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瓦大校長Arthur:打破壁壘 以更廣闊視角看待農業

[ 作者:Arthur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5-04 錄入:吳玲香 ]

2018年4月,《中國科學報》記者李晨采訪了瓦大校長ArthurMol教授。瓦大的下一個百年將會怎樣開啟?瓦大吸引全球尖端農業人才前往深造的魅力何在?站在全球的視角,瓦大校長如何理解未來農業發展的走勢?瓦大與中國長期深入的合作將會給中國的鄉村振興帶來什么?來聽聽Arthur對這些問題怎么看。

百年農校的發展方向

《中國科學報》:瓦大在全球農業研究和教育領域處于領先地位,作為這所大學的校長,您心目中瓦大的優勢學科有哪些?

Arthur:和其他農業類院校相比,我認為瓦大最獨特也是最卓越的地方,首先是多學科交叉研究;其次是對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的融會貫通,形成了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實際生產應用的完整知識鏈。

對“優勢學科”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瓦大有四個領域尤其出色,分別是植物科學、環境科學、基因組科學和食品加工科學。相應的,瓦大也有一些不那么優秀的學科,比如基礎經濟學研究、材料科學、工程類研究等。在這些領域,我們會積極尋求與專業院校的合作,而且瓦大也非常擅長將這些領域的技術和創新應用到農業中去。

《中國科學報》:今年是瓦大成立100周年,瓦大下一個百年有什么藍圖?

Arthur: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不過很遺憾,瓦大并沒有下一個100年的藍圖。就像100年之前的瓦大可能也不會想到今天是什么樣子。當然,100年之前,瓦大肯定也有那時的計劃和想法,但不論彼時還是此時,我們肯定不會忽略的一點就是,世界變化得實在是太快了。

但是瓦大也會縱觀全球態勢,制定一些發展戰略,指導未來3~5年和10年的發展。今年瓦大制定了《2019-2022戰略規劃》,提出了幾個發展的要點。


第一,加強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譬如與全球5大農業院校——瓦大、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康奈爾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以及巴西圣保羅大學聯合發起成立了A5聯盟,未來我們也將加強合作關系。

第二,鼓勵和促進跨學科交叉研究。我個人認為跨學科研究更容易產生新想法、新發現,更容易促進創新。不只是在瓦大內部,我們還鼓勵瓦大的科學家們和其他非農業院校進行跨學科合作,比如技術、工程類院校,他們在材料學、計算機傳感技術上都會給我們帶來新的點子、新的機會。

第三,更多地研究海洋農業,如何以更可持續的方式從海洋獲取資源,包括生物資源、非生物資源(比如能源)等。


第四,探索地球之外農業生產(的可能)。目前我們有個項目是研究在火星上種植作物需要哪些條件、如何操作等。這樣的研究對地球上的農業也有幫助,比如在氣候條件極為嚴酷的南北極、沙漠地區,如何種植作物。

第五,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領域,目前只有一些基礎知識,相對深入的研究還比較少。目前我們正在與歐盟的一些伙伴一起,嘗試對光合作用進行深入研究。也許將來,我們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的過程來生產可再生能源,或者,在更了解光合作用之后,更高效地利用太陽能。這不是沒有可能。

這就是瓦大未來5~10年的重點戰略規劃,雖然不是什么藍圖,但也可以指明未來的方向。

創新是吸引人才的最大魅力

《中國科學報》:為什么瓦大能夠吸引全球的優秀農業人才前往學習?

Arthur:瓦大校園位于瓦赫寧根,這是個很小的城市,或者說就是個小鎮。全球知名的農業大學中,有不少也“蝸居”在偏遠的小鎮上,比如世界排名第二(僅次于瓦大)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i]。我個人覺得,這是因為偏遠地區有著更多樣的地形、土壤類型,更適合農業研究。


為什么瓦大可以吸引這么多的人才前來學習和研究,我覺得有幾方面原因。

其一,荷蘭一直以來都很重視農業的發展,投入了許多力量;荷蘭能夠成為全球農產品第二大出口國,更是印證了這種重視。由于國家面積小、人口密度高,除了要保障糧食安全,荷蘭農業發展從一開始也對創新性和高科技提出了要求。

第二,荷蘭境內的大量土地都處于海平面以下,我們不得不一直思考,怎樣才是更高效、更智能的水資源管理技術,其中就包括農業水資源管理。為此,農業領域催生出了許許多多的研究項目。

第三,荷蘭過去在印尼、蘇里南等地區擁有殖民地。這不是什么值得稱道的歷史,但這樣的歷史也給了我們研究熱帶農業的機會。雖然荷蘭本土并不種植熱帶農作物,但是為了解決殖民地的農業問題,我們很早就開始研究熱帶農業,并延續至今。所以在發展初期,瓦大就一直是立足荷蘭、放眼全球的。除了和歐洲的伙伴們合作,我們也跟熱帶地區的合作伙伴保持密切聯系。

從這樣的發展歷史不難看出,整個行業界從早期就注意到了農業的潛力,并相應地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促使科研界不斷開發出可持續的耕作體系、水資源管理系統,積累了豐富的土壤知識、生物技術等。正是這些鑄就了瓦大今天全球領先的地位。自然而然,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也都愿意前來瓦大深造。

《中國科學報》:您認為瓦大在農業高等教育方面最成功的經驗有哪些?

