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南大學“1個學生會主席配7個助理”的文件截圖在網(wǎng)上引起熱議。媒體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江蘇大學選聘15名學生會主席團助理的通知也曾被網(wǎng)友曬出,而北京外國語大學一份“學生會主席團助理名單”顯示:2013—2014學年度,學校從68名同學中,整整錄取了30人作為校學生會主席團助理。(人民網(wǎng) 6月22日)
筆者認為,對于還沒踏入社會的在校學生來說,學生會的工作是大家比較向往和羨慕的,在為學校分擔一定工作壓力的同時自身能力素質也得到了鍛煉提高,無可厚非,無論對學校還是學生個人來說這都是件好事。但實際上,學生會并沒有太多的事可做,許多職位都是跑跑腿、掛掛展板之類的,無事可做的“光桿司令”也不在少數(shù)。因而諸如組織能力、領導能力的鍛煉與提高也相當有限,甚至養(yǎng)成了個別學生干部在普通學生面前的“官僚作風”,尤其是在諸如“1個學生會主席配多個助理”的龐大學生會官僚式結構當中,這些多個助理中的大部分人,一年下來幾乎沒有發(fā)揮過任何作用,反而因為經(jīng)常性會議耽誤了學習,得不償失,更難有獨當一面開展工作的機會。
學校既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同時也是一個充滿激烈競爭的“小社會”。先不說學校在選擇學生干部的過程是否公平公正,如此龐大的學生會與學校的實際需要是否相符?學校是否考慮過拋出如此多的橄欖枝之后學生會的價值取向何在?
當前競爭激烈的社會生存環(huán)境本就給在校學生無形之中增加了巨大壓力,“畢業(yè)就失業(yè)”的現(xiàn)象讓原本該努力學習知識本領的高校在校生不得不為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加足馬力。學生會干部有著誘人的優(yōu)惠政策,比如入黨、獎學金申請、畢業(yè)后的選調生考試,這些對于在校生來說誘惑力實在太大了,即便混個沒權沒事做的“光桿司令”也要走上一遭。高校紅頭文件隨手一批的學生會虛職,在大學生眼里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官位”。學生會不大,卻也是社會的一個縮影。
高校應該做的是,把求真務實、獨立思考的作風,根植于大學生的思維方式中,應該倡導的是與國家作風建設相符合的簡潔、高效的“官風”,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才能真正帶動整個社會風氣,才能讓我們的青年一代適應社會。
作者單位:四川省北川縣壩底鄉(xiāng)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