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讀者反映,陜西神木縣中學在學校食堂分別設立了男生就餐區和女生就餐區,嚴格禁止男女學生在吃飯時“混坐”,一經發現會遭到巡查老師的訓斥。華商報記者核實了解,該項措施已經實施數月,校方稱此舉是為了防止早戀,且效果顯著。(1月26日澎湃新聞網)
為防早戀,學校也是拼了。連吃個飯都要分男女隔開坐,不能混坐。筆者也是醉了。學生時代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之一,在懵懂的年紀,對異性產生好奇與好感也是人的本能之一。但學校這一有點兒簡單粗暴的舉措,即便目前得家長人心,效果顯著,但終究逃不過這是一場不利久遠的“一刀切”事實。杜絕這防早戀便“一隔了之”的不明智之舉,校方可從以下三方面參考。
明確自身責任,加強教育指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而如今不發學校與教師喜歡做的事情卻是不斷為學生畫出不可逾越的紅線,不準這般,不能那樣。可知為師者真正的內涵在于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呢?擺正師者位置,正視學生處于青春期,對于事物的好奇心倍增(當然包括對異性的好奇)這一現象。及時正確實施指導、教育與解惑,而不是隔開就好了,這“一隔了之”的處理方式,只會更加激起的好奇之心甚至反叛心理從而可能導致事與愿違的更加嚴重的后果。
全面看待問題,保障交流進步。中國歷史上閉關鎖國導致落后的史實依舊擺在那里,學校作為為祖國輸送人才的重要之地,卻忘記了交流才更利于進步的道理。男女之間存在很多思維等方面的天生差異,這使得男女之間在不同的領域各有所長,故而,加強雙方之間的適當探索了解和交流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學時期是一生中學習的黃金時期,男女同學之間是存在正常情況的交流與交往的,并不一定都是早戀,學校應正視這一事實,并及時給予指點和疏導,而不是如此“一隔了之”,實為舍本逐末!
早戀也非猛虎,重在如何處理。只要處理得當,并不是所有早戀都會傷人害己。作為校方,身負教育重責,更應正確對待早戀。李冰鑄造流傳千年的都江堰,靠的是“疏”而非“堵”。而校方“一隔了之”之法卻正是“堵”而非“疏”,如何變“堵”為“疏”才是校方在遇到問題時應該著重考慮的處事方法。青春是美麗而短暫的,給孩子們留一絲朝氣和活力,教會孩子健康成長的方式,這才是教育應該給予孩子們的最好的成長禮物!
作者單位:四川省合江縣實錄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