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使人們能夠看得見星星、聽得見鳥鳴。”23日在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的一席話勾勒出一副美麗圖景,引發現場強烈共鳴。
從2020年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到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再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十九大報告對美麗中國作出部署規劃。尤其是“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表述,相比過去,對于發展目標的表述增加了“美麗”二字,讓人眼前一亮。
美麗中國確立三步走新目標
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和全局性變化,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進入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也是成效最好的時期。概括來說,有五個“前所未有”:思想認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臺頻度之密前所未有;監管執法尺度之嚴前所未有;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舉例來說,2016年,三大區——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區域細顆粒物,也就是PM2.5平均濃度,與“大氣十條”制定出臺的2013年相比都下降了30%以上。全國酸雨區面積占國土面積比例,由歷史高點的30%左右下降到了去年的7.2%。
他表示,在充分肯定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基礎上,十九大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標和新部署。這些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標、新部署,為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其中,新目標方面,提出到2020年,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
楊偉民指出,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要打好污染防治這場攻堅戰,盡快補上生態環境這塊最大短板,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使我們國家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使人們能夠看得見星星、聽得見鳥鳴,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環保重點專項督察有望年底啟動
環保督察,會不會督察組一走污染就重新回來了,繼續“濤聲依舊”?對此,李干杰說,在本輪環保督察結束后,環保部正在抓緊對首輪前四批進行充分總結,梳理問題、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相關機制和配套措施,為后續開展第二輪做好準備。同時在研究推進有關中央環保督察相關法規的制定工作,將環保督察的有效機制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
此外,針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問題準備組織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察。“這個正在謀劃當中,可能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會出臺相關舉措,開展相關的專項行動。”李干杰說。
環保部還將積極指導和督促地方建立省級環保督察體系,國家督省、省督市縣。“我們現在正在抓緊指導督促地方把這個體系建立起來,將來國家和省兩級聯動,一定會使得這個機制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李干杰說。
污染治理“一廠一策”不影響經濟發展
對于污染防治等舉措是否會影響經濟發展,李干杰回應說:“對企業局部的、微觀的影響一點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從長遠看、從宏觀上看、從大局上看,是沒有影響的。加強環境保護、推動綠色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經濟是正相關的。”
他特別強調,環保既要打攻堅戰,又要打持久戰,問題的積累不是一天兩天,要把它解決也絕非一夜之間。因此,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我們非常講究策略和方法。一方面,對一些違法違規、污染環境的企業零容忍,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另一方面,也要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一廠一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他強調,對所謂不分青紅皂白、不分好壞的“一刀切”是堅決反對的,總體上也是不存在的,即使個別地方發生過,也都已經第一時間進行了糾正。即使對于那些違法違規的企業,也是根據情況,能夠整改的給予時間進行整改,并非一棍子打死。只有那些確確實實沒有生存價值,又嚴重污染環境,整治又沒有任何希望的,才最后關停關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參考報 2017-10-2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