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河北唐堯故里選村記

[ 作者:張彪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21 錄入:實習編輯 ]

——華北小農調查選村啟示之六

金秋十月,背著行囊來到河北保定進行村莊調研。至于為什么選擇保定做調研,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本科大學與保定確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想著調研完之后去保定的華電去轉轉;第二,河北保定市之前比較熟悉,而且本人還有一些檔案資料,到時調研時可以利用上。本人從10月10日從河北保定唐縣下村試調查,至今已經差不多1個星期,通過各級民政局領導的順利接洽和村干部的配合,一個星期之內走訪了拔茄、西安樂、王京等村莊,通過試調查,基本確定了唐縣王京鎮拔茄村作為學生的駐村點。

一、選點過程

由于有了一次長江小農村調的經驗,因此在下村選點方面還是有一定的經驗,加上各級民政局領導的順利接洽和村干部的配合,總體而言,選點相對比較輕松。在10月10日這一天,基本上是以“火箭”般速度下村,期間唐縣民政局張主任還帶我拜訪了縣民政局、縣人民政府、王京鎮民政所,另外還聯系好了唐縣檔案局,到時方便去檔案局查詢資料,就這樣相對順利地下達到村里。

本次試調查選擇的是唐縣王京鎮拔茄村,該村號稱是“唐縣”第一大村,人口近7000人。當時想著村莊這么大,村中老年人也肯定很多,但是在試調研的過程中發現大多數老人記憶力不行,現在村內找到了五位83歲以上的明白人,另外還有一位80歲左右的老人也對村莊的情況較為清楚,還有一位72歲的老人是老教師,也了解一些情況,并且愿意做我的翻譯。另外在王京村有一位91歲的老爺子,對解放前的歷史相當清楚,用書記的話說叫“活歷史”,可惜王京村能聊的就他一個人。綜合各方面,我決定就在試調研的拔茄村進行駐村調查。

由于村里人對陌生人比較警惕,加上我是南方人,在飲食上怕我不能習慣,所以一開始就拒絕我在村里農戶家居住,因此村主任就幫我安排在村委會的一間辦公室,里面有床鋪,加上之前唐縣民政局張主任給我提供的生活用品,因此簡單收拾之后也就在這里落腳了。

二、村莊概況

地理位置:拔茄村,位于唐縣縣城東南9公里處,東面與馬家寨接壤,西與東馮村相鄰,南與新安樂村相連,北面毗鄰留九莊。村莊分為四個片區,以村委會為中心,兩條街道將拔茄村分為東街、西街、南街和北街四個片區。村民叫拔茄村的四個方位分別為村東頭、村西頭、村南頭和村北頭。解放前村莊面積為5000余畝,其中耕地面積3500余畝,人均耕地面積為2.2畝。現村莊面積為7000多畝。其中耕地面積為4200畝左右,人均耕地面積為0.7畝。

村莊名稱考證:關于村名來源,據老人們回憶,也經《唐縣志》考證如下:“此地為春秋戰國時期燕、趙邊境,當時戰亂不斷,百姓歸屬不定,國界不時移動,故有‘拔界’之稱,秦統一中國后,以近音演變為拔茄,就演變為今天的拔茄。”

姓氏及人口:村莊現有1700余戶,人口近7000人,在整個唐縣屬第一大村(解放前的人口數字待檔案館查詢)。村莊屬于雜姓自然村,總計有15個姓氏,其中耿、馬、陳姓為三個大姓,此外還有尹、楊、許、張、王、劉、韓、安、黃、崔、趙、常等小姓氏。關于村莊的姓氏來源,據老人講,自古以前,由于拔茄村屬于邊界戰亂之地,人口本來就稀少,到明朝初期,拔茄村始有一定的人口居住,但在明成化年間,唐縣大旱,顆粒無收,拔茄村的土著村民幾乎全部餓死或者逃荒,村莊內沒有人煙,而后拔茄村的耿氏始祖耿自貴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至此。另外馬家的祖先亦是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出,遷出之時為一家三兄弟,后三兄弟散落于三處定居,一處為定縣(今定州),一處為唐縣大馬莊,一處為唐縣拔茄村。而后其他姓氏祖先也紛紛從各處遷居于此。

