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晚上,臺山大江鎮的東喬里燈火輝煌,平時靜寂的村子特別熱鬧,遠近村子的村民都聚集過去,給三棟新房慶賀喬遷。
這三棟屋子的主人是伍家的三個兄弟,這次回鄉舉辦喬遷禮的是大哥伍鴻深和三弟伍建英。他們回鄉蓋三棟大屋,是為了圓父親的一個心愿:一定要把根留在臺山大江鎮。父親的這個心愿讓伍家的這三位兄弟對家鄉心懷牽掛。這次回鄉舉行喬遷禮后,算是了卻了這樁心愿。
2013年,本報曾以《為華人奔波,他想把根留在臺山》為題報道過伍建英想回鄉蓋屋的事情,經過近三年努力,新屋終于落成。
功成名就回鄉蓋屋
3月4日當晚,大江鎮東喬里村口臨近水田的三棟嶄新屋子前,田里蛙聲一片,今年已經62歲的伍建英站在屋子門口,心滿意足地看著剛剛落成的屋子,想起了父親曾在20年前給他三兄弟買地時說的話。
“我父親告誡我,不管到了哪里,你的根一定是在臺山大江鎮,不管在外面有多榮光,一定要回來,這里是我的家鄉,雖然我沒有在這里出生,但我仍然是臺山大江人。”伍建英笑著說。
事實上,在香港出生的伍建英,在三兄弟中年齡最小。1985年移民到了加拿大,先是在加拿大開辦實業,創立了國際旅行社、雷城雷島旅游集團、東方顧問公司,此后還涉獵了傳媒業,創辦了《沙省華報》,1993年被沙省政府委任為沙省律政處的公證人。2005年還榮獲了沙省政府頒發的“沙省百年慶典榮譽勛章”,是華人中唯一獲此殊榮的人。
經過辛勤耕耘,伍建英已經成為加拿大著名的華商,事業有成。
在新修的屋子里,他那棟房子里的墻上,掛著他曾在加拿大獲得的榮譽,其中一張就是和現任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合影。“我父親從小就對我言傳身教,可以說影響了我的一生。他有很濃厚的鄉土觀念,此前一直有一個心愿就是回鄉給我們三個兄弟蓋屋子。他生前一直沒能實現這個愿望,現在我們三兄弟終于實現這個愿望了。”回想起蓋屋的過程,伍建英頗為感慨。
據了解,伍建英的父親伍旋操曾經擔任香港深水埗區的議員、深水埗體育會副會長、五邑工商總會理事長、僑港宗親理事長等職務,1979獲頒授香港童軍功績榮譽獎章、1983年獲頒非官守太平紳士等榮譽。
父親買地留給兒子
同為大江鎮東喬里村的村民,伍仰晃可以說經歷了買地蓋屋的全過程。早在1995年左右,伍旋操就委托他在村子買地,當時伍建英“最好的哥們”伍仰晃還問他為何要買地,因為伍旋操家里的老宅現在還在,只是年久失修,沒法住了。
伍旋操解釋,希望能給他的三個兒子每人買一塊地,將來給每個兒子蓋一棟大屋,按照大江鎮的傳統,這也是作為一個父親一生中最重要的心愿。后來伍仰晃在東喬里村買了三塊地,每塊大約有100平方米,這次蓋的屋子就是在這三塊地上蓋好的。
在剛落成的屋子里,伍建英興奮地向前來祝賀的鄉親介紹屋子的結構,從第一層一直到最頂層,已經六旬的他高興地跑了好幾個來回。在這棟屋子的最頂上,可以眺望到遠處的大江鎮,屋子旁邊就是綠油油的田地,空氣清新,風景很不錯。
事實上,在國外經商的伍建英,鄉土觀念也很濃厚,他雖然致力于伍氏集團的發展,但同時也非常熱衷于社會公眾事業。他經常在中加之間往返,更把很多的時間投入到對華人的幫助中。他曾因對政府、社區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后榮獲“沙省百年慶典榮譽勛章”、“伊麗莎白女王鉆禧紀念勛章”。
伍建英的做法,很多源自父親的言傳身教。事實上,改革開放以后,他的父親伍旋操就經常回到家鄉,支持家鄉的公益事業,1997年還獲得臺山市政府頒授振興臺山貢獻獎。
伍仰晃說,自己是1980年代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去香港,投奔伍旋操的。
“當時去香港辦事,每次找伍旋操都會得到他熱情的幫助。我在香港也沒有親人,作為同村人,他就是我們在香港最親的人,很多事情甚至都親力親為去辦,對鄉親非常好,是個很念鄉情的人。”伍仰晃說。
回鄉蓋屋難得一見
這次在村里舉辦喬遷之禮,附近村子的不少鄉親都稱少見。目前東喬里只剩下三戶人家居住,其他人家不是出國,就是搬到了城里,晚上行走在村子里,只有幾戶人家亮著燈,很多屋子都上了鎖。
事實上,在僑鄉臺山,因為出國務工等原因,村落里的人都越來越少,甚至出現了很多“無人村”,這也引得不少盜賊“光顧”華僑老屋。100多年前,許多海外淘金回來的五邑華僑曾在家鄉建起了中西合璧的大宅,形成了如今的碉樓群,還購置了大量做工精美、材質稀缺的家具和產自海外的物品。但在今天這個資訊發達、交通便利的時代,回鄉蓋屋的華僑越來越罕見了。
伍建英的大哥伍鴻深已經退休多年,這次新屋辦喬遷禮,他也從香港趕了過來。退休前一直在香港從商的他,在退休后也一直熱心公益事業,現在還擔任香港臺山商會的教育主任,同時也是“僑港伍氏宗親會”的理事長。
這次新屋落成,他也頗為感動,稱終于了卻了父親一樁心愿,三個兄弟在老家有了屋子,也算把根留在了臺山。
“對于僑居海外的華僑來說,中國文化非常重要。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定要對自己的文化有了解,否則就沒有‘根’,這次回來蓋屋子就是有這個想法,希望以后能讓自己的晚輩經常過來居住,讓他們也懂得中國文化里的忠、孝、禮、儀,這些中華文化中的精華一定不能忘記,只要心中有我們的文化,不管到了哪里都不怕。”伍鴻深說。
故事
伍氏兄弟,祖籍臺山大江鎮東喬里村。父親伍旋操是香港商人,曾經擔任香港深水埗區的議員、深水埗體育會副會長、五邑工商總會理事長、僑港宗親理事長等職務。大哥伍鴻深退休前一直在香港從商,退休后熱心公益事業,現在還擔任香港臺山商會的教育主任、僑港伍氏宗親會理事長。三弟伍建英出生于香港,1985年移民到了加拿大,先是在加拿大開辦實業,創立了國際旅行社、雷城雷島旅游集團、東方顧問公司,此后還涉獵了傳媒業,創辦了《沙省華報》等,是加拿大著名華商。
我父親告誡我,不管到了哪里,你的根一定是在臺山大江鎮,不管在外面有多榮光,一定要回來。這里是我的家鄉,雖然我沒有在這里出生,但我仍然是臺山大江人。
——伍建英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方都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