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就四川而言,重點在降成本、補短板兩個方面。”近日,四川省委常委、省委農工委主任曲木史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降低政策性成本、體制機制成本、農業基礎設施成本,提高農業科技含量,補齊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不健全、農產品品牌不響亮、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業生產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業產學研結合不緊密等五大短板,進一步優化農業區域布局、調整品種品質結構、穩定糧食生產能力,大力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種養加一體、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走出一條安全、高效、綠色的具有四川特色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
曲木史哈指出,當前四川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優勢特色產業競爭乏力,產業融合發展不夠,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率不高,農業面源污染加重,制約著全省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提升。“因此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經營方式和資源利用方式,節本增效,補齊短板,著力擴大農產品有效供給,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曲木史哈說,在降成本方面,一要全面落實好國家各項惠民政策,進一步優化“三農”政策空間;二要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勞動生產率;三要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推動適度規模經營不斷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四要大力推進科技興農,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在補短板方面,一是健全完善生產、流通、消費全程可追溯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體系;二是打造培育一批響亮的“川”字號特色農產品品牌;三是長短結合發展特色效益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四是構建農業全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所謂長短結合有兩層含義,一是調整品種結構,將長期增收和短期增收的種植、養殖品種結合發展抵御市場風險,一手抓糧食生產、一手抓特色產業,推動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向數量質量效益并重轉變;二是優化品質結構,建設一批種養循環農業示范區,帶動全省農牧業高效循環發展。”曲木史哈對記者說,四川要立足資源稟賦,加強科學規劃,在區域產業結構布局上做到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林則林、宜漁則漁,打造優質糧油、優質茶葉、優質生豬、生態果蔬、道地中藥材、特色竹產業等一大批優勢產業帶和集中發展區。在調整品種結構上要樹立市場理念,堅持社會需要什么就種養什么,大力推廣糧經飼優質專用品種、“千斤糧萬元錢”復合經營模式,深入實施畜禽和水產良種工程,實現由“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
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四川農業發展的“生命線”,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兩手硬”,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全面推行農產品產地準出制度,滿足現今吃得平衡、安全和健康的新要求。
曲木史哈強調,調整農業結構絕不是放松糧食生產,而是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在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要突出抓好糧食生產功能區和糧食核心區建設,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要堅持走科技增糧的路子,提高糧食單產和品質;要抓好全省糧食生產重點縣生產能力建設,示范打造一批旱澇保收的穩產區、先進技術的應用區、創新機制的先行區、綠色增產模式的示范區,確保2020年全省糧食生產能力達到800億斤以上。
2015年,四川省在全國率先提出支持農民增收新興產業新型業態發展。“這是經濟新常態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出臺的一項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重大新舉措。”曲木史哈表示,四川將在深化農村改革、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勞務經濟質效、發揮財政支農項目資金效益、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等方面,出實招、出新招、出硬招,千方百計助農增收奔小康。到2020年,力爭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比例提高15個百分點,綜合機械化率提高18個百分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75%,“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提前兩年達到國家要求,實現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000元,農業綜合產值突破萬億元,全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年綜合收入達2000億元,成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大省。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年07月20日01版)(記者/阮蓓)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