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切實提升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

[ 作者:唐旭?陳子璇?王雨朦?孟德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10 錄入:吳玲香 ]

“如何提升鄉鎮監管站的監管能力?”“如何加強散戶監管?”2017年全國農牧漁業大縣局長輪訓農產品質量安全班期間,局長們就農產品質量安全基層監管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展開了深入研討。大家一致認為,堅持“產”“管”并舉,切實提升基層監管能力是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重要舉措。

農產品質量安全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鄉鎮監管站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的基石,是日常監管工作的前沿陣地。鄉鎮監管站的監管能力提升與否,直接牽涉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最后一公里”能否打通。圍繞這一議題,局長們展開踴躍的發言。

“我們應該明確鄉鎮監管站的工作職能、內容及人員配置,確保其管理責任的落實。只有責任明晰了,才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工作動力。”河北省元氏縣農林畜牧局副局長楊志林搶先發言。

“除了明晰權責外,還應加強鄉鎮監管站檢測裝備的配置,沒有檢測的支撐,我們監管是空的。”浙江東陽市農業局副局長高國新說。

江蘇昆山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蘇衛新用逆向思維提出建議:“我們不妨轉換監管思路,把廣大消費者發動起來,比如增強他們對生產經營主體索證索票意識,提升他們安全消費常識,從而使消費者成為免費的監督者。”

“一旦生產經營主體品牌意識樹立起來了,監管的壓力就會無形中減輕。”江西省蘆溪縣農業局副局長賀愛琪認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除了政府部門加強監管之外,還需要鼓勵和引導生產經營主體加強“三品一標”認證,走農業品牌化之路。

此外,如何加強散戶監管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又一難點問題,較之于標準化基地、種植大戶、農業專業合作社等規模化主體,散戶安全生產的意識更為淡薄,能力也更為欠缺。且散戶監管牽涉的對象眾多,監管面極其廣泛,如何在有限的財力物力下,實現行之有效的監管,是考驗基層監管人員的一大難題。

山東沂南縣農業局黨組成員、農辦主任許彥波認為,一方面要加強對散戶的宣傳教育,增強他們的安全生產意識,另一方面應從收儲運環節入手,通過市場收儲運主體對散戶生產的農產品進行檢測,只有達到一定標準的才允許收購,從而倒逼散戶安全生產能力的提升。

談及未來工作建議,許多學員都呼吁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修訂。四川省農業廳副處長梁東妮建議《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應進一步明晰農業部門和食藥監、工商等部門的職能與分工,尤其是農產品“三前”監管方面的權責問題。此外還應完善生產經營主體、收儲運主體的信息備案,以便對其進行有效監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7-05-1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看片免费视频 | 一本视频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 日本人妖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