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謝瑞武:勇當農村改革發展的排頭兵

[ 作者:謝瑞武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2-29 錄入:12 ]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這次大會,感謝農民日報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聆聽大家的經驗介紹。同時也能分享我們成都的一些三農工作的一些做法。首先,請允許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成都的基本事情,成都是國務院定位的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同時也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全國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試驗區。全市幅員面積為11.21萬平方公里,戶籍人口是1228萬,常住人口超過了1700萬,其中按照人口普查的口徑,半年以上常住人口是1466萬,201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是10801億,增長了7.9%,經濟總量在全國所有城市包括四個直轄市在內,我們排在第九位。2015年,一般公共財政收入1124.41億,增長了12.6,農業增加值386.5億,增長了3.9%。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7690元,增長了9.6%,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2.16:1縮小到2015年的1.9:1。

下面我以發展新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為題,從三個方面向大家做一個簡要的匯報。

第一個問題,從成都實踐看,十八大以來,農業戰線踐行發展新理念成效顯著。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業農村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比如總書記提出了中國要強,農業必須要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按照這些總書記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應該說中央每年都出臺了一號文件,而且我注意到十八大以來的這些一號文件都是在圍繞這些新理念、圍繞現代化在進行部署。而且中央農辦、農業部以及其他涉農的部門,圍繞中央一號文件進行了一系列的工作部署。那么成都市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了中央關于三農貫徹的部署,并且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所取得的一些成績。

那么從現在這幾年的實踐來看,應該說,中央一系列決策部署都非常符合我們發展理念的要求。成都的實踐,我們也很好地踐行了五大發展理念。在創新發展方面,成都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近年來我們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的支持下,通過積極的創新,為全國貢獻了9個方面的經驗,這是國家發改委組成第三方評估以后提煉了9個方面的經驗,認為可以在全國復制推廣。

作為全國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成都也在積極探索,我們承擔了11個方面的改革任務和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建設示范任務。我們的示范也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肯定,農業部2014年在成都召開了全國都市現代農業菜籃子現場會,2015年又召開了全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現場會,總結推廣了對成都的經驗。因為我們已經做了比較全面系統的介紹,所以我就不展開了。

我舉一個例子,展開一個問題,比如培養農業職業經理人為例,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后面我講的三農問題,這也是一個問題,就是農村現在誰來總結的問題,農業部提出來要培育職業農民,我們從成都實際出發,我們提了一個農業職業經理人的概念。所以市委市政府兩次發文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部署,每年我和農業職業經理人開一次座談會,就問他們需要什么問題需要解決,怎么才能使搞農業也變成一個體面的職業,圍繞這個問題我們來探索。第一年探索的時候,農業職業經理人講,我出去打工,良心好的企業家會給我買保險,我當農民你為什么給我買保險,我說你這個問題提的好,但是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解決,我們一起來解決,后來我們請人社局、財政局一起來探索,我們可以參照城鎮個體戶的保險辦法,城鎮個體戶,城鎮個體戶以個體身份交社保是交20%,企業是20+8,城鎮個體戶交20%,扣除你外出企業的打工保險本身要交的8%,還剩12%,我們政府給你補貼12%,就以城鎮個體戶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管人社局,我們一起聯動來做。后來我們很快把這道制度建立起來了,你在成都當農民,也可以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并且我們給你補貼12%,但是有一條要求,就是你必須每年接受農業部門的職業資格培訓和考試,考試合格才能享受這個12%的補貼,考試不合格不能享受這個補貼。這樣也就是說我們歐美國家當農民有門檻,我們在成都當職業農民也有門檻,就是每年要培訓考試,我說這樣是平等的,他們說是。

第二年開會又提出問題了,農業職業經理人辦的專業合作社和流轉的土地能不能多享受一些補貼,我說這不要做減法,要做加法是可以商量的,后來我們又商量,找來可以高出10%—20%,是農業職業經理人辦的合作社,可以高出12%—20%的補貼,這樣他們積極性就來了,第三年座談的時候,他們又提出來,我現在規模經營了,我的糧食沒法曬,我說這個問題有道理,我們又來研究,我們對全市系統的空間設施進行布局,我來糧食主產區在什么地方,按1萬畝一個烘干設施的布局,布局要以一共建70個烘干設施,每個烘干設施要投入300多萬,我們商量財政補貼一半,支持他們貸款一半,而這補貼這100多萬要量化給農民,增加農村的財政收入,他們覺得可以。這樣我們幾年下來,我們農業職業經理人關心的具體問題解決了,所以在創新方面,我就展開這一個例子。