農作物種植情況:解放前以種植山藥(紅薯)、谷子以及高粱為主,種植少量玉米和小麥。問及玉米和小麥種植少的原因,一是產量低,二是磚井打水不方便,灌溉困難。

村莊布局:拔茄村自古屢受匪患襲擾,為求安居,村民自發建起很高的寨墻,以防土匪襲擾。據老人回憶,拔茄村在清末有九門,分別為東門、西門、南門、北門、東南門、西南門、西北門、東北門以及中門,到事變前僅存中門,后中門也被拆除。各個寨門由村莊內的青壯年輪流值班,九門各自設有2-3名看門員。值班之時兼任打更人一職,另外財主家另雇打更人來看家護院和報時。

集市聞名全國:拔茄村建國前有一個非常出名的集市,因本村養的豬肥壯而聞名全國,北京、天津、上海的一些商人慕名來該集市買豬。集市每逢一、六開市,一直延續至今,“五天趕二集”。開市時,九門大開,趕集人從九門紛紛涌入,人群熙熙攘攘,車水馬龍。買豆腐敲鼓、賣油敲梆子、刨笤帚敲千葉、賣麻糖敲鐺鐺一直沿襲至今。附近村莊的百姓都可以在村里擺攤和買東西,“村里不吃生,允許外面的人來,當靠本村人沒有辦法消化那么多東西。”集市由專門的人負責收稅(由村長任命,事變后由保長任命),擺攤每次只收1-2個銅子(銅錢),稅收上來后,不需上交,稅用于村莊的公共開支。東西南北都有固定的牛市、豬市、羊市、騾市。買賣雙方不直接交易,而是通過經紀來溝通,經紀與買賣雙方用手捂在襖子里,通過摸手指的形式達成交易。交易后買賣雙方各付一定的酬勞給經紀。

職業結構:村莊內職業比較豐富,有1名木匠(張洛賢,山東人);2名烘爐(“鐵匠”,一名為本村人,叫馬金海;另一個棗強縣人,叫大魏);1個做水車的(尹小栓,本村人);一個剃頭師傅(姓名不詳);2名雜貨鋪伙計(姓名不詳);1名風水先生(陳鳳山,本村人);2個屠夫(姓名不詳);若干名看青人(本村青壯年);若干名榨油伙計(例如陳洛厚);若干名茶館[1]伙計(姓名不詳);若干名染坊伙計(姓名不詳);3個乞丐等。

村莊建筑物:解放前經歷抗戰及內戰的摧殘,殘留的建筑物已經不多,據老人回憶及老輩人講述,村莊有奶奶廟、馬王廟、關公廟、三官廟、老母廟、五道廟、菩薩廟,解放后幾乎無存,現在拔茄村西頭有重修的關公廟。另外據拔茄村8里處有一處寺廟,名曰“永興寺”,解放前香火旺盛,解放后被拆。

村莊社會組織:看青會、新民會、三青團、自衛團,社會組織相對較少。

公共活動:看青、廟會、求雨等。

階級成分:十余家財主(據老人可以回憶的有:耿洛察、耿兆棟、耿榮財、馬洛守、馬明三、楊洛修、楊洛維、楊洛笑)、十余家富農,中農以及貧農較多,雇農十余家。

基礎設施:解放前基本為磚井,且當時水位淺,容易打出水來,每家每戶幾乎都有水井,沒有水井的人家可以去有水井的人家挑水吃。打井當時比較便宜,打一口井一般為3塊現洋。村莊內有若干處碾子,村莊集體出資置的,村民每個人都可以使用。每家每戶幾乎都有曬場,場子也可以給別人用,但要事先打好招呼。

