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返鄉找地:農村上演一輪搶地大戰

[ 作者:周科?徐海波?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4-20 錄入:吳玲香 ]

去年底以來,受整體經濟形勢等因素影響,一些外出打工的農民有返鄉勢頭,其中不少農民選擇重操舊業——種地。但很多農民回鄉后發現,自家田地或偏少不足以養活一家老小,或前些年就已被租出去,面臨無地可種的尷尬。一輪搶地大戰由此上演。

返鄉找地

3月的鄂東浠水河畔蓮花村,金黃色的油菜花嬌艷欲滴,含苞怒放。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田野上,農民點綴其間,播種一年的希望。這時,一輛面包車沿著浠水河堤慢慢駛來,最終停留在湖北潤德稻田綜合種養蝦稻連作基地。車上下來的是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穿著時尚,朝氣蓬勃,徑直向田邊走去。

我也在村里租了20畝水田,想養蝦、種稻,您看怎么樣?”男青年問。綜合種養并不難,主要是做好前期投入。首先,你要把20畝水田整合到一起,挖溝渠,間隔一米寬,這個投資比較大……”基地負責人陳實回答說。

記者在他們交談中了解到,這對年輕人是隔壁鄉鎮的一對夫妻。31歲的王鑫是浠水縣洗馬鎮謝坳村人,妻子來自湖南,他們特意開車輾轉46公里來這里學習綜合種養技術。
王鑫夫婦在廣東中山打工近10年,回鄉之前在一家紡織廠上班,年收入達十五六萬元。盡管工資不低,去年底他們還是執意辭職回鄉種地。前幾年行情不錯,廠里大部分產品出口歐美,現在明顯縮水了。王鑫說,以前廠里有700多名員工,現在只有300多人,本打算今年再回鄉種地,因為企業前景問題,擔心哪一天失業再回來就遲了。
王鑫家只有4畝多田地,如果像往年一樣種植普通農作物,每年純收入不過5000元,養活一家老少都成問題。年收入嚴重縮水,怎么辦?”回鄉前王鑫特意向親朋好友打聽了一下,田地到底種什么賺錢?

一位朋友告訴他,水田搞蝦稻連作比較劃算。為此,王鑫夫婦過來請教。按陳實所講,搞蝦稻連作,一畝水田年產龍蝦150斤,一斤按15元計算可賣2250元,除去成本年純收入1000元左右;每畝水田一季產1200斤水稻,每斤稻谷按1.35元計算可賣1620元,除開成本可賺1200元左右。

如果王鑫租種20畝水田,每畝租金360元,扣去成本一年下來滿打滿算也只能賺3萬多元。他打算承包100畝田地,但是地少人多的局面,讓他為難。
找地太難了!我們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求著父老鄉親,好不容易才要到了20畝。王鑫說,他本打算承包10年,但是村民心存憂慮,結果只和他簽了5年。
同樣,49歲的黃梅縣蔡山鎮涂秀二村村民向應生自1998年外出打工,走南闖北到過廣東、新疆等地,今年春節回鄉到多個村莊找地租種,結果一畝也沒租到。七八年前,只要你想種地,租100畝也不成問題,哪怕不給租金鄉里鄉親的也會讓你種。向應生說,現在田地寸土寸金,想要的人太多了。

搶地催高地價

地難找,一些農村就出現了高價搶地的情況。部分土地租金從50元炒到了500元,漲了10倍。

去年租種的30畝地,純收入近4萬元。”50歲的涂秀二村村民王勝國笑呵呵地對記者說,隨著機械化程度提高,一個人在家種地既輕松又能賺錢,并不比外出打工差。2015年,他將10畝地用于種植水稻和小麥,其余20畝地種植小麥和黃豆,都是一年兩季作物,每畝田地年純收入可達1300元左右。從耕地、播種、管理到收獲,都是一個人干。3月份耕種,9月份收獲,只需半年就能干完。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在廣州打工,他一個人在家種地,還能照看正在上小學的女兒。

王勝國因種地而,根本原因就是規模比較大。“5年前我租下了這30畝地,當時每畝租金才50元。王勝國說,他家里只有3畝地,年純收入不過3000多元,如果不外出打工,家里連最起碼的溫飽都成問題,30畝地原本要養活將近10家人,現在租給了我,等于只養活我一家人。

今年春節,王勝國特意給家里添置了洗衣機、空調等家用電器,還給孩子們多買了幾件新衣服,年貨就花了三四千元。手里有閑錢了,我們才敢去消費。他說。

好日子才剛剛開始,卻要面臨失地的苦惱。去年春節,不少外出打工的鄉親們都開始返鄉種地了。春節期間有八九個返鄉的農民工和我搶地’”。王勝國說,搶地大戰將每畝耕地的價格從50元炒到了200元、300元,最高到了500元,當然誰出的價格高,農民就愿意把地租給誰。

找地比種地還難春風蕩漾的麥地里,暖意融融,可王勝國怎么也開心不起來。頭發已經半白,皺紋掛滿額頭,黝黑的臉上寫滿了愁容,一輩子沒離開過田地的他哪里會想到,還有一天會因為沒有地種而發愁!
幾年前,我們這里的地還有不少拋荒,送給別人種別人都不種。王勝國說,他那時租種的田地大多是花50元一畝租金拿來的,種地的人開心,租地的人也高興,鄉里鄉親的,50元只是個意思。
但是,那個時候種地比較累,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因為前些年沒有什么機械農具,耕地靠人牽牛拉,灌溉靠人力水車,收割靠人工鐮刀,運輸也是農用板車,一個勞動力種一畝地都吃力。現在,他買了拖拉機、水泵和收割機,從耕地、播種、管理到收獲的整個過程全部機械化。

現在,我一個人種幾十畝地都是小意思。王勝國說,當年種植水稻,要先下谷子、培育秧苗,再用地膜大棚覆蓋保溫,最后還要搬運秧苗到平整的農田里插秧,耗費很多人力,如今種水稻直接在平整好的農田上播撒谷子,其他就是日常管理了,這也是農業技術進步帶來的好處。
種幾十畝水田,我花幾天時間就可以搞定,但是如果出去找幾十畝地來種,給我一年時間也難。扛著鐵鍬的王勝國在麥地里來回踱步,既得意又焦慮。
春節期間,趁村民在家過年的時機,搶地農民還到周邊多個村莊入戶出高價找地。僧多粥少的搶地局面讓王勝國感到糾結:就算搶到了地,一畝地租金漲了450元,30畝地一年就要少1.35萬元純收入;如果放棄高價租地,那么他又要回到以前的緊日子。
與王勝國同村的40多歲村民胡利華已經搶到了30畝地,他還打算繼續出高價搶地。而鄰村的50多歲村民梅新安更是財大氣粗:整個村莊2000畝土地,如果大家同意,他一人就可以都租下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半月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视频 | 亚洲午夜成人福利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精品视频 |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午夜福利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