第二個方面,在協調發展方面,由于成都是統籌城鄉的改革試驗區,我們進行了一系列艱苦的探索,我們提出了重點推進城鄉制度統籌、建設統籌、產業統籌、公共服務統籌、社會治理五個統籌。這五個統籌方面,我展開一個,就是在制度統籌方面,我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我們這幾年實現了城鄉的就業、社保、醫保、低保的城鄉一體。所以說成都現在當農民也好、工人也好沒有制度差別,只有收入差別。根據你的收入情況,比如城鄉醫療保險是統一的,我們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轉移,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是60%—300%,城鄉居民保險合并是10%到50%,就和60%剛剛對接起來,便于制度的上下的轉接,所以城鄉養老保險沒有差別,城鄉醫療保險我們也統籌了,城鄉低保我們也統籌了。我們分兩個步驟,第一個以縣為單位統籌,第二個階段把城市發給中心城區近郊、遠郊三個層次統籌,所以在2015年我們實現了分三個層次統籌,像我們的低保標準最低是450,遠郊是450,近郊是500,中心城區550,每個月的低保標準。我們現在的扶貧的任務,低保線,成都的最低保線5400每年,所以我們的扶貧標準就定的高一點,我們現在就定收入低1萬塊錢的倒排100個村扶貧開發的幫助村。

在綠色發展方面,成都也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比如,我們從2009年開始,每年搞總養循環的示范項目,就是原來環保部比較強勢,要求農業部門不斷的管引資企業,我說你這樣管,何時是一個盡頭呀,成都中心城市不準養也就罷了,近郊也不準養,遠郊也不養,今后我怎么吃豬肉,吃家禽,我說我們要換一種思維,我們就是要按照總養平衡的要求來編制規劃,比如以村為單位編制畜牧業發展規劃,根據每個村的土地,能夠消納多少有機肥,來倒算可以養多少家禽和生豬,這樣我的畜牧業發展規劃是妥行的。通過多年的努力,土壤的有機肥大力提升,農業的產品質量會大為改善,同時我們市委市政府下決心對流經成都的每一條河流進行系統治理,為此,我們搞了水生態系統,2025規劃,要投資1700億,對流經成都的每一條河流都要進行系統治理。歷史發展方面,舉這樣的例子。

在開放發展方面,我們是既下工夫引進一大批企業進來,包括這幾年我們引進聯想等一大批企業,同時鼓勵像新希望企業走出成都、走出四川、走出國門發展,希望他們帶動成都更多的企業走出去。

在共享發展方面,成都的比較多了,我展開一個問題,比如公共財政對農業的支持問題,這幾市委市政府下決心,建立了耕地保護基金制度,對農戶的每畝基本農田,每年補貼400塊錢,對一般農田補貼300元,這筆錢怎么用,在勞動以內不能套現,只買設備,而且我們每年提起10%,建立了農業的保險制度、擔保制度這樣把現代農業所需要的一些制度起來。同時給我們每個村40萬的村工資金,怎么花,完全由農民自己投票,投票多少分輕重緩急來解決,農村的公共服務短板問題和社會管理的短板問題。所以通過成都的實踐,我們深切感受到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序列安排部署和政策措施,完全符合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實際,順應了基層干部群眾的新期盼。這是我分享的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從三農發展面臨的問題來看,農業展現貫徹落實發展新理念,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陳錫文主任剛才講還有重要性、緊迫性。當然,三農發展的問題,大家都很熟悉了,我就不展開了,我只是歸納一下,比如以農業發展為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剛才說的,地板太深,天花板受限,這是對農業最大的問題。大家展開講就有很多了,人均耕地少規模經營不夠,農業科技投入不足,調動農業科技積極性的制度不夠,還有農業經營方式創新還不夠,還可以列舉很多問題,我就不展開了。

