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干部到基層來,就是走走看看,目的是‘刷存在感’。”鄉鎮干部這樣的抱怨,有發牢騷的成分,也提出了一個下基層該干什么的大問題。(2月22日,經濟日報)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我們黨根本的領導作風和工作方法。近些年來,隨著踐行“兩學一做”活動的開展,加強與群眾的聯系,領導干部“走基層”成了“基本功”和“必修課”,也是領導干部的職責,是群眾的期盼,因為只有領導干部常走基層,常在基層,基層工作才能干得更出色。
但是,在某些地方,不少領導干部下基層卻成為了“刷存在感”的代名詞,基本行程是先到示范基地轉一轉,再到農戶地頭站一站,簡單問一問,再到景點看一看。根據新聞報道,一批機關干部到一個革命老區,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朋友圈里曬的全是美食、美景,還有擺出來的各種優美的“勞動”姿勢。如此,領導干部下基層成了“一日游”,成了“刷存在感”,下基層就變成了走過場,走形式。
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領導干部下基層干什么?是要解決實際問題、拿出實招新招、給群眾帶來實惠。圍繞推動發展、促進和諧、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和群眾一起想解決辦法,找出路對策;幫助群眾找項目、引資金、送技術、薦人才,力所能及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把工作做在群眾爭需處,做到群眾心坎上。
所以,領導干部下基層不是走走形式,走走過場。領導干部只有深入基層,到群眾中去,拜群眾為師,才能真正了解群眾需求,做到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在下基層時,只有真正沉入基層,多走、多看,多聽群眾意見。簡單而言,干部下基層忌“刷存在感”。
千言不如一行。領導干部要想真正在群眾心目中留下一點‘影’、留下一點‘聲’、留下一點印象,就要精心謀事、潛心干事,努力為人民多作貢獻。說得再多、不如做得漂亮。在基層群眾賣嘴皮子,容易言過其實、弄巧成拙。作為領導干部,只有為群眾解決一個難題、辦成一件小事,便能增加一分存在感、上升一刻好感度。領導干部要始終將群眾的滿意度當作衡量工作好與壞的最高標準、衡量黨員合格率的最佳刻度,聽民心、知民意、曉民事,做群眾的貼心人。
其實,滿足于在微信朋友圈、QQ群點個贊、留句言,暗示領導、同事“我來過”,刷刷存在感,是新版的“到此一游”行為。不僅背離下基層的初衷,達不到為人民服務的效果,更是典型的形式主義。領導干部只有真真切切多到基層中去,切忌“刷存在感”多為群眾辦實事,在群眾面前曬實績、刷好感度,為基層點贊。如此,才能得到群眾的點贊,如此才能合格干部的捷徑。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