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五個白天、四個黑夜”基本成為駐村干部的工作常態。部分駐村扶貧干部反映,一味地“住村”有時并不能帶來更多的工作成效,過于苛刻、僵化的住村指標反而容易綁住他們干事的手腳。(12月12日 半月談網)
據悉,為了防止扶貧干部“駐村”不住村、“掛名”不干事等現象, 各級文件對駐村扶貧干部管理進行了規范。要求扶貧干部每周“五個白天、四個黑夜”住在村上,并通過攝像頭查崗。
精準扶貧的主陣地在鄉村,要求這些駐村扶貧的干部,吃住在村上,與貧困戶朝夕相處,能有效防止“掛名式扶貧”,能督促其將主要精力用在走村串戶,深入貧困戶之中,讓扶貧干部將身心沉下來,全力于幫扶,從表面看來如此規定無可厚非。
從時間上提出明確要求,雖說具有一定積極意義,也能有效避免個別扶貧干部“蜻蜓點水”式幫扶,讓扶貧留于形式,但如果未能把握好度,只將扶貧干部“釘”在村上,不但無助于扶貧,反而會制約其積極性與主動性。
現實中,夜晚時勞作忙碌的村民,也該休息了,要求干部駐在村中,究竟有多少積極意義?再者,這些白天跑項目、與有關部門協調,為應付檢查,不得不開夜車回村,疲勞駕駛極易安全事故;如事不順,第二還得趕去,無形中耗費了大量時間。
考核就是指揮棒,此政策雖說能將人“釘”在村上,可“人”在村上,其心未必就在村上,住在村上不一定會將主要精力用在扶貧幫扶上;總而言之,此法依然重了形式,而忽略了實質,不過是用新形式主義解決著舊形式主義的問題。
隨著精準扶貧的深入推進,扶貧干部能力荒、貧困群眾對扶貧干部的了“不理解”、“不認可”等現象,開始顯現;這些問題的出現,固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與其過分強調“住村”,讓其沒有時間外出參觀、考察、學習有著密切的關系。
強化對扶貧干部的監管,理當制定出相應規則,并強化考核。但如果規則脫離了實際,不但起不到積極功效,反而會制約干部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影響著整個精準扶貧大業的有序推進,更損傷著黨和政府的形象。
當前,精準扶貧更需以發展產業為支撐,而要因地置宜發展特色產業,迅速補齊發展短板,需要扶貧干部,及時走出去,學習、考察、借鑒他地的成功經驗,不斷增強指導貧困戶致富的能力,為其提供致富的新點子。
精準扶貧是一項綜合性工程,任重道遠,任何形式主義的東西滲透其中,都會傷害扶貧大業;因此,有關部門理應立足精準扶貧,順應呼聲,及時叫停此包含著形式主義的考核方法,打破唯住村時間論“英雄”的考核機制。
同時,給扶貧干部以適度關愛與信任,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教育引領扶貧干部真積極爭取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穩步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條件,為貧困村、貧困戶永久脫貧,夯實經濟發展的基礎。
精準扶貧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偉大的事業需要踏實苦干,更需銳意進取,創新開拓;唯有高舉改革旗幟,深入破除形式主義,方能讓貧困群眾早日擺脫貧窮邁步全面小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科技生活快報 2018-12-1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