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余展:農村固定觀察點的籌建往事

[ 作者:余展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01 錄入:王惠敏 ]

農村固定觀察點系統是我們觀察調研農村情況的重要“窗口”。當年為何要建立這個體系?這個體系又是如何建起來的?了解背后的一些故事,有助于我們更加全面地認識這個體系。如果現在還有幾個人能把當時籌建農村固定觀察點的事講清楚,余展同志算一個。從上世紀80年代初參與籌建農村固定觀察點始直到退休,余展同志的工作就與其關聯在一起。近日本刊就當年建立農村固定觀察點的事,專訪了余展同志。

1978年之后,多項新的改革措施在農村施行。在這過程中,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為了將這些情況及時反映上去,1981年國家農委決定在部分地縣建立信息聯系點(后來統稱“信息點”)。建立信息點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了解中央農村政策下去后,當地如何從本地的實際出發貫徹落實,群眾又有什么反映,落實中還有什么困難,以便及時掌握反映。為此,國家農委請各省、區、市黨委(除西藏外),選擇了19個地區、57個縣建立信息點。每個點,給予一定的活動經費補助。這些信息點大都設在縣里,有關農村情況直接報送國家農委。當時我在國家農委辦公廳工作,參與了信息點的建立。

1982年,國家農委撤銷后,此項工作由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簡稱中央農研室)和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簡稱國務院農研中心)負責。1983年初,中央農研室決定召開信息點工作會議,會前的37日下午,杜潤生同志(時任中央農研室和國務院農研中心主任)主持研究會議的有關問題。出席的除當時中央農研室的杜潤生、謝華、鄭重等同志外,還有河南省的任雷運、山西省的霍泛和時任農業部副部長李友九等同志。大家的主要意見是:多年來我們對農村情況雖然做過許多調查,但大多是專題性的,有必要通過信息點,開展一次全面系統的農村社會經濟調查,以提高對農村現狀的認識,改進農村工作。關于調查對象,盡可能廣泛一點,計劃是或300個縣、或1000個鄉。關于調查內容,應包括經濟、社會等方面,爭取立足當前,并盡可能追溯到剛改革開放時或更早一點的時期。關于調查手段,應盡量爭取現代化,快速反應。杜主任則將其歸納為“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現代化的手段”。關于調查力量,主要是各地農村工作部門的人,包括離退休人員。關于經費方面,每年固定為25萬,而且是長期固定的。最后還決定要正式出一份建議書,號召各地都動起來。

198338日,中央農研室又召開了一個預備會。會上,謝華同志(時任中央農研室副主任)宣布,“準備開展一次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并且長期堅持下去”。他說,要把中國農村的事情辦好,就要把中國農村的情況搞清楚,要對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進行系統周密的調查。最后,他“請各省區市把這件事情研究一下,經過研究,再作部署”。

198339日,全國農村信息點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杜主任解釋了為什么要建立信息聯系點,他說這是一個新做法,目的是使信息更直接來自基層。通過行政的渠道反映也可以,但信息要經過加工,如果經過縣、地區、省逐級加工,費時太長,而且可能有失真之處。“我們想直接得到一些信息,這就是建立信息點的本意。”他說調查研究要拉長線,不能只是拉短線。我們設想全國每個省搞10個左右的大隊或自然村,作調查研究的基點。有的可在信息點上,有的可不在信息點上,布點要科學,把各地不同類型和不同面貌的抽樣出來,才有代表性,好為中央領導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1983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中央農研室就開展農村社會經濟典型調查的問題,征詢與會同志的意見,大家都深感“有此必要”。隨后,中央農研室向各省、區、市發出建議信,請各自選擇10個左右的基層單位進行調查。不過,此事卻因各地領導同志當時無暇顧及,經商量改由廣東、安徽、湖南、河南、河北、山西、黑龍江、內蒙古和北京9個省(區、市)各選12個村莊進行試點。中央農研室起草了調查提綱。隨后,各試點地區派出了調查隊開展調查。比如,廣東南海組建了18人的調查隊,調查了60多天;安徽肥西組建了10人的調查隊,調查了20;河南郾城的調研隊也調查了36天。

1984720日開始,試點地區在山西太原總結匯報試點情況和經驗,持續了10來天。參加匯報的有:廣東南海、湖南望城縣和沅陵縣、安徽肥西縣和金寨縣、黑龍江海倫縣、河南郾城縣、山西原平縣和河北藁城縣等13個點。匯報會得出結論:()要由省里出面組織,不能只靠農村工作部門;()在集中調查之后,要作長期跟蹤;()調查對象:重點在村,基礎是戶;()調查要真實,反映實情,不唯書、不唯上,“不能因為我們講假話,害了八億農民”;()調查隊伍要深入,不怕吃苦。我記得匯報說到,廣東一調查員,為摸清運輸專業戶的情況,跟車十幾天,還幫助車主裝卸車,弄清楚了實際的收支情況。()調查隊員不在多,在于精。