人才輩出:拔茄村抗日戰爭時期處于共產黨與日軍勢力相互交錯的游擊區,村內的保甲長白天為偽軍和日軍辦理催交糧食、攤派民夫、上交稅收等事情,晚上會為游擊隊運送藥品、輸送情報、提供住宿等。8年抗戰,拔茄村涌現出許多抗日英雄以及先進模范,村莊內仍存有一處烈士墓。另外還存有聶榮臻指揮清風店戰役(國共三年內戰時期,1947年)的指揮所舊址(待考證)。

[1] 當時的茶館與飯館是一起的,既可以進去喝茶,也可以進去吃飯。

三、調研發現

(一)邊界

村與村之間的邊界以桑木和灰橛為界限。桑木為明顯標志物,灰橛以石灰和木炭混合,埋入地下,若干年以后仍然存在,此屬于隱性標志物。麥田的邊界也是以桑木和灰橛為界限。房子與房子的邊界以灰橛為標志物。

重新劃定邊界時,要把地界和房界的四鄰(即地鄰和房鄰)請過來,重新看過地界,無誤后請地鄰和房鄰喝邊界酒。

(二)住宅

解放前拔茄村居民建房很講究“風水”,會請“風水先生”定吉星、勘地形,之后選日擇時,拉鞭放炮,還要“敬太公”、“畫八卦”。上梁和遷居之時都要請“家里緣的”(意思是家族內的至親)來吃飯。房屋北房為正房(也叫上房),解放前一般是長輩居住,東西配房由晚輩居住。居室一般都是一明兩暗,中為灶臺,兩邊是房間。

廁所一般是連茅圈,即將豬圈和廁所建在一起,形成了一種“豬食人便,人食豬肉”的習慣。

(三)風俗習慣

1、婚嫁

(1)明媒正娶的婚姻形式

解放前的婚嫁,很講究“門當戶對”,“命不相克”。男女的婚姻都是父母包辦。主要過程如下:

提親:由男方的長輩看準哪家女子后,托媒人到女方家提親。

過帖:女方同意后,將女子的生辰“八字”寫在紅紙上(當地叫“八字帖”)交與媒人送至男方家中。男方接帖后,放于灶王前供奉三天,如果沒有發生不吉利的事情,就將男女的“八字帖”拿給算命先生“推斷”(也叫“拆八字”)。

訂婚:經“推斷”后,認為“八字”相合,可以婚配,媒人將男方的“八字帖”送至女方家中,女方認為合適,互不相克,正式交換“八字帖”(也叫“換帖”)。換帖時,男方送女方首飾做聘禮。

請期:男女長輩雙方同意后,男方將定好的娶親吉日,交給媒人通知女方,女方如果不同意,可以再擇吉日。經過媒人協商后,最后確定娶親吉日。

催妝:在男方迎娶女方前一天,男方將首飾、衣服、大饃饃和肉準備好,在媒人陪同下送至女方家稱催妝。女方也可以將嫁妝抬到男方家中稱送嫁妝,男方要付喜錢。如果女方家置備不起嫁妝,女方長輩也可以將一塊地給女兒作嫁妝,叫做“嫁妝地”。

娶親:娶親當天新郎親自乘轎子前往女方家迎親,女儐相(也叫娶客,即今天說的伴娘)乘轎子陪新娘彩轎隨往。在吹鼓手的帶領下到女方家中,女方設宴招待。新娘一般穿大紅衣,蒙紅綢巾蓋頭。待新娘向轎行禮后上轎。到男方家后,新郎要踢轎門,新娘下轎,腳不能沾地,要登蓋,過馬鞍,跨火盆、踏石板,然后入新房。臨近中午,就要在正房行一跪三叩首大禮,稱為“拜天地”,之后新郎送新娘入洞房。然后由有兒有女的中年婦女給新娘開臉、更衣,然后領出室門見公婆,他是向親朋長輩行跪拜禮,授禮長輩都要給拜錢,稱為“上拜”。晚上,平輩年齡小的小伙子和小姑娘均可進洞房與新娘嬉笑打鬧,叫“鬧洞房”。洞房中上擺放核桃、紅棗、花生、栗子等吉祥物,有“白頭偕老、早生貴子”之意。

