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農業部將在鞏固已有整治成果的基礎上,繼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聚焦農獸藥殘留、非法添加、違禁使用、私屠濫宰及注水和注入其他物質、制假售假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行動。針對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產品和薄弱環節,堅持問題導向,加大巡查檢查和監督抽查力度,實行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嚴厲打擊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嚴防、嚴管、嚴控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切實解決面上存在的風險隱患。
整治任務
農藥專項整治行動
整治重點:以大中城市蔬菜生產基地和全國蔬菜、水果、茶葉、中草藥材主產縣為重點,聚焦豇豆、芹菜、韭菜、菜心等高風險產品,加強農藥管理,規范農藥使用,重點管控克百威、氧樂果等禁限用農藥殘留超標問題。
“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
整治重點:突出肉牛肉羊養殖重點地區和外調活畜問題多發地區、生豬養殖大縣、屠宰場,以打擊違法使用“瘦肉精”等禁用物質為重點,進一步強化飼料、養殖、收購販運、屠宰等各環節“瘦肉精”監管工作。
生鮮乳專項整治行動
整治重點:突出奶牛主產省、奶牛養殖大縣和奶牛養殖重點區域,以嬰幼兒配方乳粉奶源安全為重點,嚴厲打擊生鮮乳生產、收購和運輸過程中各類違法添加行為,重點治理非法收購生鮮乳、倒買倒賣不合格生鮮乳、惡意爭搶奶源的行為,嚴打非法收購運輸“黑窩點”。
獸用抗生素專項整治行動
整治重點:以獸用抗生素生產經營企業、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畜禽養殖大縣和問題多發領域為重點,嚴厲打擊獸藥中非法添加、標簽說明書增加主要成分或夸大適應癥、不按規定標注獸用處方藥標識、將原料銷售給養殖場等使用者、利用互聯網銷售假劣獸藥、超范圍超劑量使用等違法違規行為,保障獸藥產品質量,強化養殖者主體責任意識,提高安全用藥水平。
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
整治重點:以城鄉結合部、私宰專業村(戶)和肉食品加工集中區等私宰易發區和多發區為重點,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屠宰病死豬、屠宰環節添加“瘦肉精”、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等違法違規行為,促進生豬屠宰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切實保障豬肉產品質量安全。
“三魚兩藥”專項整治行動
整治重點:以大菱鲆、鱖魚、烏鱧等養殖水產品為重點品種,以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等禁用獸藥及其他化合物為重點藥物,在山東、遼寧、江蘇、河北、天津等大菱鲆主產區和山東、江蘇、浙江、廣東、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川等鱖魚、烏鱧主產區開展專項整治。
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
整治重點:以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產品為重點,圍繞春耕、三夏、秋冬種等重點農時,在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重點打擊農村和城鄉、省際、縣際等區域結合部門店不規范經營,流動商販無證無照經營。在互聯網領域,嚴厲打擊利用網絡銷售假劣農資行為,加大線下涉案企業查處力度,嚴格監控電商平臺和電商企業經營禁用農獸藥行為。在果菜茶中草藥等特色產區,重點打擊在蔬菜、水果、茶葉、中藥材常用投入品中添加禁限用、未登記農藥等違法行為。
重大活動安排
3月份,根據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暨農資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發布會精神,印發《2017年全國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點》《2017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部署2017年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公布2016年全國農業系統農資打假典型案件。
3―4月份,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春季行動。舉辦第十三屆“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開展種子執法專項行動。
3―8月份,派出6個檢查組對有關省的生鮮乳專項整治工作進行重點督查。
4―9月份,組織開展農藥執法專項行動、肥料監督抽查。
4―10月份,組織開展水產養殖規范用藥科普下鄉活動。由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組織各地推廣系統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力爭全年培訓漁民20萬人次以上,總站發放《水產養殖用藥指南》等技術資料5000冊以上,各地編印相關技術資料30萬冊以上。
5―10月份,組織開展果、菜、茶、中藥材重點產區投入品專項檢查。開展罰沒農資銷毀處理活動。舉辦農資打假執法骨干培訓班。
5―10月份,開展肉牛肉羊“瘦肉精”突擊抽查行動。根據掌握線索組織1―2次對外調活畜問題多發地區的突擊抽查,督促地方加大“瘦肉精”監管力度,保持高壓態勢,嚴防問題反彈。
6月份,組織開展《農藥管理條例》宣傳活動,普及農藥管理、科學安全用藥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出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工作的意見》,指導地方加大執法力度。
6―11月份,會同地方獸醫部門、大型養殖龍頭企業和獸藥協會組織,聯合開展獸用抗生素“放心產品進村、科學知識入戶行動”,引導養殖者購買使用安全放心獸藥產品、科學認知獸用抗生素,提高獸用抗生素規范用藥水平,把好源頭使用關。
7月份,召開農資打假工作座談會。
7―10月份,會同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安部等部門聯合開展“豬肉質量安全百日行動”,從生豬屠宰與市場監管兩端發力,聯合打擊生豬屠宰和肉品生產經營違法犯罪行為。
9月份,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秋季行動。
10―11月份,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督導檢查,檢查地方專項整治工作開展情況,推動各項行動深入開展。
11―12月份,開展農資打假績效考核。
12月份,公布一批農產品質量安全大案要案,震懾違法犯罪分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業部網站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