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高揚農業品牌化戰略的時代風帆

[ 作者:農民日報編輯部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4-17 錄入:吳玲香 ]

縱覽神州大地,洛川蘋果、五常大米、西湖龍井、贛南臍橙……從西部邊陲到東南沿海,從黃土高原到秀美江南,數不勝數的優質農產品品牌如一顆顆明珠,發散著中華農業文明的永恒魅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品牌在現代農業轉型中的戰略意義,將品牌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用品牌保證人們對產品質量的信心”“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為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創建,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國農業品牌創建推進工作會即將召開。這次會議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品牌創建精神的重要舉措,既是對全國各地推進農業品牌建設的一次系統總結,也是為促進農業品牌化邁上新臺階的一次深入動員,必將進一步明確我國農業品牌的發展方向、工作重點和現實路徑。

品牌凝聚共識,品牌引領希望。從草創期的篳路藍縷,到當下的干勁正足,再到未來的前景無限,一幅波瀾壯闊的品牌創塑畫卷正在神州大地上徐徐展開……

大船之航,品牌為帆。當前,我國農業正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程之中,面對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國農業急需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實施現代農業品牌化戰略正其時也

當前,我國農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自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產量逐年攀升,實現“十二連增”,在取得輝煌成績的同時,又出現了新的矛盾——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

面對新形勢,中國農業這條大船迎來了轉舵換航的使命。中國農業正在從偏重規模和數量的“吃飯農業”發展階段,向更加倚重質量和效益的“品牌農業”發展階段揚帆躍進!然而大船擺尾,攪動波瀾萬丈,何處吃水最深,又是何處需著重發力?

提綱挈領,舉一綱而萬目張。如果說中國農業是一項雜糅多條產業鏈、多種要素耦合的系統工程,那么品牌則是貫穿始終、從消費端倒逼生產端的一條主線。品牌化是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核心標志。在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戰中,品牌充當了統帥的作用。

如果我們將中國農業放置到歷史和現實、國內和國際的雙重坐標系中仔細考量,實施現代農業品牌化戰略的意義不言自明。

實施農業品牌化戰略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當前,中國正在加快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步伐,相對而言,農業現代化仍是“四化”同步中的短板和制約因素。品牌農業是現代農業水平的衡量標準、核心標志,是引領中國農業跨越性發展的重要動能。可以說,實施農業品牌化戰略,是我國推進“四化”同步發展、助推農業現代化轉型升級的內在呼喚。

實施農業品牌化戰略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多的減下去,少的提上來,這是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卻切中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要義。當前,我國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性消費成為主流。公眾消費需求正在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階段轉換,對農產品品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品牌是信譽的凝結,品牌農產品成為消費者高端、個性化消費的首選。品牌農業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提升我國農業供給質量,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實施農業品牌化戰略是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縱觀全球農業,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并非農業強國,不少農產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但卻缺少一批在國際市場上叫得響的名優品牌。農業品牌化建設滯后成為影響中國農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短板,在這種情勢下,實施農業品牌化戰略,就是要續寫中國農業的歷史輝煌,讓中國更多的農產品走出國門,這是我國農業彎道超越的不二選擇和現實路徑。

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現實方位下,引領我國農業穿過數量型、粗放型的發展瓶頸,向著質量型和效益型的新航道高速邁進,我國農業大船亟待揚起品牌農業的風帆。

合力共建,成效初見。農業品牌化創建是潮流所向、大勢所趨,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主管部門的精心作為下,農業品牌化創建的一些基礎性工作進一步夯實,一些寶貴的經驗亟待總結

“中國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短時間內最大規模的品牌創建活動。”美國學者大衛·奧格威曾作出這樣的判斷。

近年來,在神州大地上,農業品牌化建設如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全國各地涌現出豐富多彩的農業品牌化案例,許多寶貴的經驗,需要及時總結推廣。

在陜西,洛川蘋果品牌創建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2016年洛川蘋果品牌評估價值達到65.9億元,位居中國農產品蘋果品牌價值榜第一位。生產有基地、加工有企業、營銷有組織、流通有市場、出口有渠道的產業格局在洛川已經成形。

在吉林,除了人參、鹿茸、貂皮傳統三件寶外,玉米的“黃金名片”、大米的“白金名片”,雜糧雜豆的“彩金名片”等新品牌名片矩陣正在建立,吉林大米品牌崛起正當時,雜糧雜豆積極適應消費需求,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順勢突圍”。

在福建,“欣南嶺”菌菇品牌的樹立,為農業扶貧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地處偏遠的古田縣平湖鎮南嶺村菌菇搭上農業品牌化發展的快車,產品實現充分溢價,村民張蘭光滿懷欣喜:“有了品牌,200克茶樹菇進超市,能賣到33元,而原來只有批發,500克才賣33元。”

農業品牌化建設所取得的成果,得益于黨和政府對品牌建設的高度重視,得益于政策環境的不斷優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張家口調研乳品企業時強調,品牌的影響力需要積累,創品牌的過程中,既要有高的標準,更要每一步腳踏實地,扎扎實實,一絲不茍抓好各個環節,最后讓市場說話,讓群眾說話。

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要求,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引導境外消費回流,推動供給總量、供給結構更好地適應需求總量、需求結構的發展變化。這為新時期推動農業品牌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中央一號文件更是將創品牌、引入現代要素改造提升傳統名優產品等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滿足消費升級需求的重要方面加以強調。