回門:婚后三天,新婚夫婦帶禮品到女方家拜見父母及長輩,稱“回門”。去時新娘先到,新郎后到,回來時新郎先走,新娘后走,太陽落山前必須趕回婆家。婚后一個月,娘家接閨女住對月。女方為婆家人做對月鞋,稱“娘接爹送”。出嫁的姑娘不準在娘家過年、生孩子,怕將娘家吃窮、不吉利。

(2)其他婚姻形式

再婚:解放前,男亡妻再娶稱“續弦”,為天經地義的行為,若有妾者,可以將妾扶正,叫“填房”或者“繼室”。女亡夫再婚叫“嫁人”,為悖逆之舉,提倡“守寡”,講究“從一而終”。

倒扎門:解放前,有女無兒的家庭為傳宗接代,實行倒扎門(也叫女娶男嫁),男方要簽改名的契約協議,所生子女隨女方姓。

私奔:也叫“跑過去的”。女方喜歡男方,但女方長輩強行干預,因此女方“私自”跑到男方家成婚,或者遠走他鄉一段時間,再托人說合回家,這種婚姻一般沒有陪嫁,沒有請客,也不舉辦婚禮,認為這是一種不體面的事情。

童養媳:民國之前,貧苦的家庭,其中男方家境貧寒難娶,女方父母無力撫養,或為抵債等原因,將親生女兒給人做童養媳,由男方撫養,到成年再行婚禮稱“圓房”。

納妾:解放前,村里有錢的財主家,除娶正房之妻外,有再娶一房二房甚至多房者,叫娶“老小兒”。

串親、換親:解放前,若有結婚困難者,身邊有兄弟姐妹的,可以通過介紹人說合,兩家結婚為換親,三家以上為串親,或者叫轉親。

買婚:解放前,如果女方家家庭生活困難,將女兒賣給男方的,稱買賣婚姻,即買婚。

冥婚:也就是娶“鬼妻”,未婚男女死后,不準入祖墳,在地頭設厝,等遇未婚異性亡故者,托“介紹人”說合,將女尸運至男尸方一并入墳埋葬,一切開支由男方承擔。

2、喪葬

(1)喪葬儀式

解放前拔茄村乃至整個唐縣,喪葬形式比較復雜,富裕人家講排場,厚葬之風盛行,而貧苦人家儀式就比較簡單。主要過程如下:

叫魂:死者彌留之際,兒女燒斷頭紙,斷氣后上房“嚎喪”,以示兒女悲傷和通稟四鄰,而后將死者枕頭燒于門外,穿好壽衣,停于外屋或者靈棚。靈前點長明燈,插打狗棒、擺供。請風水先生剪做千掛于門外。當天晚上孝子要去本村的五道廟燒香禱告,意思指本家有老人過世,特此向閻王爺通報一聲,望在陰間閻王爺可以早日讓他投胎轉世。

報喪:由本家族近親“竄忙”(意思就是指幫忙),分別去死者娘家(女方家)、岳丈家(男方家)、女兒及其他親戚家送信報喪,得信親屬當日來吊喪。

破孝:由本族長者按“家里緣的”的親屬程度和死者家里的經濟情況,決定破孝范圍和規格,再由人將孝服、孝帽和孝鞋送往戴孝人家中,兒女都要披麻戴孝,近族要穿孝衣、孝褲,較遠者幔孝鞋,戴孝帽。

入殮、守靈:先由風水先生寫出“殃榜”,叫“開書”,寫出“四忌”和“四鄰鎮物”。準備好壽具,有錢人家可以置備上等的棺木,叫“棺材”(意為有官又有財);沒有錢的人家就準備一副薄棺木,叫“白材”(意思是很普通的棺材)。將棺木抬于院內在陽光下曬,避免有水氣。入殮時用傘遮陽,將死者仰放棺內,用籽棉穩身,娘家人滿意后方可蓋棺釘蓋,兒女扶棺大哭。將靈柩停于靈棚,開始吊唁(也叫吊紙)。兒女跪于靈柩兩旁叫守靈臥草。一般停靈在三天左右,在此期間,鄉友、親朋吊孝,兒女以跪禮答謝。這期間還要舉行念經超度、唱戲說書、照清過橋、放煙口、招魂、家祭點主等儀式。

