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部加快構建教育培訓、認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制度體系,取得積極成效。
創新培養模式,切實提升農村實用人才素質。實施定向精準培養,以培養模式創新帶動培養質量提升,加快實現由簡單化“辦班”向系統性“育人”的轉變,在全國構建政府統籌下的“專門機構+相關資源+市場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體系。2012年以來,中央財政每年投入11億多元用于農村實用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培養。今年,進一步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實施力度,在8個省、30個地市和500個示范縣重點推進。根據不同對象需求,啟動實施了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等多個人才工程,每年系統培訓100多萬名高素質的農村實用人才。
改革評價機制,扎實推進農村實用人才認定管理。一是制定認定辦法。明確由縣級人民政府為主或授權縣級農業主管部門,制定發布農村實用人才認定管理辦法,對認定標準、認定程序、認定主體、承辦機構、管理服務等予以詳細規定,并特別強調出臺扶持政策,提高認定的含金量。二是明確認定標準。堅持因地制宜,由各地結合實際,以教育培訓情況、技能水平、經營效益等為參考因素,分類型分產業分層級提出本地農村實用人才認定條件和認定標準。
探索扶持制度,構建農村實用人才政策支持體系。一是完善土地流轉政策,助力規模經營。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為基礎和契機,積極推動承包地優先向農村實用人才流轉和集中,鼓勵他們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二是改革財稅金融政策,解決發展難題。一方面,創新財政支農方式,將良種補貼、種糧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重點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骨干等傾斜,體現“誰多種糧食,優先支持誰”。另一方面,加大金融惠農力度,啟動建立覆蓋全國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著力解決農村實用人才“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三是實施創業支持政策,營造良好環境。引導農業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組織實施“全國十佳農民”“全國杰出農村實用人才”“農業科教興村杰出帶頭人”等多個資助項目,為農村實用人才干事創業搭建平臺。
經過努力,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正不斷壯大。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農村實用人才總量已由2010年的1048.5萬人發展到2015年的近1500萬人。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 2016年05月07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