農村,我認為最大和最突出的問題有幾個:一是市場制度不完善,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不到位。這是我認為農村當前最突出的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社會保障的力度還不夠,這兩年黨中央、國務院已經下了很大決心,給了很多經費支持,建立了農村的社保制度,但是我也研究了歐美國家的社保制度,我感覺我們的社保制度、城鄉差距還比較大。支持力度還不夠。所以,就讓我們的土地來承擔了一部分社保功能,讓農民自己來解決社保問題,這是不公平的。第三個問題,就是與新型城鎮化互動不夠,我很擔心在一個短暫的窗口期、機遇期過去以后,我們的三農問題解決起來將會更難。為什么呢?因為我們一個窗口期,中國正在進行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新型城鎮化,我們應該讓農村和城市互動,讓農村的資源變資本,農村市場的力量,再加上政府的力量,共同來解決三農問題,這樣我們才會抓住這個時代賦予我們這次機會,否則我們將錯失農業發展的機會。

農民的問題,大家很清楚,現在青年都外出了,剩下一些老人搞農業,怎樣讓年輕人進農村,作為特大中型城市也在探索,剛才和大家分享了,還在路上,還沒有完全解決好這個問題。所以,第二個問題,我就不展開了。第三個問題,從四化協調發展看,十三五期間,農業戰線貫徹落實發展新理念,應走在全國前列。很明顯,在當前的四化協調發展過程中,農業現代化是一個明顯的短板。農業與信息化的融合也是一個短板,所以“十三五”期間,我認為我們農口戰線、農業展現應該有緊迫感,應該更努力工作來縮小這個差距。

分五個理念來看,第一是我們的做法,我的思考,堅持創新發展理念,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構建農村現代市場經濟制度,這里面我們從四個方面來考慮,第一,深化農村集體產權改革,這是當前最重要的,成都已經探索多年了,我到市政府工作,用了三年工作搞農村的產權確權頒證,是波瀾壯闊的很難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們把它干完了,這是僅僅邁出第一步。一個秘魯經濟學家寫了一本書叫《資本的秘密》,篇幅不長,很深奧,講了一個普遍的道理,一個發展中的國家為什么落后,落后的原因就是資產成了僵化的資本,沒有變成現代資本參與市場的競爭。而且主要的原因就是法律制度造成的,法律不公造成的,只解決了20%的合法產權問題,80%的產權不合法沒有解決,沒有進入。所以,我挺稀罕這本書。當前中國的三農問題,第一是要把這個問題解決,第一把確權頒證趕完了,另外成立農交所,再就是圍繞一個問題進行探索,每年走幾步,積累下來就很大步。

第二,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這個大家也很熟悉,核心是要把農業的市場經營主體做大、做強,農業比工業多了兩個東西,我是長期當經委主任的,全程參與了工業改革,現在用工業改革的思路和辦法看農村的改革,有些是可以借鑒的,有些是不能借鑒的。但是有些相同的市場主體的培育是可以借鑒的。

第三是強化農業科技創新,這方面的文章也很大,尤其是怎樣調動農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這篇文章是一篇大文章。我們有一個市屬科研單位,我問他,你現在能搞科研的有多少?說15%。我說制度再不健全,幾年后15%的科研人員都沒有了。分配制度僵化造成的,獎勵制度不全造成的。

四是創新農業金融保險。這也是我們當前明顯的短板,很多工商資本想下鄉,但是一下鄉以后,資本就打折了,一個企業說我投入六千萬的涉事農業,貧困貸款只能貸一千萬,五千萬的資本就動不了了,不能參與循環了。所以這方面的文章空間很大。

