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臨近,筆者近日走訪農資市場時發現,有的農民朋友已開始選購玉米、水稻等大春種子,有的在購買化肥、農膜、農藥等農資,為大春生產早作準備。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全年的收成好不好,關鍵在于春播。筆者提醒,農民朋友在購買農資時,一定要明辨真假,千萬注意不要買到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以免給自己帶來重大損失。
近年來,經過各級相關部門全力整頓,農資市場秩序整體向好,農資經營業主大多能做到守法誠信經營,進貨渠道正規。但是,由于銷售假冒偽劣農資利潤空間很大,難免有些人將之作為“生財之道”。他們只顧自己牟利,不惜將偽劣種子、化肥、農藥等上市銷售,以次充好,侵害農民利益。而農民一旦買到這樣的農資,大春這一季輕則減產,重則顆粒無收。
除此之外,農資市場還存在部分種子包裝不規范、地攤經營、經營者未向農民出具有效憑證等問題。
筆者建議,各級工商部門要認真履職,以種子、化肥等重要農資打假治劣為重點,實行定期巡查和重點抽查,及時掌握上市農資的質量動態,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杜絕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事件發生;農技部門應加大對主推品種、技術的宣傳力度,引導農戶選購、使用優質農資,確保大春生產順利進行;當然,農民朋友也要擦亮眼睛,通過正規渠道購買農資產品,不要貪圖便宜,因小失大,誤了農時,賠了收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重慶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