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印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今年農業農村工作主線。從文件要義來看,國家希望通過農業結構的調整,將農業生產由數量為主,逐步轉向數量質量并重,更加注重效益和綠色環保。從具體措施來看,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制度方面,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二是在結構方面,根據供需狀況調整農產品(000061,股吧)收儲政策;三是在基礎設施方面,加大土地整治和農村高效生產設施建設與投入;四是在經營模式上,由傳統分散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的現代規模農業轉型;五是在生產理念上,大力推進綠色生產,加大農業廢棄物處置及土地保護。
發展理念的轉變,必將帶動我國農業發展方式、產品結構、經營結構、區域結構和產業結構發生變化,也將帶來金融服務與創新的新機遇。結合政策導向,從市場潛力看,除了消費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外,三農領域還孕育著“互聯網+土地”、“互聯網+農批市場”、“互聯網+農資”和“互聯網+消費金融”四大藍海市場,有待進一步挖掘。
一、 “互聯網+土地”市場
土地是農民最為寶貴的財富,也是三農金融領域最大的金礦。據統計,我國農村可流轉的土地價值約為100萬億元。但由于土地屬性和政策不明,使得這筆巨大的資本一直沉睡。為了更好的盤活存量土地資源,2016年和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連續關注“土地流轉”。2016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涉農土地政策的利好頻出,特別是對“三權分置”的予以確認,將帶來龐大的市場新機遇。
具體來看,“互聯網+土地”市場主要有三大金礦。一是傳統的抵質押融資,即以農地產權作為合格抵押擔保方式的融資。以農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為例,按照10年抵押期、畝均價值800元/年、50%的抵押率測算,1.26億畝承包地經營權的抵押市場就將超過6000億。二是產權交易服務。以農地承包權經營流轉市場為例,已經流轉的土地每年租金代付市場就達4200億元。三是土地整治、儲備和土地經營融資。以宅基地整治金融需求為例,按照1.26億畝進入整治市場、整治成本每畝18萬元、20%的項目自有資金計算,融資需求將高達18萬億元。
二、“互聯網+農批”專業市場
近年來,在互聯網技術和電商的沖擊下,國內大批服裝類、五金類專業市場開始萎縮。但由于農產品非標屬性,以及冷鏈、物流、倉儲等一系列要素制約,電商交易在農產品交易額占比僅不到2%,專業市場模式仍是國內農產品交易的主導。據統計,從2000年到2013年,我國億元以上農業批發市場由1142個快速增長到2013年的1708個,成交額也從366.5億元增長到2.26萬億元,平均單個市場年成交額由3.21億元快速增長至13.24億元,交易規模和金額不斷擴大。
同時,在“互聯網+”的帶動下,專業市場已開始逐漸由過去以攤位租金為主的簡單服務模式,向提供專業化“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的智慧服務模式轉型,并為基于大數據開展網絡金融服務奠定了基礎。據統計,專業市場客戶70%為個體戶,30%為小企業。而產地經紀人90%有10-500萬元季節性融資需求,銷區經銷商70%有50-200萬元季節性融資需求。由于這類客戶“無固定資產、無抵押物、無規范財務報表”,傳統金融的授用信模式很難準入。但通過電子支付工具和平臺嵌入,以商戶進銷存數據為基礎,開展基于交易流水測算的季節性融資服務,為專業市場大戶上下游提供“1+N”的網絡產業鏈金融服務,以及對市場的倉儲、物流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務,均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互聯網+農資”市場
作為農業耕種的基本生產資料,種子、農藥和化肥三大類農資是農業生產的必需品。傳統模式下,農資流通環節需要經過廠商-省級分公司-縣級經銷商-鄉鎮/村代理點-客戶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層層加價,如化肥從出廠到農民手中至少加價八成以上。
痛點就是商機。隨著消費品下鄉的如火如荼,農資下鄉也風生水起。據統計,我國農資市場年消耗量約為2萬億元。各級農資電商平臺通過在線訂單和集約化配送減少環節降低價格,借助線上線下聯動提供更高效直接的技術服務,并植入金融、農產品銷售等功能,傳統的農資生態正在被互聯網重構和顛覆。如云農場建立了網上農資交易及科技服務平臺,為農民提供化肥、種子、農藥、農機交易及測土配肥、農技服務、鄉間物流、農產品定制化等多種增值服務。目前已建立200多家縣級服務中心,2萬余家村級服務站,覆蓋山東、河南等省的數百萬種植農戶。同時,利用云農場平臺大數據的優勢,其聯合華夏銀行(600015,股吧)為農場主提供基于大數據的在線融資服務,滿足傳統農資賒銷的季節性金融需求。此外,田田圈、農一網等一系列農資平臺紛紛上線,并內引外聯開展配套金融服務,深挖萬億級農資市場。
四、“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
相較于城市消費金融的發展,農村領域仍然有很大差距。但隨著農民市民化進程加快,以及土地確權、“兩權”抵押等政策紅利的釋放,使得農村消費金融呈現爆發之勢。2016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實施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財政政策的通知》,明確提出了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十條具體政策措施。1978-2014年,我國城鎮化率從17.9%提升到54.8%,年均提高1.02個百分點,城鎮常住人口也從1.7億人增加到7.3億人。但由于戶籍制度等約束,近3億的進城務工人員和其他常住人口還沒有享受與當地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務和市民權利。
據統計,在城市基礎設施完備的前提下,每將一個農民轉變為城市居民,需要平均花費2.5萬元。未來3億農民進城,將會在住宅、裝修、汽車、教育、休閑娛樂等領域催生大量的消費信貸需求。同時,圍繞農民市民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代繳代付、支付結算、理財、拆遷補償款管理等領域,也有大量的非信貸類業務需求。從農民資產來看,農村土地的確權,為農民消費金融提供了如土地和宅基地等抵押物。從農民收入及增長率看,2015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長8.9%,為消費注入強勁的動力。而農村網民群體的擴大、數據與信用體系的逐步完善,使得發展網絡消費金融業務成為可能。
展望未來,伴隨著一號文件的印發,在土地確權、農村人口市民化等政策紅利推動下,“互聯網+土地”、“互聯網+農批市場”、“互聯網+農資”和“互聯網+消費金融”具有廣闊的市場潛力。
原文部分內容源自《中國農村金融》。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和訊網 零壹財經 2017-02-06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