扎扎實實的工作業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人民網)
“紀委”由來已久,公元前221年秦國滅六國統一中國后,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才廢止。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據《新唐書 百官志》記載,御史“掌以刑法典章,糾正百官之罪惡”。清同明制,“紀檢委”其職責是“彈舉官邪,敷陳治道,審核刑名,糾察典禮”。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指出,紀委是黨內監督、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黨章規定了紀委的三項主要任務和五項經常性工作,概括起來,紀委其主要職責就是監督執紀問責。《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以下簡稱《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尊崇黨章,聚焦中心任務,準確把握職責定位,保證紀委履職盡責的方向正確。
創新監督方式,大數據精準監督檢查。《條例》借鑒我國古代“風聞言事”制度,有利于了解民間真實情況,更從制度上要求紀檢部門要善于從群眾反映中捕捉問題線索,對社會反映突出的問題及時調查跟進。依托現代科技手段,創新監督方式,主動發現問題,強化精準監督檢查。以大數據載體,健全“電話、網絡、短信和信訪”四位一體舉報平臺和“五級聯動”大數據監督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云儲存”的巨大科技優勢,依托六有大數據平臺,全面收集扶貧領域各類型資金使用的數據信息,并導入監督云大數據平臺,緊緊圍繞扶貧資金不符合條件發放、重復發放和優親厚友發放這三類常見問題,利用數據對比,設計互斥資金數據比對、資金重復發放比對和公職人員信息比對三道程序,精準發現問題疑點,鎖定問題對象。并對反映扶貧領域涉嫌違紀問題的信訪舉報,優先受理。同時,建立健全信息聯動機制和協作辦理機制,加強與信訪、扶貧、審計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強化信息互通互聯。對群眾舉報事項安排專人分類登記入冊,實行有訴必理、有訪必核、有案必查,精準發力,確保案件件件有著落,個個顯實效。
創新精準執紀,“靶向式”監督不缺位。脫貧工作開展以來,中央和各級政府的投入精準脫貧資金很大,由于監管乏力,在扶貧項目申報、資金撥付和使用過程中可能存在跑、冒、滴、漏的問題,也滋生了一些腐敗問題。加強扶貧資金監管,把每一分錢都用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用到“刀刃”上,是擺在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面前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堅持精準扶貧和執紀監督無縫對接,實施精準監督,突出監督重點,緊盯項目審批、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和關鍵人員。多措并舉,以明查暗訪、聯組巡查、廉政談話為抓手,強化事前、事中、事后等重要環節的監督檢查,做到有的放矢,保障脫貧攻堅政策落地生根。
零容忍嚴懲處,精準執紀決不手軟。各級紀檢監察組織堅持精準施策、精準發力,以零容忍的態度快速查處、嚴厲懲治群眾反映強烈的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建立健全扶貧領域監督檢查常態化機制,針對督查發現的問題,建立問題倒逼機制,對未整改問題逐項進行追蹤,形成反饋機制。對工作推進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有違規違紀行為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問責,形成執紀必嚴、違紀必究的高壓態勢。深入貧困村查找違紀違法線索,以群眾反映強烈的精準扶貧、公益性崗位、危房改造等領域的資金和項目為重點,著力整治跑冒滴漏、截留私分、騙取資金等問題,以“零容忍”態度亮劍腐敗問題,精準執紀,強化監督問責,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繁雜,且任務繁重。要使監督精準有力,關鍵要抓好主要矛盾,找準關鍵點,創新方式方法,提高整治的實效性,緊扣精準,嚴厲打擊震懾,促使執紀監督切實有效。護航脫貧攻堅工作規范、有序,沿著正確的方向推進。
作者單位:合江縣司法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