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門詞匯,互聯網+傳統行業目前我國傳統行業煥發第二春的助推器,我國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利用互聯網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已經成為共識。阿里巴巴改變了實體店鋪,互聯網想要改變我國相對落后的農業,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
農村淘寶,是農村互聯網的最真實的寫照,在東部發達地區的農村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在廣闊的西部地區,由于落后的經濟,絕大多數80后、90后都出去打工,留在農村的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的老一輩,想要他們適應互聯網社會,真的不容易。另一方面,對比發達國家,我國農村基礎設施落后,農民幾乎沒有接觸互聯網的機會,想要真正通過互聯網改變落后的農村,或許需要十年、二十年,從基礎抓起,才能真正利用互聯網助力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說中國城鎮化還未完全,就已經出現了逆城鎮化,一方面是因為城市生活壓力,另一方面是日趨惡的城市環境,越來越多的城市人口開始向農村轉移,或許僅僅是短暫的居住,這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來說都是一個警示,如何真正實現人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才是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說到城鎮人口短暫的向農村轉移,很多人都發現了商機,那就是觀光農業和生態農業。但是近一兩年很多發展觀光農業的個人或團體都是不斷的砸錢,脫離了農的本質,要想做大做強太難了。
互聯網是手段,是平臺。如何把互聯網與農業結合在一起,實現良性發展,從根本上讓老百姓賺到錢,讓創業者取得成功,是需要政府、企業和農民三者之間達到一個平衡點。政府一方面做好基礎設施建設,搭好農村觸網的第一座橋,并為大學生返鄉創業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體系,提高農村人口的技能水平,是農村互聯網最最重要的一環。企業要在自身利益和農民利益之間達成一致,一方面利用好互聯網平臺,另一方面要以農為本,才能真正實現農村互聯網。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大學生農民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