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婦女是農民工身后的又一個困難群體,繼留守兒童、留守老人之后,她們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我市是全省的勞務輸出大市,外出務工人員有60多萬,而且外出打工人數每年還在快速增長之中,預計到“十三五”中期,全市外出務工人員將達到80萬人,留守婦女則將由現有的10萬人增長為13——15萬人。留守婦女生存環境和條件極為惡劣,她們的生存狀況令人擔憂,面臨重重困難。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留守婦女生活遭遇窘境
據我市農村管理部門調查,全市農村留守婦女生存狀態不佳,除本人生存困難外,還涉及到家庭幸福、子女教育、老年人養老、農業生產和社會穩定等各個方面。
勞動強度較大。留守婦女大都是30——50歲的中年人,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既要承擔繁重的農業生產勞動,又要料理家務,有的還要照顧年邁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子女,勞動強度較大。
身心健康存在隱憂。由于丈夫長年外出,家里大小事情都要一人承擔,精神長期處于緊繃狀態。加之她們無暇或無經濟能力顧及自己的身體,文化素質偏低,衛生保健知識缺乏,身心健康很難保證。
婚姻容易出現危機,生命財產易受威脅。農村常駐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帶來治安防范能力的減弱,社會治安問題呈逐漸增多趨勢。特別是近年來一些侵害留守婦女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案件,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關注和解決留守婦女問題
留守婦女生存狀況問題是需要切實解決好的民生問題,亟需引起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關注。發展集體經濟,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解決留守婦女問題,要大力扶植、培育符合本地實際的產業,動員和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增加就業崗位,就地就近轉移消化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離土不離鄉” ,從根本上減少留守婦女問題。
政府加強引導,提升農村婦女健康指數。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關注農村的留守問題,對留守婦女進行關心、指導,鼓勵她們在農業生產中的中堅作用,給他們進行農業生產、法制維權、衛生保健、治安防范等方面的知識培訓,逐步提高留守婦女的整體素質和知識技能。
健全互助機制,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基層黨委、政府和婦聯組織要引導農村婦女成立公益互助、生產互助和技術互助小組,幫助她們解決好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同時,適時組織廣大婦女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她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強化治安防控,建設平安幸福新農村。不斷夯實基層派出所力量,建立農村治安聯防聯控制度;加強戶戶安全設施建設,組建農村安全小分隊,健全村級安全網絡;切實加大對侵犯留守婦女權益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對農村發生的治安、刑事案件特別是侵害留守婦女的案件從重處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禾苗三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