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中藥材這幾年,一年能收入三四萬。現在蓋起了新房,日子越過越好了。”翻晾著院子里的黃芩,55歲的趙有林高興地說。她是山西晉城市陵川縣潞城鎮侯莊村人,這幾年靠種藥材,“總算把窮帽子扔了”。行走在晉城市貧困地區,幾乎看不見一個閑人,村民們忙著銷售藥材、種植大棚蔬菜等;駐村干部和村兩委班子忙著研究脫貧規劃,指導幫助發展生產。據統計,“十二五”期間,全市已有3.9萬多戶、12.5萬人實現增收脫貧。(1月20日人民網)
近年來,精準扶貧是我國的一大熱潮,全國各地一條心,全心撲在扶貧上,山西省晉陵市靠種藥材把窮帽子扔了,這是一個號的例子,好的典范。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不正確的路卻會讓人吃盡苦頭,因此,正確的前進方向尤為重要,而有了正確的路,光看著不行動,那么一切只是浮云。筆者認為,山西省晉陵市的成功不僅是因為找對了路,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的努力和積極的行動力。
精準扶貧,正確的道路是成功“摘帽”的基礎。我們先來看看“精準扶貧”這幾個字,首先,“扶貧”是我們努力的目的,而“精準”兩個字正告訴我們扶貧要有正確的、具有針對性的方法。“因地制宜”是我們經常遇到的一個詞,古有“南橘北枳”,農民種莊稼要“因地制宜”,找到適合自家地的作物,不能一味的隨大流,否則忙個一年到頭什么收獲也沒有,而我們的精準扶貧亦是如此,沒有正確的路,扶貧只會四處碰壁,最終毫無收獲。山西省晉陵市的成功正驗證了正確道路的重要性。
精準扶貧,付諸行動是成功“摘帽”的關鍵。“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行動具有讓一切不可能成為可能的魔力,在確定前進方向后,便要腳踏實地的走,一步一個腳印,最終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以晉陵市為例,“行走在晉城市貧困地區,幾乎看不見一個閑人,村民們忙著銷售藥材、種植大棚蔬菜等;駐村干部和村兩委班子忙著研究脫貧規劃,指導幫助發展生產”。這短短的幾句話,告訴了我們他們成功“摘帽”的原因,“忙綠、專研、互相幫助”,扶貧是一個集體的事,不是個人的事,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朝著目標前進,才能達到好的效果。因此,各地在確定正確的扶貧道路后,要有共同的目標,彼此鼓勵、幫助,將想法付諸于行動,讓貧困這根鐵杵被消磨殆盡。
精準扶貧,達到扶貧是成功“摘帽”的目的。扶貧扶什么?付的是千千萬萬的中國百姓,是為了祖國的發展、壯大而扶貧。我們要有國強則我強、國富則我富的思想,為祖國的未來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能一味的等待國家的幫助,要有為國獻力的豪情壯志。
精準扶貧,要有肯做、敢做、愿做的精神,用行動來甩掉“貧困”這頂帽子,不做表面功夫、不敷衍了事,真正的將扶貧策略付諸于行動。成功要有路,而有路不走便是空想,所以,我們的各地貧困地區,要學習、借鑒晉陵市的做法,以早日“摘帽”。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