送葬:解放前也叫送殯。按風水先生所擇吉日,中午宴請親友,午后由“提斗”人為先導,放“二踢響”(指辦喪事時燃放的一種鞭炮),吹鼓手隨后,長子拿引魂幡,眾孝子穿孝服執喪棒,男孝子步行靈前,女眷乘車隨后,女兒、媳婦扒靈,女婿送至村外辭靈,到達墳地后當天將死者下葬。當天晚上為死者燒車馬和金銀等紙扎。

圓三燒七:葬后三天,兒女及孝子到墳地為死者“圓墳”,以后每七天上墳一次叫“燒七”,從一七燒至十七為滿七。

(2)喪葬禁忌(還在整理中)

第一,喪葬期間,不能喝酒,不能理發。

第二,孕婦懷孕不準出殯,即使是父母亡故,也不能扒靈送葬,怕沖掉胎兒。

第三,人死在外面,尸體不準進家,要直接送墳下葬,說是死在外為“野鬼”,進家對家人不利。

3、生育

孕婦產后一個月不準出門叫坐月子。門窗插一標記,不準和外人說話,怕“坐嘴頭兒”。頭胎嬰兒落地由其父帶到姥姥家報喜,生男孩帶一小袋麥子,進門放三聲炮,將賣放下。生女兒帶一袋米,插一朵花,將米放下換回一袋麥,以盼再生男孩。三天姥姥給外孫(女)送一套衣褲被褥,家族親友給產婦送雞蛋、掛面、紅糖等營養物,產婦以芝麻鹽回贈,叫“吃緣分”。產后九天嬰兒的姥姥、姑姑、小姨和妗子(舅母)等帶食品等禮物慶賀叫做九日,贈衣服講究“姑兒的鞋、姨的襪、姥姥的兩棵杈(褲)、妗子的二大褂”。二九時姥姥再探望一次,滿月后接回娘家,帶小米一把,叫“帶嘴頭兒”(意思是不丟掉嬰兒奶水),百日內不準產婦干活,也不許看紅白喜事。

(四)分家

當地叫“搞自”(即各自的意思)。分家的原因主要有:家長認為家大事繁,無暇顧及而分家;因家庭不合,兄弟之間經常“不對付”(關系不好)而分家。分家前請本族長輩和娘舅作證人,家長備酒席,席前討論分家的事情,只有男人才可以參加,不準女人出面。由家長亮明家產,先由長輩“把下”養老財產,按兒子數量搭配股份,然后讓兒子抓鬮決定,抓好鬮之后,按照各自分到的家產,寫好分單,按好手印。分清之后再吃一頓“散伙飯”,然后各起爐灶,也就算分完家了。分家之后,若父母生活不能自理,則兒女輪流照顧。若有不孝子女虐待父母者,家族長輩和娘舅都會出面責罰,以示警戒。

(五)社會關系

(1)家族

按姓氏,戶以三代之內為家里,五代之內為當家子,六代以外為遠當家子。五服之內為本族,五服之外為同族。

(2)親戚

姥姥家、岳父家為至親,姑家、姨家為表親。長輩之人以上三代為老親。兒女認之義父母為干親。

(3)鄰里

居住鄰近的為近鄰,是一個村人稱老鄉,出鄉是一鄉、出縣是一縣者也叫老鄉。

(4)交際關系

親戚間有婚喪嫁娶等事,都備禮品,抬食籮前去參加,叫“走親戚”。回來主家給“壓籃”的叫“回禮”,鄉親之間送賀禮叫“送份子”,被主家招待稱“鄉客”。

(六)土地類型

拔茄村解放前村莊的土地分為民田、旗租地、廟田和學田。

(1)民田

民田分為四等,上等地、中等地、下等地和沙地。四等地均通過折兌成民田,其中上等地1畝折合成1畝民田,中等地1.5畝折合成1畝民田,下等地2畝折合成1畝民田,沙地2.5畝折合成1畝民田。在清末和民國初,均交銀錢為賦稅,一般是在春天由本村莊的村長(后為保甲長)負責交齊。事變之后,改春交為秋交,村民既可以交錢,也可以交糧食。建國之后,經過查田定產,實行“標準畝”制,每個標準畝上交21斤小米的公糧。

