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主導區域全域旅游規劃在發展觀念上要轉變,既要關注傳統旅游資源和項目,更要關注廣闊的鄉村田園區域,而判斷區域全域旅游未來是否成功的標準應該有一條:有多少村落通過參與旅游脫貧致富了,有多少群眾通過參與旅游奔上小康了,鄉村田園特色產業通過旅游價值是否翻倍了。基于此,建議全域旅游可實施鄉旅田園文創綜合體示范工程。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建設一批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產二產三產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鎮。支持有條件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瞬時間,“田園綜合體”一詞被廣泛熱議,從國家頂層設計層面來看,“田園綜合體”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具體到每個區域來講,還要根據自身特點增加些許定語,以便更為符合區域的實際情況,筆者提出了“鄉旅文創田園綜合體”工程。
“鄉旅文創田園綜合體”,其重點在于鄉村田園生態系統的重構,這個“生態系統重構”包括村莊建設格局生態系統、田園產業生產生態系統、聚落鄉賢文化生態系統、精神風貌生活生態系統的重構。所謂“重構”不是簡單的復原或重建,而是既要立足傳統,更要適應現代語境,同時面向市場。
1.村莊建設格局生態系統的重構——“讓農村更像農村”
只要現有村落聚落已經具有超過百年的時間,我們就會發現村落在選址建設時,我們的老祖先一定會有一些說法的,所謂風水不能簡單被定義為迷信,而是對舒適生活環境的選擇。對于這樣的村落,我們就要尊重村莊的原有肌理,尊重聚落民居格局,同時又要結合現代生活質量追求進行改造:把已經封存的農耕農具、生活用品請回家里轉變為裝飾品,耕犁、鋤頭、老井、掃帚、……一切都那樣自然;把將陰暗的小窗改為玻璃大床,讓陽關直接照進臥室;將封閉掩飾的院墻替換為花墻綠植強;將硬質不合理的排水口渠道廣場恢復原有生態格局;做好水電通信的基礎完善。
2.精神風貌生活系統的重構——“讓農民過上農民生活”
鄉村區域全域的農村要找回農村的生活。趕廟會、貼春聯、唱大戲、拜大年……,不要讓百姓總打麻將。
3.田園產業生態系統的重構——“用互聯網武裝傳統產業”
利用優勢雜糧雜果花卉等產業基礎良好,而且品質極好,緊緊抓住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引擎,實施“互聯網+一二三產融合”。引入淘寶、京東、順豐、三只松鼠等多家電商企業,成立電商協會,建設電商基地。圍本地特色產品資源,開發農特、花卉、文創和民俗特色產品和旅游紀念品,所有產品按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進行銷售與體驗。組織引導本地農民參與到電商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帶動農民增收。
打造的雜糧電商村、民俗文化村……,建設油坊、染坊、磨坊等手工藝作坊和場景再現。
4.聚落鄉賢文化生態系統——“倡導新鄉賢文化系統的建設”
傳統聚落中鄉賢文化對于村落的自治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要重視村落文化和社會組織的發育,需要知識群體的介人,需要提升人的知識和文化綜合素質,其根本在于人的重塑。
青山綠水、樸素自然的村莊,在這里,可以享受夜晚皎潔的月光、漫天的星斗,可以聆聽蛙鳴鳥叫。但回歸鄉村,不是簡單地回到過去,今天的鄉村,必定是融入城市與科技的元素,古樸的村莊通過互聯網與外面的世界緊緊相連,在這里用最先進的網絡交易方式與外部的市場產生鏈接,用線上線下融合,打通鄉村新鏈接。這樣的村莊,客棧、民宿、民俗體驗、鄉村生活,這樣的天地間,成為人們來了還想再來的心靈家園。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鄉野少郎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