 Arthur:農業高等教育當然離不開優秀的教授、導師,但這只是教育最基本階段的最低要求。我們需要在整個教育體系上進行不斷創新,而不是囿于“很牛的教授、導師”停步不前。瓦大的經驗之一就是,在教學、研究過程中不斷地挑戰學生,讓學生有參與感,讓學生覺得“自己正在接受非常有意思的教育”。學生們并不全知全能,但他們大都非常聰明,完全可以判斷出某個教育體系和課程是不是吸引人、是不是有趣。


第二個可以分享的經驗,就是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在瓦赫寧根,我們鼓勵所有學科的教職員工、學生們在一起工作。所以我們沒有設置單一的學科(比如化學專業),我們的課程都是多學科的,比如食品科學,需要學習化學、物理、生物、社會經濟學等。這樣設置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們意識到,在多學科交叉研究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創新的嘗試。

最后一點,就是把“全球化”納入到自己的教育體系。這也是瓦大一直在加強與中國科研教育院校合作的原因。

新技術新趨勢深刻影響未來農業

《中國科學報》:以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革命性新技術正在對傳統農業產生影響,您對此如何理解?

Arthur:農業和食品生產領域確實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未來幾年,瓦大將會繼續增加對信息技術、機器人技術、傳感技術、大數據等新領域的投入。這些領域的技術發展和創新,能夠提升農業與食品產業的效率,意味著用更少的投入獲得更多的產出,同時還可以降低環境污染,減少食物浪費。


但是類似這樣的創新,單靠瓦大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所以需要與技術類的大學、研究院所進行強強聯合,加速創新過程。以植物科學為例,在從植物中提取成分制造新材料時,技術類合作伙伴可以幫我們加速研發過程,而創新型的機器人技術可以在提高生產和采收效率的同時,兼顧農產品質量。

整體來講,我們優先考慮的是兩個領域,一是多學科交叉研究,一是大數據。我們對此投入了許多,一直和全球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合作。未來也一定會加強協作,共同創新。

《中國科學報》:這些新技術中,有哪些地方須特別關注?

 Arthur:對新技術的發展,大家當然寄予厚望。我們應該時刻考慮新技術是否對我們有進一步的幫助,同時注意是否存在一定風險。

基因編輯技術值得一提,當前最先進的非CRISPR/Cas莫屬;瓦大的CRISPR技術全球領先,John van der Oost教授就是我們的首席科學家之一。CRISPR讓科學家們可以在單一物種的范疇內,提升它的品質和栽種表現,比如培育出更強壯的作物,在種植期間少用殺蟲劑等。


我們受益于新技術的發展,但同時應該時刻關注新技術給環境、對社會帶來了哪些改變,并努力減少負面的影響。

《中國科學報》:盡管全球化趨勢不可避免,但各國在農業發展和人民生活需求上仍然處在不同水平上,您認為未來農業技術會朝什么方向發展?哪些學科會成為優先考慮的?

Arthur: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論是某個國家還是某個地區,在農業發展上最重要的就是“因地制宜”。任何新技術、新的農業體系,只有在適應當地環境的條件下,才能發揮積極的作用。

過去幾十年中,依托于土地的農業研究已經成果豐碩;在未來,與海洋相關的農業可能需要我們投入更多力量。

海洋漁業歷史悠久,海產品也深受世界各地消費者的喜愛。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海洋中的魚(和各種生物)數量正在驟減。當前的捕撈方式非常簡單——從海里撈出海產品就好,我們很少關心這些捕撈行為對海洋生態造成了什么影響。就海洋漁業或者說海洋農業而言,除了加強對海洋漁業資源的監測,避免過度捕撈,我們還需要逐漸過渡到一套新的、可持續更新的系統。

淡水漁業也類似,養殖過程中使用的大量化學物質、農藥等都在污染環境。


所以說,漁業領域不僅需要新的技術,更重要的,是一套新的、完整的生產系統。這些也是瓦大正在努力研究的領域。

從更廣闊的視角審視農業

《中國科學報》:中國政府今年開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您認為荷蘭經驗能夠給中國什么樣的啟示?

Arthur:中國政府正在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其中一個很有代表性的舉措就是把農業部更名為“農業農村部”。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動向,說明政府開始從更廣闊的范圍審視農業,開始嘗試把農業、地方產業和農村地區發展進行結合。

荷蘭過去也有專門的農業部,但是現在我們的農業歸“農業、自然資源與食品質量部”統管。

這意味著我們兩個國家的政府都不再從單一行業的角度看問題,也都想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打造出更宜居的鄉村環境。在荷蘭,我們把這個叫作“綜合解決方案”。

《中國科學報》:我們在借鑒的時候應當注意什么?

 Arthur: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我覺得最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因為中國地域遼闊,各地的自然狀況、經濟條件、文化背景都會各有差異。所以需要把統一的政策規定、高度歸納的知識與當地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這樣才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也是瓦大一直堅持的原則。


我覺得很重要的另外一點就是,需要調動起當地農民/居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我個人非常認同“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融合的戰略方法:所謂“自上而下”就是上級指導下級執行相關的戰略、政策等;而“自下而上”則是廣征建議,從農民、地方官員、企業家那里征詢建議,與大方針相結合。合作才能共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科學報》2018年5月2日第五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AV网站 | 日本午夜a视频 | 五月婷精品在线视频 |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 亚洲一区国产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男人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