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山西作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我們祖先留下了豐富的農耕遺存,對這些遺存的挖掘和利用也是發展休閑農業的一種途徑。千年農耕文化的傳承和多姿多彩的鄉村景觀,使聚居在遠離自然的人工建筑群中的城市居民,不僅可以得到休閑,還可以獲取審美和教育的效果,并可以建立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觀。現在,休閑農業發展中的農耕文化挖掘,已成為旅游業發展的新空間、農民增收的新渠道、農村經濟繁榮的新途徑。
夏夜納涼,搖著扇子,仰頭望著墨藍的天空中閃爍的銀河,以及那隔河遙望的牛郎星和織女星,祖母永遠也講不厭的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就在耳邊。這是許多中國人都曾有過的童年記憶。
位居太行山中段腹地的和順縣松煙鎮牛郎峪南天池村,高達1900多米的天河梁橫貫南北,如一壁屏障,將南天池村與世隔絕。村子四周常年山霧繚繞,猶如天上人間。在這里可以“品讀千年不老的愛情讀本,尋覓百折不回的愛情信心”。美麗的“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傳說就發源于這里。
借力于牛郎織女傳說背后的文化挖掘,深度開發民俗旅游,和順縣開始“名聲大噪”。如今,在南天池村舉辦的七夕婚慶活動已經被打造成品牌,每年吸引眾多青年男女前往體驗“中國式浪漫”。老祖母口中牛郎織女的傳說也開始吸引前衛、時尚青年人的目光,古老的傳說有了新的生命力,而“七夕”也開始作為一種文化為人們所關注和重新認識。
傳承農耕文化是維系田園風光與鄉村旅游的基石
棉布衣、軍挎書包、印有“農業學大寨”字樣的草帽,都是上世紀70年代熟悉的物品。“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演樣板戲,做革命人”“多打備戰糧,埋葬帝修反”……這些場景,總能讓人想起大寨成為全國農業一面旗幟的那個年代。
陽泉郊區咀子上村數塊梯田上,春種、夏鋤、秋收、冬儲等畫面漸次展開,勾勒出咀子上村當年農耕遺風。
實景劇《太行山》以太行山農耕文化第一村——咀子上村為實景劇場,依托這里的自然風光,融合歷史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運用電影創作手法將咀子上村農業學大寨年代的獨特魅力、歷史遺韻、民俗風情展示出來。
近年來,文化演出對于旅游的助力和推動作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各大型旅游景區也憑借越來越多的大型劇目為景區增添亮點,在幫助景區聚攏人氣的同時,其本身也形成了品牌。
咀子上村黨支部書記武永勝說這是他在無意中看到哈尼族水田耕種表演后,感覺咀子上村的旱地旅游一樣能以劇目形式表演出來,一來可以再現當年農耕場景,讓子孫后代都能看看那個年代父輩是如何勞作的;二來可以當成村子發展旅游業的一部分,增添旅游的參與性和體驗性,為咀子上村旅游增色。
武永勝說:“我們要打造以‘中國農耕文化實景演藝第一村’這一品牌為目標,力求立意高、觀點新、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為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的‘農耕文化’聚集正能量,為鄉村旅游開辟一條新的文化產業道路。”
被稱為“大寨二村”的昔陽縣三都鄉井溝村,同樣借助優越的地理環境勾勒出一幅農耕農作生態村的藍圖。
井溝村位于昔陽縣城東南30多公里處,山巒起伏的公路兩旁,溝壑縱橫、林木茂盛。從村中的制高點向下看,石宅村舍錯落有致,雞犬相聞靜景天成,幽野清凈鳥語花香,庭院中的一樹繁花映著湛藍的天空,盤旋上升的村中小道旁,是一個個廢舊磨盤做成的圍擋;間或走過的村民,表情安詳恬靜,恰似一幅歲月靜好的夏日山居圖。
井溝村曾是昔陽抗日第一區公所成立地,全村近400口人,上世紀50年代就是省里的紅旗村,村莊依山而建,你家的石窯頂就是我家的院落,一看就是上世紀60年代被稱為小大寨時所建。
村委會主任馬懷蘭說,為了開發太行山風情旅游,井溝村積極打造太行鄉土文化博覽園和有機生態園,新建了田園演藝園、農耕農作園、百藥花草園、村史發展園、紅白理事院等文化場園,村里還建了鄉村民俗博物館。在發掘民間文化的過程中,盡可能保持民間文化的原始生態特色,使民間文化既得到挖掘和保護,又得到傳承和弘揚,逐步在全村形成了“可覽、可游、可居”的旅游環境景觀。隨著井溝村聲名鵲起,偏僻的山村迎來了許多大型活動,連全國知名畫家每年都會到這里寫生……