加強農業品牌化建設,農業部門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這些年來,農業部門在促進農業品牌化戰略落地過程中,進行了許多寶貴的探索:

積極培育,夯實農業品牌基礎。不斷完善農產品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努力補齊農業品牌化發展的“短板”。加強品牌主體培育,利用好稅收、公共財政投入、補貼和金融信貸等支農政策,支持龍頭企業加強品牌宣傳、渠道開拓和產品促銷,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申請商標、推廣品牌,使新型經營主體逐步成長為品牌建設的主力軍。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產”“管”并重,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強化“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保持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呈現總體平穩、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

搭建宣傳推介平臺,力促農產品流通和營銷。各級農業部門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農業展會、產銷對接會、農產品推介會等,提高農業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近兩年來,農業部連續推選出了200個合作社的200個農產品品牌,舉辦了大米、蘋果、水產品等一系列品牌活動。特別是2016年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獨具匠心打造了“省部長推介品牌農產品專場”,20位省部長走上舞臺推介地方特色農產品,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營銷盛典。

著力保護,凈化農產品品牌市場環境。農業部門會同其他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市場執法力度。持續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等,加大農業投入品監管力度,努力消除源頭隱患。加強例行監測和專項整治,2016年全國主要農產品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為97.5%。加大資源環境保護力度,加強對水源、土壤的保護支持力度,使生態美等逐步成為品牌“賣點”。

在我國互聯網+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業部以發展農業電子商務為切入點帶動農業品牌建設,取得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農業部連續印發了《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等多個文件,加強政策指導和示范試點,并在第十四屆農交會上舉辦信息化高峰論壇農業電子商務分會場,主動引導品牌化與電商化融合發展,推動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強化品牌意識、營銷意識,使品牌建設搭上“互聯網+”的快車。

一系列舉措穩步推進,我國農業品牌化基礎性工作已被夯實,發展態勢良好。

我國農業品牌增長速度持續加快。截至2016年底,全國“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總數接近10.8萬個,農產品注冊商標已達240余萬件。我國農業品牌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據WTO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農產品的出口貿易規模不斷擴大,2006年出口額為314億美元,2016年達到了729.9億美元,10年增長132.45%。

萬丈高樓平地起,盤龍臥虎高山齊。農業品牌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市場主體,從市場主體到廣大消費者的共同參與,合力推動我國農業品牌化建設邁上新的臺階。

著眼未來,全面布局。我國品牌建設在取得成效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鋪就前進路徑、筑牢發展根基、探索現實策略、拓寬國際格局,是中國農業品牌創建贏得更加輝煌未來的關鍵

聚沙成塔,積流成河。我國品牌農業創建從起步到發展壯大,一路走來取得了許多成效,然而從總體上看,我國農業還是產品多、品牌少,普通品牌多、知名品牌少,尤其是國際知名品牌更少。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品牌建設需要闖過巍峨險峻的關隘,方能迎來光芒四射的寬闊之地。全國農業品牌創建推進工作會的召開,正是要圍繞農業品牌建設,展開深入研討,著眼未來布局。

從全局入手,加強頂層設計,鋪就農業品牌化的前進路徑。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大凡執事,必須高瞻遠矚,從全局入手,事物錯綜復雜的脈絡,方能遍覽無遺。我國東西部地區品牌建設發展不平衡,農業品牌化協同推進機制尚不健全。加強頂層設計,完善農業品牌制度、服務體系、產業布局等方面的整體規劃,緊抓落實,顯得尤為迫切。

整合資源要素,提高產業化水平,筑牢農業品牌化的長遠根基。

 市場是檢驗農產品品牌化程度的試金石。中國要實現農業品牌化發展,必須解決生產規模小、標準化程度低、營銷方式落后等問題。農業品牌化戰略實施,應加快整合區域內各項經濟要素,打造全產業鏈條,提升標準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的服務功能。

主抓區域公用品牌,完善地標管理制度,探索農業品牌化的現實策略。

目前,我國已經初步探索出以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為主體的品牌建設路徑。這其中,地理標志農產品對農業資源的產地環境、歷史文化、資源稟賦等進行了深入的挖掘,是我國農業特色資源比較優勢的集中體現,是我國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重要載體。要完善地標制度,創新管理方式,實現動態監管,建立準入準出機制,從嚴掌握對地標產品的審批和使用,讓消費者形成“地標產品是高品質特色產品的代名詞”的認知。

強化科技支撐,厚植文化基因,拓展農業品牌化的國際格局。

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品牌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其發展和世界經濟息息相關。只有充分參與國際競爭,才能在挑戰與機遇并存中,獲得長足發展。國際農業品牌的競爭,實際上是“尖端”與“特色”的競爭,“尖端”主要靠科技創新加以支撐,“特色”則主要由民族文化承載。如果說,科技創新賦予了農業品牌不斷攀爬新階梯、不斷跨越新瓶頸的深層動力,那么,民族歷史文化則為農業品牌沉積了一座無可比擬的精神富礦。

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個性,不僅僅是因為它擁有獨特的山川地理形勝,更是擁有獨特的歷史傳承和文化標識。而品牌農產品是地理物產與歷史文化的雙重結合,早已超離了一個產品的概念,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國家形象的代言人。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現代農業品牌化戰略時代風帆的引領下,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必將迎來“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絢麗篇章。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一国产 | 日本美女一级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丝袜熟女系列 | 婷婷琪琪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