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把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認為應根據市場需求發展生產 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在3月6日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記者會上,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錫文表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要回應國內的需求和應對國際市場的壓力。他說,要調優農產品,讓所有農產品質量往優的方面走,滿足現在的新需求。同時,要使生產更加體現綠色發展的理念,不能像過去那樣單純為了產量去大量地投入資源,大量地投入化肥和農藥。
李克強總理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創建。對此,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錫文認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際上是要回應兩方面的挑戰:“一是國內的需求,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品種質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滿足國內消費者對農產品的新需求。第二,應對國際市場的壓力。同樣的產品,如果你比人家貴,那你生產出來可能就賣不出去,消費者和經營者會在同等質量的情況下去尋求價格更低的產品,這也就是前幾年為什么我們的玉米不斷增產,但是進口的數量也在增加。只有通過提高農業的效益,讓我們的成本降下去,效益提起來,才能讓中國的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發展生產,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擴大優質水稻、小麥生產,適度調減玉米種植面積。陳錫文認為,目前一些農產品生產存在不適應需求的問題,需要進行改革。“從這個角度看,提出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一是調優農產品,讓所有農產品質量往優的方面走,滿足現在的新需求。第二,使得生產更加體現綠色發展的理念,不像過去那樣單純為了產量去大量地投入資源,大量地投入化肥和農藥,大家都知道,農業部門早就提出到2020年,我國農藥和化肥的投入量要實現零增長。現在有些省已經實現了零增長,個別省已經開始在負增長了。這樣才可能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第三,調新。要有新的產品、新的產業把它從供給方面提供出來,讓農產品的消費市場、讓居民能夠獲得更喜歡、更適合的農產品。”
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要支持主產區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拓展產業鏈價值鏈,打造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在6日政協農業界分組討論時,全國政協委員任正曉說:“我覺得要突出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尤其是精深加工業,現在河南省的農產品加工率大概在60%,還有相當一部分農產品沒有加工就賣掉了,這里面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要調整,就是長期以來,我們國家處于溫飽緊缺的時代,所以農產品生產長期以來,以收儲為導向,就是農民的糧食種出來,前方百計收起來,裝到倉庫里面,庫就爆滿了,這個要有個調整,就是通過加工引領,把加工擺到前面來,這樣能夠以銷定產,以產來指導種,這樣就形成一個融合發展的狀況。”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互促共進,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全國政協委員任正曉說:“現在農村電商發展,是方興未艾,現在互聯網+進農村在河南是比較廣泛普遍的現象,但問題在哪里?現在農村的一些優質農產品,要通過電商平臺銷出來,實際上是最合適的一種營銷方式,現在就是缺乏物流配送,所以要搞活農村經濟,培訓農村發展的新動能,可能要把物流產業的發展覆蓋到農村。另一個就是鄉村休閑旅游,這個對農村增收意義非常大,也是一個新的增長動能,因為農業發展不僅有經濟功能,他還有生態功能和文化功能,我們現在的文章大量的都做在經濟功能的發揮上,沒有把著力點放到生態和文化功能上,如果把這些連起來以后啊,鄉村的休閑旅游以及連帶發展起來的服務業,就會蓬勃發展。”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將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完成3萬個行政村通光纖。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供水保證率。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既有現代文明、又具田園風光的美麗鄉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國際在線2017-03-0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