傳統文化、民間傳統工藝只有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才能尋得一份心靈的安寧。
位于鄉寧縣云丘山景區境內的塔爾坡古村,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因老子李耳云游天下曾下榻于此地而得名。后世道家聞名而至,并和當地山民結鄰而居,漸成村落。由于悠久的歷史傳承,保存完好的標本式鄉土文脈,以及極具特色的晉南窯洞民居等原因,被文化部等四部委選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
塔爾坡古村落所有院落均是依山而建,建筑材料以石材為主。村落里有石拱頂的窯洞建構,也有在石砌拱頂的窯洞后依山挖掘的石洞、土洞,而房屋則為石砌墻體的抬梁木結構瓦廈。院落之間有暗道相通,有很強的防御功能與私密空間,形成了迷宮般的建筑形態,盡顯先人們的智慧。村落的道路全部為石板、石塊、石頭臺階鋪設,家家院里有暗水道,直通道路,排到村外。院墻普遍都不高,有的還是柵欄式。據當地的村民說,他們的院墻和門根本不是用來防人的,只是為了阻攔牲畜,樸實的話語透露著真誠、和諧、純樸和信任。
塔爾坡古村繼承了當地的民俗、民風,在這里能感受到那種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婚喪嫁娶的世外桃源生活,是一部現代版的歷史教科書。
這里有不一樣的精彩課堂,農民伯伯親身示范,導游專業風趣的講解,下地勞作感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傳達的真切意義;民間雜藝坊里有皮影戲、織布紡線、打鐵等民間傳統工藝;洞穴客棧位于云丘山景區塔爾坡古村內,緊鄰負氧離子含量極高的神仙峪,空氣清新、環境幽美,是一座座獨立的窯洞式院落,冬暖夏涼,舒適溫馨,古村白天可以游玩穿越千年,晚上可以盡享古村特色夜景!
如今,塔爾坡的院落大多沉默在原地,任風吹,憑日曬,靜看云卷云舒,以自己獨有的堅強傲然面對每一位走進來的游人,向大家訴說著先民們的生產、生活,以及發生過的一個又一個或美好、或凄涼的古老故事。
弘揚農耕文明是繁榮農村文化和美麗鄉村的靈魂
隨著農業生產機械化、現代化的普及,許多傳統的農業生產工具對于年輕人來說恐怕連見都沒有見過,為留住農耕文化的烙印,今年72歲的孝義市環保局退休職工白清芳,用一雙巧手把這些老式農具做成微縮模型,讓年輕人了解傳統的農耕文化。
白清芳老人利用廢棄的裝飾材料等各種回收材料,按一定比例尺寸,精準打造成栩栩如生的老式微縮模型農具。為讓這些老式農具模型更客觀真實,白清芳老人經常跑到農村,考察農民家中留存下來的古舊農耕器具。這些被“復活”的即將消失的農耕時代的作品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參觀。他說:“我制作這些老式農具模型就是想讓更多的人了解過去,了解中華文化,希望將它們所蘊含的農耕文化傳承下去。因為那是一種正在消逝的文化!”現在,他把制作的迷你微縮老式農具模型“搬”到市區民俗展覽館,讓市民免費參觀,留住了鄉村記憶。
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景點,多為自然生態環境、傳統民居和古村落,這些古村落的自然環境、文化環境、農耕文明都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村落是人類文明的根脈,是田園生活的守望地。近年來,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我省一大批具有濃厚鄉土氣息的歷史文化村落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和利用,保護歷史文化村落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榆次后溝古村農耕文化景區,經過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數名專家的考察和反復論證,被確定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古村落調查范本。是什么原因讓這個不到100戶人家的寂靜小山村變得如此誘人,成為當代文人騷客趨之若鶩的場所呢?
