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土地托管農民愛上“田保姆”

[ 作者:張云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06 錄入:吳玲香 ]

農村大量的勞力外出,耕地撂荒面積與日俱增。誰來種地?如何種?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了一種新興的經營模式——土地托管。在農村勞動力不足和分散經營的背景下,土地托管為解決規模化種植和農民增收提供了幫助……

山西日報客戶端綜合報道:農民守著一畝三分地,從年頭忙到年尾,一年的收入跟外出務工的人相比,可以用少得可憐去形容,這種種植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現在日益現代化的社會,規模過小是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

我的地,你來種。管理歸你,糧食歸我。去年以來,一種新型的土地托管在我省一些地方悄然興起。通過土地托管的方式,將土地交給田保姆全程托管,實現規?;N植,既為農民節省了時間,又實現打工種地兩不誤。

草根實踐的智慧元素

“70不愿種地,“80不會種地,“90不提種地……有不少人這樣認為。當下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都是中老年人,種地對他們就成了一種高強度的活計,并且種植技術落后、效率低下、管理缺失,付出與回報相差較大。土地托管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

土地托管的受益者、潞城市黃池村花甲老人苗愛良深有感觸,去年我把自家12畝土地托管給了黃池供銷社種玉米,從種到收都不用管,一分錢不投,一份力不出,年底領到了5000多元合同款。今年我還把這12畝地托管給供銷社種高粱,省心省事還多賺錢

在我省率先試水的黃池供銷社為當地村民制定了多種土地托管模式,其中既有全托模式、半托模式也有農資農機的單獨托管模式。多種托管模式可以讓當地的農戶根據自己的訴求來進行選擇,真正實現了土地托管的私人定制。

個性化定制的土地托管使得村民有靈活的選擇,實現最佳的收益。村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自己種植一畝玉米,種子、化肥加人工一年要花費750元,按照畝產收益1000元計算,一年下來一畝地只能收入250元。而全托管后,農戶不需要掏一分錢出一分力就能在收糧后,五五分成,年收益可達500元,實現收益翻番,還能有效避開糧食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土地托管后,供銷社可以提前與市場對接,通過糧食直銷開展訂單農業等多種現代化經營方式,實現了產銷銜接和農戶供銷社的雙贏。

2015年開始,黃池公銷社共托管土地849畝,涉及87戶農戶,今年看到實在效果,農戶的積極性提高了。截至目前,已有超過5000畝土地進行了托管,一下就翻了好幾倍。據潞城市黃池供銷社主任王斌介紹:下一步黃池供銷社還要完善托管模式以大田托管、代耕代種、服務合作,以銷定產等多種方式為農戶提供系列化服務。

與此同時,已經成為農民信賴的田保姆、田管家,不僅解決了誰來種地的問題,還吸引一些“70“80投入農業的新藍海。

發揮出1+1>2的效應

以前每到春耕時,太谷縣北六門村的白錦繡就發愁,丈夫在外工作,孩子出去打工,家里缺勞動力。今年卻不一樣了,只要打個電話交代一下,家里的地很快種好,這是因為村里有了田保姆,她家的7畝土地全部托管了。

我算了算,有了田保姆,每畝至少能省100元。白錦繡說,除了省錢,還不用受累了,自己出去每月打工還能多掙1000多元。

托管了白錦繡土地的農機手劉海忠家里,旋耕耙、小麥收割機、玉米收割機、播種機、烘干機一應俱全。劉海忠說:以前農機服務是零散的,東一戶、西一戶地跑,費事又耗油,托管后的農戶從農資購買到農機使用,再到糧食出售都能享受優惠,而我則保證了農機每季都能吃飽,掙上更多的服務費。

劉海忠介紹土地托管的優勢說,我們是集中連片作業,老百姓把手里的土地托管給我們,就方便了我們進行機械作業,也利于把先進的作業方式運用進來,節約了時間和油耗,降低了作業成本,而且我們摒棄過去的大田種植,采用地膜覆蓋,起壟地膜覆蓋等方式,讓地溫升高,保住水分提高出苗率,這樣就提高了農作物產量,農民的獲利也就更多。在土地托管以后,劉海忠就負責農資、耕作、管理、收獲、加工、銷售等全程進行一條龍打包式服務,這不僅有效利用農機設備,同時明顯地降低了各種農用物資和機械作業的成本,而農戶只需在收獲后支付給劉海忠相關的費用,雙方形成了一種共贏的局面。

土地托管不僅讓農戶和劉海忠雙雙受益,對于太谷全縣的影響亦是非常深刻,像老劉這樣的農機服務組織,將農機戶的服務優勢與農戶的資源優勢有機統一起來,讓土地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同時確保土地在流轉之后還能用于糧食耕種,保證了糧食生產規?;?。由于這樣的耕作方式代表了農民的較高水平,將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耕作方式進行傳播,極大地推動了農業現代化。

農業降成本,機械化是一條出路。太谷縣農機局副局長賈新民說。土地托管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他們不僅擁有科學種田的技能,還具備了經營管理能力,把推進全托管服務與新技術、新機具推廣緊密結合起來,引進先進生產要素和注入農業經營管理,將農機與農藝緊密而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出了1+1>2的效應。

土地規?;a漸成規模

適度規模經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如何將零散土地集中起來形成規模,并能讓農戶普遍接受,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土地托管促進了土地規?;a,解決了土地規模散碎不易集中連片的規模經營難題,彌補了農民不愿意輕易放手的土地問題,通過整合資源擴大了規模。

全托管是用現代化的機器、現代化的技術,為傳統的農民提供最摩登的農業技術服務,由此獲得雙贏的一種服務方式。農民將土地交給服務主體全程打理,每畝支付相應的托管費,服務主體向農民承諾農作物保底產量,收獲物全部歸農民。

據了解,土地托管是土地流轉的一種形式,是一種新的土地經營管理模式的嘗試,在農民不放棄土地經營權的前提下,由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其他農業服務組織有償代為農民管理土地,包括從種到收全程服務的全托和農戶按需選擇服務項目的半托兩種服務形式。

農民有很深的土地情結,依戀土地,所以當農村家庭勞動力不足時,土地托管就可以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農民把土地交給合作社,方便了合作社統一管理、規模化經營,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降低了生產風險,增加了合作業產業發展信心,為農戶增加了收入。

與土地流轉相比,土地托管最大的特點就是土地承包收益權不變,還是歸農戶所有,在鄉土意識比較強烈的農村,這種模式更容易被村民接受,并且破解了農村有地無人種的局面,效益還有保障,因此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土地托管協議一年一簽,土地的使用權仍然在農民手里,只是把管理權交給了托管方,收獲的糧食都屬于農戶,托管過程中的補貼和風險由農民自己承擔,這種模式打消了農民流轉土地合同一簽好幾十年的顧慮,同時還實現了機械化連片耕種生產,既節約成本,也能提高糧食產量,為不離土不離鄉的農民集約化生產找到了一條新路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山西經濟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v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免费v片在线a| 久久高清性色生活片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中 |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