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順義區著力在農村實用人才培養、使用和開發等方面下足功夫,逐步培養了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素質高、范圍廣、數量足、有致富帶富能力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隊伍,為全區新農村建設以及都市型現代化農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明確思路、健全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農村實用人才工作格局
一是加強組織保障。建立區鎮村三級聯動組織體系,成立了區農村實用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逐步形成了區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各部門各司其職,各鎮密切配合的農村實用人才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區農村實用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職能作用,規范理順相關職能部門、各鎮黨委的職責分工,建立季度聯席會議、信息通報、走訪聯系等各項制度,每年組織召開農村實用人才工作部署會。三是研究出臺政策。先后制定出臺《順義區農村實用人才示范實訓基地認定管理辦法》、《順義區農村實用人才等級評定辦法》等針對性強的政策,為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按需施訓、抓住重點,全面提高農村實用人才素質水平
一是抓好高端培訓。充分利用好農業部、北京市委農工委以及區內有關單位的培訓資源,積極選派區內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參加各類培訓。二是做好專題培訓。按照分層分類培養人才的原則,針對技術型、管理型、文化型、生產型等不同類別的農村實用人才,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三是開展普及培訓。定期實施實用技術萬人培訓工程、萬人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本地勞動力自主施訓工程,提升農村實用人才就業能力,促進農村實用人才素質與崗位需求的高度匹配。四是搞好專項培訓。依托“一幫一、簽協議”工作有針對性地幫扶農村實用人才,自此項工作開展以來,共組織各鎮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幫扶協議書5581份,共有4671名農村實用人才達標,投入培養經費300余萬元。五是加強村官培養。緊緊圍繞“選得優、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的工作目標,不斷推進大學生村官隊伍建設。區委主要領導多次召開專門會議,聽取大學生村官工作匯報,并與優秀大學生村官座談。2016年6月,順義區承辦了以“青春、夢想、堅守、奉獻”為主題的首屆全國大學生村官微電影大賽。
三、豐富載體、搭建平臺,不斷拓寬農村實用人才開發渠道
一是加強區級農村實用人才工作載體建設。創建區級農村實用人才示范實訓基地,充分發揮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帶動、示范和引領作用,2015年開展了第一批“順義區農村實用人才示范實訓基地”認定工作,最終認定10個示范實訓基地;開展順義區人才工作創新項目認定,并有重點地向農業領域側重。二是積極參與市級各類獎勵項目。順義區聞寶恒等4名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先后入選“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農村實用人才”;吉奧金禾農業公司“日產100噸安全蔬菜植物工廠項目”入選第一批“北京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創業項目”;順義區在農村實用人才方面的特色做法獲得北京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獎勵。三是積極參評農村實用人才創新項目。順義區興農天力等5家單位申報的項目分獲一、二、三等獎,共獲得獎勵33萬元。四是認真做好農村實用人才等級評定工作。從2011年開始,每年在全區范圍內開展農村實用人才等級評定工作,幾年來順義區共評定出初、中、高級農村實用人才1572人,累計投入獎勵經費113.35萬元。
四、激勵引導、優化服務,營造農村實用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
一是搭建平臺,展示創業成果。一方面組織各鎮推選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參加市委農工委舉辦的農村實用人才創業成果展示推介會;另一方面依托區內重大活動,為農村實用人才搭建創業增收、宣傳推介、開闊視野的平臺。二是創新舉措,加大扶持力度。順義區制定出臺了“創業搖籃計劃”,投入專項資金1億元,將對包括農村實用人才在內的創業者給予啟動期最高30萬元,發展期最高50萬元的資金支持。三是加大宣傳,深化輿論效果。依托媒體平臺,開辟農村實用人才專欄,展現農村實用人才人物形象與風采及各單位農村實用人才工作經驗與做法。四是摸清底數,建立工作臺賬。依托“北京市農村實用人才信息管理系統”等信息平臺,積極組織協調各鎮和涉農部門定期對所轄范圍內的農村實用人才進行信息采集與分析更新。五是做好服務,加強關心關愛。認真執行《順義區加強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工作辦法》,通過日常走訪、春節慰問以及組織健康體檢等多種形式,加大對優秀農村實用人才關心關愛力度。
作者系北京市順義區委組織部副部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年09月03日03 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