榆次后溝古民居始建于明永樂年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一個典型的位居黃土高原低山丘陵的小山村。興盛時期曾一度大興土木,修宅建廟,山體挖窯,平地圈院,從此形成黃土高原獨特的建筑景觀。過去村里的廟宇相當完整,也頗具規模,南有魁星閣,東有文昌廟,北有真武廟,西有關帝廟。可惜的是前些年拆了許多,盡管如此,后溝村今日還有十六座殘存的古剎寺廟依然存在。如今看到的民居多為明清、民國年間建造的獨立式窯洞,以傳統的三合院、四合院為主,門前的抱鼓石、門枕石、門楣及照壁保存完好。建筑特點是依崖就勢、隨形變化,石窯、土窯、磚窯、里外窯等等在后溝都能看到,從遠處望去,參差錯落。
行走在村前村后的石板路上,你會發現許多由石塊砌成的孔道,原來那就是讓專家驚訝的古村民宅連網的排水系統。后溝目前有三條排水系統由山頂分別連貫院落、街道,匯注于龍門河河道。數百年前的工程對于這個黃土坡上的村子來講,無論是水土保持,還是對民宅院落的保護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村中長者言道:“早年天降大雨,院無積水,路不濕鞋。”
后溝古村古樸神秘,紅石斑駁的古窯院墻,風雨剝蝕的蜿蜒石階,庭院間雞犬相聞,一派悠然恬淡的山村情景。久遠的歷史刻在一塊磚、一片瓦、一根柱子、一張張真實的臉上。文化不僅是一個個安靜的文物,更是活生生地生活在這里的人。沿潔凈的古街一路向上,聽公雞打鳴,看炊煙裊裊,這就像是當代的世外桃源。
據了解,有關部門對村中年代久遠的廟宇及古街、古民居、古作坊等進行修復時,規劃出獨具特色的土窯、宅院、古樹作為旅游景點,突出渲染磚雕、石刻、布藝等民間工藝,古村落向世人昭示歷史的久遠和歲月的留痕。
歷史文化村落大多經歷了數百年、上千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歲月滄桑,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它是傳統的宗族文化、農耕文化、建筑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和風俗文化等得以存在、發展的生態環境。所以,保護和利用歷史文化村落,是彰顯美麗鄉村地方特色的重要途徑。我省不少地區將歷史文化村落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深入挖掘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態村落、民俗風情村落等歷史文化村落的歷史典故和個性特色,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彰顯鄉村的獨特韻味。同時,保護和利用歷史文化村落,也是加快推進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客觀要求。歷史文化村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和景觀價值,代表著親近自然、回歸傳統的生活方式,也是生動鮮活的教科書,非常適合作為旅游休閑目的地。近年來,民俗文化、耕讀文化、農事節慶等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吸引省內外游客的重要旅游資源,歷史文化村落的鄉村休閑游廣受歡迎。
把保護利用歷史文化村落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內容,在充分發掘和保護古代歷史遺跡、文化遺存的基礎上,優化美化村莊人居環境,適度開發鄉村休閑旅游業,把歷史文化村落培育成為與現代文明有機結合的美麗鄉村。
追尋古老文化 留住生活的根 推動一方經濟發展
中華文化的根,就是農耕文化。后稷故里稷山縣,是中華農耕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4000多年前,農耕始祖后稷就是在這里,發現粒食,樹藝五谷,教民稼穡,從此開啟了華夏農耕文明的新紀元。這里的縣名叫稷山,山名叫稷王山,有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稷王廟,這里千百年來一直沿續著為農耕始祖舉行祭祀活動的古老民俗,天下糧倉源于稷山。為了讓源遠流長的后稷農耕文化在中華大地廣為傳承,稷山縣挖掘整理后稷農耕文化的豐富內涵。縣委、縣政府制訂的“十三五”總體目標中,要著力打造后稷農耕文化品牌,發展現代農業、休閑農業和設施農業,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全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名城,逐步發展成極具實力和魅力的古中國農耕文化旅游目的地。目前,稷山縣域內有稷王現代農業示范園、稷王食品公司,稷王路、稷峰街、稷王文化廣場,稷王小學、初中和高中。縣里成立了后稷文化研究會,編輯出版了《后稷文化》季刊。