同年8月下旬,中央農研室召開了各省有關負責同志參加的座談會,研究開展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的問題,強調:()調查研究是農村工作的基本功、必修課;()這次進行的是農村社會經濟情況的基礎調查,并非專題調查。各省的同志結合各自情況,進行了討論。824日,中央農研室向中央書記處提出了《建議開展農村社會經濟典型調查的報告》。不久,獲中央批準。

198494日,中央農研室召開各省農研室主任會議。杜主任在講到為起草1985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作調查研究時指出,“同時,要開展農村社會經濟典型調查,至少選擇300個村,把這些村的情況徹底搞清楚。這些調查小組,也是農村問題研究小組,把調查與研究結合起來。”

根據向中央提出的建議報告精神,中央農研室在1984910日發出了《關于開展農村社會經濟典型調查的幾個有關問題》的文件。對調查目的、重點、隊伍,以及調查點的選擇、調查戶的選擇,對調查人員的要求、調查方法、時間、步驟等都做了規定,并且要求在調查結束后向中央寫出有情況、有分析、有見解的調查報告。

1984106日,中辦發出[1984]37號文件,正式批轉《建議開展農村社會經濟典型調查的報告的通知》,指出:“今冬明春,在全國選擇一批村莊,進行一次全面的農村社會經濟典型調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并在原建議講到此舉的意義時,加上了“同時還能為即將全面鋪開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鑒”的話,進一步提升了此項調查的意義。

根據文件要求,從1984年冬至1985年春,除西藏外的28個省區市黨委,組織了8680多人的調查隊伍,分別對272個村、37422個農戶和93個鄉、71個縣(含牧區10個村、755戶和4個牧業鄉、4個牧業縣),進行了一次自“文革”以來未曾有過的大規模的農村社會經濟調查。

1985326日至4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交流調查情況和問題。各省都以省委名義向中央寫了報告,其中,云南省委和另一個省委的報告,還作為中央發文轉發各地。48日,中央農研室發出通知,就調查工作提出幾點意見,明確指出:在這次調查基礎上,將建立一批固定調查點,持續地進行調查研究。杜主任這樣解釋,“除中央現有的幾條獲取信息的渠道之外,我們準備開辟一條更重要的有戰略性的、受當時輿論或其他影響較小的渠道,這就是持續連貫的農村社會經濟調查點,繼續觀察農村社會經濟變化情況,使我們把中國農村社會問題吃透。”

198512月,中央農研室、國務院農研中心農村調查領導小組向中央、國務院提交了《全國農村社會經濟典型調查綜合報告》。對此,解放軍總政治部傅鐘上將,專門給胡耀邦同志寫信,建議對此次調查材料,采取當年編輯《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辦法,請領導同志或其他經濟學家加批按語后匯編成冊。這一建議雖未被采納,但足見此次調查影響之大。

1986214日,中央農研室、國務院農研中心正式發出了《關于建立農村調查長期固定觀察點的意見》,決定將1984年冬至1985年春調查的村莊作為固定觀察點,進行長期連續的綜合觀察。目的在于直接從農村基層了解農村改革和各項建設的新動態,以便從各個方面發展和對比中進行連續性的綜合研究,為制定農村政策提供依據。調查內容,一是搞好數據統計,二是搜集和反映動態情況。

1986825-29日,農村調查領導小組在京召開座談會,著重討論了如何建立固定觀察點和當年的觀察點工作問題。910日,發出的座談會紀要明確:固定觀察點是中央農村工作部門和各省區市黨委及有關地()、縣委觀察農村動態的“窗口”。它的建立和完善,無疑將有助于提高農村工作的決策水平,是實現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領導方法的一項重大改革。希望對觀察點村莊的調查,能夠跟蹤50年。

至此,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系統正式開始運作。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情況僅是我根據手頭現有資料和記錄理出的,可能會有所出入,有待其他知情同志的指正補充。

最后我想講講多年從事農村固定觀察點工作的一些體會。對現行農村政策在農村基層的貫徹落實情況,不斷進行直接的跟蹤調查,收集、研究、綜合反饋的信息,供決策參考,是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應起的作用。同時,一項新的農村政策措施在出臺之前,選擇若干地區先行試驗,由于這種試驗不同于自然科學可在實驗室里進行,只能靠群眾的社會實踐,就像農村改革試驗區起的作用那樣。在試點的基礎上,經決策部門修正、完善,再普遍推廣實施。如此循環往復,我們的農村政策就將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創新和完善。

余展曾任農業部農研中心副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觀三農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特殊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在线 | 婷婷久久綜合九色综合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