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不會遺落任何一個角落。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和城市化建設進行到相當程度,農村作為中國經濟下一個動力源,近年來受關注度日漸提升。從2004年中央發布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意見以來,至今連續十幾年中央“一號文件”均聚焦“三農”問題。
1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加快農業現代化的“一號文件”。除了一貫地提出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和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之外,此次“一號文件”對于農民市民化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方面亦有不少著墨。
回顧歷史,當前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是上世紀50年代計劃經濟的產物,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戶、包干到戶乃80年代初中央連發三個“一號文件”所確立。這些政策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發揮了作用,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了農民勞動熱情,令農村迅速解決溫飽問題。然而,數十年滄桑巨變,特別是隨著城市化進程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鄉進一步統籌協調,當前農村基本制度與框架賴以生存的土壤已發生變化。
論及影響農村體制因素,城市化為最。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末我國城鎮化率為54.77%,較1980年的不到20%大幅提升,此外還有數以億計的農村人口在城市“常住”。農村人口城鎮化以及涌入城市“謀生”,改變了農民對于土地的依存關系,土地為農民帶來的收入貢獻越來越少,新時期農村戶口在城市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和新生代的農民工,甚至不再將土地作為創收途徑。
與此同時,在近年來持續推進城鎮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農村本身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少村莊,尤其是地處偏遠的聚居點消失,而在原有的包產到戶制度未改變情況下,造成了消失鄉村土地荒蕪、新的居民聚居點人多地少的失衡現象,一定程度上也沖擊著現有的土地制度。
因此,在城市化進程到達一定階段,新農村建設基本完成,滄桑巨變下漸趨穩定的當下,以一種新的思維、新的模式去重新整合農村資源,打造農業現代化,乃順應時勢之舉。
首先要打通農民市民化之路。即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讓有條件在城市落戶的農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能夠順利落戶,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工與城鎮居民有同等權利與義務,讓農民落戶城市后“無后顧之憂”。同時,對進城落戶農民原享有的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積極探索有償轉讓退出機制,提升農民落戶城市意愿。
其次是改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由于當前農村人口和土地結構都發生了變化,所以有必要根據新形勢對現有農村土地的承包權重新進行公平分配,并逐步完成土地等農村集體資源性資產確權登記頒證、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到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同時在保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不變的情況下,實行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改革。將土地承包權與實際經營權分開,不進行土地經營的農民可以將經營權轉讓給他人,如此,農民就能安心進城務工、經商而無須擔心失去土地。而真正愿意進行土地經營的人,則有可能獲得土地權利,此舉對于農業集約化經營和打造農業現代化均大有裨益。
農業社會為傳統中國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在現代化推進不可逆轉的當下,“安土重遷”、“農本商末”等思維業已進化,土地對人的束縛關系也被掙脫,農民對于土地的依存如今也已瓦解。因此,欲建設現代化農業,首要乃創新思維與模式,重整農村資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政府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