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演化,至今我省許多地方依然傳承著豐富的鄉土文化,民間秧歌會、民歌會、民俗節慶等等。這些文化活動蘊含著中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元素,通過對這些文化因素的挖掘,可以拓展出今天我們發展休閑農業的新理念。
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我們祖先留下了豐富的農耕遺存,對這些遺存的挖掘和利用也是我們發展休閑農業的一種途徑。比如華人自稱炎黃子孫,炎帝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得嘉禾、播五谷、制農具、教稼穡,完成了從漁獵到農耕、從游牧到定居這一人類歷史的重大轉折,開創了華夏農耕文明的先河。
在高平市神農鎮莊里村西,湛藍的天空下,浸透著濃郁晉東南傳統祭祀建筑手法的宋式建筑群,巍峨雄壯,氣勢磅礴。
穿過刻著“炎帝陵”大字的大理石牌樓,沿寬闊的朝圣大道拾級而上,為我們追尋“從哪里來”、“向哪里去”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文化滋養。去年5月全球華人的目光聚焦至“炎帝故里”,追尋我們的民族魂文化根。這里舉辦了炎帝尋根“旅游風光篇”“傳統文化篇”“產業轉型篇”“生態農業篇”“開放高平篇”“民生共享篇”七個方面內容的首屆山西高平海峽兩岸炎帝農耕文化節。
高平是炎帝神農氏早期活動的區域,是中華農耕文明淵源之地。無論從始祖留給這里豐富眾多的遺址遺跡,還是流傳廣泛的民間傳說與風情習俗,都具有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特點和優勢。
2014年5月17日,作為一項煤炭企業轉型工程,炎帝陵修復保護工程正式啟動,高平由此踏上了“建設炎帝故里,傳承歷史文脈,展示獨特個性,重塑高平形象”的新征程。
炎帝陵修復保護工程以莊里村五谷廟為核心,總投資2.5億元,主要包括仿古建筑群、遺址保護、地面鋪裝、綠化工程、道路工程五大部分,以及炎帝陵所在地莊里村的“美麗鄉村”建設。
在挖掘炎帝農耕文化、開發炎帝文化旅游品牌上,高平不斷翻新,在炎帝陵修復的同時,許多與炎帝文化相關的工程也相繼展開。在市區北部建設了炎帝農耕文化園,文化園沿神農北路至羊頭山風景區的觀光道路兩側展開,涉及2個鄉鎮、2個辦事處,途經32個村落。園區規劃以油料種植區、中草藥種植區、果樹種植區、苗木種植區、蔬菜種植區、花卉種植區、小雜糧種植區七大種植區,以及五谷園、百蔬園、百花園、百樹園、百果園、百草園、中華同根園、先農壇八大農耕文化主題園和四個游客休閑驛站。整個園區的規劃設計,秉承炎帝文化為中心,農耕歷史為脈絡,農業產業為支撐,大地景觀為亮點的規劃理念。
如今,神農北路至羊頭山風景區長9.2公里、寬6.5米的田間道路已全線貫通,道路兩側的連翹種植已完成1000畝。炎帝農耕文化園還將增設農耕體驗、植物迷宮、戶外體驗、水果采摘、游樂場等娛樂項目,以提升炎帝農耕文化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游客在參觀游覽中,體驗燦爛的華夏農耕文明。近年來,隨著海峽兩岸對神農炎帝農耕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高平作為炎帝故里,日漸被海峽兩岸炎黃信眾認同和尊崇。
保護一方山水、傳承一方文化、促進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推動一方發展,鄉村旅游以農耕文化為賣點,讓農業生產生活方式、傳統習俗、鄉村建筑及民間手工藝等釋放出獨特魅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山西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