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民電視問政”活動中,西安市食藥監局局長接受了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網友的犀利質詢。面對接連的提問,西安市食藥監局官員的回答中頻繁出現“慚愧”、“痛心”、“下決心”、“下一步”等詞匯。(2016年6月9日環球網)
食品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西安市食藥監局官員面對市民提出的各種“痛點” 問題,回答中頻現“慚愧”、“痛心”、“下決心”、“下一步”等詞匯,凸顯食藥監局在平時工作中存在諸多“盲點”,在日常監管和作風建設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官員因此而自感“慚愧”、“痛心”固然是好事,但不能僅以一句“慚愧”“痛心”而了之,要看“慚愧”“痛心”之后如何去落實,如何消除“盲點”,解決好“痛點”,如何讓群眾滿意。如果只是止步于一時的“出汗”和“紅臉”,止步于“慚愧”、“痛心”、“下決心”、“下一步”的表態,而不是把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帶著深厚的感情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那么,這樣的官員必將咽下因“庸政、懶政、怠政”釀成的苦果,被老百姓所唾棄。
近年來,在政府事務中老百姓正從被動服從轉向主動參與,公眾逐步成為監督政府官員履職情況的重要組成部分,官員們在來自基層老百姓的“高壓”之下,責任意識、公仆意識不斷增強,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在這種大背景下,電視問政在一些地方悄然興起,成為干部和群眾溝通的橋梁,拓寬了群眾的訴求渠道,推進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值得贊許。
電視問政不僅是治愈“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頑疾的一劑良藥,更是緊密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的“粘合劑”,電視問政重在普通老百姓參與,重在以問題為導向,重在整改落實,重在改進干部作風。切不可使電視問政流于形式,淪為一些官員撈政績的工具,否則,必將失信于民,使電視問政名不符實,難以達到問政的效果。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高燈鎮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