第二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實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我們想做三件事情,第一是推動高標準的農田建設,農田建設尤如抓工業園區一樣,工業園區提了三通一品,后來提七通一品,農業也應該借鑒工業這個理念,抓高標準農田。我們最近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重大決策,向農業開發銀行貸款50多個億,在未來三年干一百萬,有真正的高標準的農田,要實現七網合一。七網就是田網、汽網、路網、觀光網、服務網、設施用地網,前兩年農業部在東北開會,我向東北同志學習,他們的電信服務商把寬帶已經接入到天地去,四川成都沒有做到這一點,我回去跟他們商量,說不行,必須向東北學習,要解決農業物聯網的問題,就必須要下鄉,WIFI要向農村發展。我覺得還有設施用地,這是我們當前很痛苦的問題。過去國土部門編土地利用規劃,板塊磚的搬,農口不吱聲,一萬畝基本是農田,中間找不到一畝地是一半農田,一半是建設用地,搞得十分痛苦,我們現在談了一些大項目,老是謀不到地,是規劃造成的,我們要吸取教訓,這次規編,我要農口的同志要介入,當組長或者副組長,后來書記也同意,并列組長,我和國土局長講,你只要不按我的觀點做就不簽字,怎么辦?我說一定要根據每個產業的特點,規模經營的特點,網狀化的布置一般農田和建設用地,這樣為今后五年、十年涉事農業發展以及粗加工發展和物流發展留空間,否則全部搞為基本農田怎么動呢。所以,我只展開這一件事情。

第二是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這個我不展開了,第三是推動農業基地三區合一,現在我們成都都市休閑農業發展好,我們提了三區合,農產品的生產區、農產品的加工區、粗加工區、鄉村旅游風景區,叫三區合一統籌規劃。我個人認為,現在搞的現代農業已經不能只是學農的來指揮的,要搞復合型團隊,要有學農、學建筑、學藝術、懂文化的,要有懂理由的一起來做規劃,這個規劃才是最佳規劃,才能讓我們的農民的農產品產值收益最大化,農民的增收最大化。

第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進農業種養循環,促進農業科持續發展。一是加強農業生產保護,二是大力發展農業循環,三是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

第四,堅持開放發展理念,強化對外交流合作,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一是要積極走出去,我最近接觸了一些企業家,也看了一些資料,我感覺中國農業走出去的空間很大,商機很多很多,但是很多企業不知道怎么走出去,擔心國外的法律法規的問題,政局穩定的問題,不知道怎么走。今年要求農委和外辦一起搞的,我們把外國大使到成都辦講堂,我們一起來聽介紹,來研究國外的法律法規。

二是積極請進來,三是積極開展區域合作。

第五是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拓展現代農業功能,增強城鄉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一是保障市場有效供給。二是促進產村鄉融,這個我稍微展開一下。我們覺得農口以及是幾張皮,搞產業的和搞新農村的是幾張皮,所以產業建得好的地方農村很差,農村搞得很漂亮的話產業很差,所以這幾年我說一定要統籌起來,提出了產村相融,成片推進,搞陣地戰,一片一片改,干新農村,磨刀不誤砍柴工,新農村最重要的是三種方式,第一是保護,首先把保護名單列出來,哪些村落有文化價值,把它列出來保護,掛牌保護。第二,新建,用市場化的辦法來建。建設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把規劃編好,所以這幾年我們總結了小組為生、小規模組團式為田園生態化這樣新農村建設理念,在全省大會總結推廣,后來也進行了展示,讓農村像農村,城市像城市,不能把城市的理念生搬硬套在農村去。另外是改建,都不愿意去的地方都改建,我們實行全部自愿的方式,允許他后覺悟,后覺悟一定要付出代價,通過村民自治的方式搞一個門檻,后來的對不起,讓你付出一些代價,否則你每次走后面,那也不行。新農村,我們通過保護建設改造三種方式來推進,通過產業結合推進,這樣才能真正讓農村美起來,讓農民既解決產業問題、增收問題和居住問題。

三是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農業,尤其是都市農業,它的功能開發的潛力很大。在成都有些農民,我問他希望政府幫你干什么。說我希望你們科研人員幫我研究一下,讓桃花多開一個星期或者兩個星期,我今年的增收就完成了。我說你的要求不高,但是我的科研難度很大,但我們可以一起努力。

我今天分享的不一定正確,謝謝大家。

(作者系成都市副市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免费看 | 制服亚洲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免费二区二区 | 在线免费看永久AV片 |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