(2)旗租地

清朝利用“跑馬占圈”的方式,圈占大量良田歸清廷諄王府所有。諄王府以高租佃給農民耕種,如果每年都能夠交夠租糧,一般是永久的租期,也叫“永佃制”。村莊內的旗租地較少,大概有50余畝。在民國15年,唐縣公署以每畝旗租地6毛的成本讓農民買下旗租地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這在當時叫“留糧升科”。

(3)廟田

也叫“香火地”,據老人回憶,村莊內廟比較多,廟田也比較多,具體數字已經無法考證。廟內的道士將廟田出租給本村農民耕種,一畝地收50斤山藥或者30斤棒子或者20斤小麥的糧租,以糧租來維持廟宇的修繕和個人的生活。到事變前,廟田基本轉變為學田,因而廟宇逐漸破敗而無人修理,終至坍塌。

(4)學田

村莊內有近百畝學田,在清末民國時期由村莊內的耿家、楊家和陳家從外村購得置為學田,以部分學田的糧租收入來資助本村內上拔茄初級小學的學生,若村內有人考取縣內的高小或者保定軍校者,將40畝學田贈與該家耕種,勉勵村莊內的學子認真上學。為此,民國時期的拔茄村出了一大批的人才。

(5)族田(拔茄村沒有,到時去補充調查)

據老人家講,拔茄村沒有族田,在鄰村(西安樂村)有張家族田。該村的族田與本村的學田功能類似,用以資助學子,但不同是是,本村的學田是資助整個村莊內的學子,而西安樂村是只資助張家的學子。

(七)教育情況

1、私塾

清末民國時期村莊內有兩處私塾,一處為楊家私塾,一家為陳家私塾,均為本族人才能進入私塾讀書,此類私塾稱為“族館”。私塾先生主要靠學生的束脩(咸豬肉)作為酬金勉強維持生活,有“窮教書先生”的說法。

2、社學(拔茄村沒有社學)

在拔茄村鄰村——安樂村,在民國時期還有社學(也叫義學)。據老人回憶,考入社學之后,家里免除勞役,而且也不用交納學費,社學下各置學田,以學田租息作辦學經費,后改為初小學堂。

3、初等小學堂和高等小學

1905年唐縣桓基楊集資在村莊內辦了拔茄初等小學堂,堂設堂主,老師稱教習,堂內有十多個教師(學生數量老人回憶不起來,無法考證)。民國時期,拔茄村成立拔茄高等小學,附近村莊內的小孩均可在此上學。高小由堂主改稱為校長,教習改稱為老師。事變后,學校教師多為日本人屠戮,后為日本人招募一些老師在小學內教學。

民國時期初小教習每個月的工資是10銀元左右,高小老師每個月的工資為20銀元左右。抗戰時期老師每個月的工資為2斗小米。解放戰爭時期老師每個月的工作為6元邊區幣。

(八)土地改革

唐縣于1946年11月下旬派遣工作隊駐村進行土地改革,拔茄村也于當天開始進行土地平分。土改工作隊召開窮人翻身大會,開展“訴苦”運動。在村成立了貧農團,組織群眾斗爭村內的地主,和地主“算剝削賬”,當時由于土改過于激進,對村莊內的地主進行了暴力打罵,讓地主脫光衣服,跪在地上頭上舉著一盆冷水,還有將地主關于屋外,不給飯吃,有一個地主被活活餓死。

