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村醫納入社會保障是緩解看病難良方

[ 作者:羅瑞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3-10 錄入:吳玲香 ]

鄉村醫生隊伍仍是當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薄弱環節,隊伍不穩、素質不強、待遇不高、保障不足等問題十分突出,難以適應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和健康需求。”36日,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文聯副主席,安順市文聯主席姚曉英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將鄉村醫生統一納入社會保障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37日澎湃新聞)

村醫是農村村民家門口的醫生,隨叫隨到,為患者看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一般的頭痛腦熱之類的小病不出村門就能就診,遇到急難病癥也能及時采取措施往醫院轉送,如此既能讓患者節省治療成本,也方便村民就醫。鄉村醫生是農村居民健康的守護神,作用舉足輕重,因而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改革的發展,農村變化非常之大,城市與鄉村的差距逐漸縮小,但也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就交通來說雖說已經通到了村甚至通到了組,但是農村居住地相當的分散,不可能家家通公路,村醫還得靠雙腳行走,背著藥箱翻山越嶺前往。再則,鄉村經濟不平衡,有些村相對貧困,尤其是在鄉村一體化背景下,取消了藥物提成,而鑒于農村的現狀,診療費和補助費不可能高,村醫的收入來源非常有限,另外,因種種原因一些村醫未能納入社會保障,有的成長期的臨時工養老、醫療等方面沒有跟進,帶來一定的后顧之憂。由此,導致不少的專業畢業生不愿去,我國現有125萬鄉村醫生中,其中不少是上個世紀70年代從醫的赤腳醫生,他們都已經在65歲以上。村醫處于高齡化狀態。

農村地域遼闊人口分散,農村醫療服務亟需跟進,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村醫。讓專業人士愿意去并留得住,除了精神上的鼓勵之外,還得在社會保障上給以支撐。合理的提高村醫的報酬和待遇,使他們勞有所養,病有所醫,像其它醫院的醫生一樣有尊嚴。給村醫以社會保障既是對其辛勤付出的補償,也是實行醫藥分離改革的必要之策,將有助于調動鄉村醫生的工作熱情。

給鄉村醫生提高收入,看起來要拿出不少的錢,但此錢花得值,看病問題是個重要的民生問題,加大此方面的投入也是加大民生投入之一。再則,農村醫生多了,醫術高了,對城市醫院看病難也是一種緩解,尤其是老百姓看病成本更省,這個錢出得值,不僅有利緩解看病難,而且從村民節約成本的角度看,也有利于緩解看病貴

解決鄉村看病難問題是重要的民生問題,將村醫納入社會保障體系是重要的支持和鼓勵,通過此舉吸引更多的專業者加入,村醫多,醫術質量提升,到城市醫院看病的數量就會減少,有利于減輕城市醫院的壓力。將村醫納入社會保障將有利于激發村醫的積極性,走村上門,結合當地實際,中西藥結合,使服務和醫術都將提升,村民將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北方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第二页 | 午夜视频精品视在线播放 | 中出国产丝袜熟女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高清 | 日本熟女刺激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