貧農團將地主“掃地出門”,將地主的土地和財產分給了窮人。當時村民平均每個人分到了2畝多地,無不歡欣鼓舞。

村內土改進行了差不多4個月,于第二年(1947年)春季結束。1947年夏季開展了土改復查運動,晉冀區政府要求“重新發動群眾,復查漏網地主、富農”,并且針對土改過程中村干部自肥腰包的情況,也讓村干部“擦黑洗臉”,村干部主動承認錯誤,將自肥的土地和財產退回給了貧農和雇農。但當時土改復查運動勢頭比較猛烈,拔茄村也出現了亂斗、亂打、亂封門的現象,有些開明地主和富農也被“掃地出門”。

1947年秋冬季,唐縣貫徹《中國土地法大綱》,拔茄村在工作隊的協助下進行了“三查一比”運動,自報成分,追查上三代。在村莊內推廣“搬石頭”、“踢三腳”、“貧農團當家”的做法,重新選出新的貧農團主席,再次劃分階級成分,確定村莊內的斗爭對象,查封了地主、富農的大門。1948年春按照唐縣縣委制定的“必須滿足貧、雇農的要求,嚴禁侵犯中農利益”的原則和“抽肥補瘦、抽多補少、抽近補遠、先抽后補”的調劑方針,重新丈量土地,給農民分到了土地。1949年3月,拔茄村得到了唐縣人民政府頒發的土地證,至此拔茄村土改順利完成。

四、調研感受與不足之處

(一)調研感受

1、語言溝通難于上青天,當地向導很重要

上了80歲的老年人說話方言比較濃,沒有人做翻譯,基本上很難聽得懂,另外老年人也聽不懂我們外地人講的普通話,因此形成了“他說的聽不懂,我說的他聽不懂”的尷尬局面,因而找一個當地的向導很重要。

2、靈活運用文獻材料,訪談之前做好功課

由于文獻資料上面直接用當地的話語把事件介紹清楚,因此在訪談之前可以看看相關的內容,盡量用當地的話語來轉化提綱中的專有名詞或者學術用語。比如老人家可能聽“熟人”這個詞聽的比較少,如果直接和他說“熟人”,他可能不明白你表達什么,但你如果一說“家里緣的”,他就一下子明白了。因此訪談之前做好功課還是很有必要的。到目前為止,本人已經有了《唐縣志》、《唐縣地名資料匯編》、《唐縣土地志》、《唐縣民間文學故事集成》等資料,到時再去檔案局查詢一下相關的檔案材料。

3、和村主任打好關系,和村里的“好人”拉近距離

在北方農村,村民習慣性的叫村主任為村長,不僅僅村長的權威比較大,主要是他經常給村民辦事,無形中也給他加了不少“感情分”。我通過讓村主任在村委會的大喇叭里一喊,表明了我的調研身份之后,現在在村里也沒有人覺得我是騙子或者壞人,平時買東西的時候,他們就會問“你是上面派到我們村調研的大學生吧?”“小伙子你是哪的人呀?”等等,這樣也就消除了與他們的警惕心。此外,由于我住在村委會,村委會附近的大叔和老爺子們經常會來村委會“串門”,我在和他們聊天的過程中,也得到了不少的信息。比如村東頭的馬玉名大叔幫我找一本84年出版的《唐縣志》(因為他說他看過,知道我要寫拔茄村村歷史后,很愿意支持),還有村委會旁邊開診所的馬文賓大叔,因為他兒子現在在新疆石河子大學讀大三,倆人就有了聊天的契合點。之后他給我介紹了幾個村莊明白人,還騎車帶我到馬永水家(那位72歲的爺爺),讓他做我的向導和翻譯。總之和他們打開話匣后,他們也就慢慢地接受我,也給了我不少的幫助。

(二)調研不足之處

1、村莊內的歷史遺跡基本上沒有。

2、拔茄村解放前的社會組織相對較少。

3、現有的五位明白人成分比較單一,基本上是貧農和中農,保甲長、地主和富農沒有,需要后期跨村尋找。

五、試調查的四位老爺爺照片(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88色鬼 | 日本乱偷中文字幕久久久 | 香蕉亚洲国产自在自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