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張桃林:加強土壤和產地環境管理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 作者:張桃林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8-21 錄入:王惠敏 ]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土壤和產地環境是農業生產的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農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條件發生著深刻變化,尤其在實現糧食生產"十一連增"后,正在進入"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全面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新階段,現代農業建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資源環境約束和市場競爭挑戰,土壤和產地環境管理在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1、我國農業發展形勢、挑戰及潛力

近年來,在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支持下,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躍上新的臺階,連續登上 5500 億kg和 6000 億kg的新臺階,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有效應對了國際糧食和農產品市場波動,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但也應看到,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在高起點上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更多挑戰,確保糧食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任務依然艱巨。

1.1 糧食供需長期性偏緊將成新常態

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供需關系已由20世紀90年代的"總量平衡、豐年有余",轉變為目前的"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短缺、長期性偏緊"的格局,并將成為我國農業的一種新常態??偭可?,由于人口數量增加、城鎮人口比例上升及其膳食結構升級、工業用途拓展和結構變化,對飼料用糧、工業用糧需求呈快速增加趨勢。預計到2020年,糧食需求量將超過 7200 億kg,其中飼料用糧要占到近 5000 億kg。按目前 6000 億kg的產量基數和"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目標要求,要保持年度產需基本平衡,任務十分艱巨。結構上,現在一些品種缺口較大,未來缺口還可能會繼續擴大。典型的是大豆,2014 年進口超過 7100 萬噸,強筋小麥、啤酒大麥等專用、優質品種也需從國際市場進口調劑。此外,與高消費水平國家相比,我國目前谷物、奶類、牛羊肉等人均年占有量均較低。盡管我國居民飲食習慣、消費水平和結構與歐美等發達國家有所差異,但長期性偏緊的局面將會是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常態。

1.2 農業發展面臨的約束與挑戰日益凸顯

我國糧食生產實現歷史性的"十一連增",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水土等農業自然資源高強度開發利用和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品大量投入使用的基礎上,當前支撐糧食生產的各種資源要素和環境生態已繃得很緊,制約我國現代農業尤其是糧食生產的一些新老問題和矛盾仍然比較突出。

(1) 糧食安全基礎不牢,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盡管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大投入,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為糧食連年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仍未根本改善,抵御災害的能力還比較弱。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僅占51.8%,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僅為 0.52,平均水分生產力約為 1.0 kg/m3,明顯低于發達國家1.2-1.5 kg/m3 的水平。而且,耕地中仍有 2/3為中低產田。因此,當前我國糧食生產基礎還不穩定。歷史上出現的3次較大的糧食生產滑坡事件(圖 1)都表明,糧食下滑容易,恢復難。

1.jpg 

(2) 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夠強,重大突破性成果儲備不足。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取得了顯著成就,為糧食連年增產和現代農業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2014年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達56%。但相對于發達國家 70% - 80% 的農業科技貢獻率,我國農業科技發展水平還不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亟待加強。目前,具有較強全局突破性、區域帶動性的新品種、新技術儲備明顯不足,缺少類似于雜交水稻、黃淮海平原綜合治理等的突破性成果,在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和農業環境生態保護等方面也亟需一批重大關鍵技術成果的支撐。

    (3) 糧食生產效益偏低,國際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當前,我國農業生產成本"地板"抬高和產品價格"天花板"封頂(或下沉)的雙重擠壓日益嚴重,"高成本、低效益"問題越來越突出。一方面,農資價格、土地租金、人工成本等快速上漲,遠遠超過糧食價格上漲的速度,種糧比較效益低下,嚴重影響農民種糧和地方政府抓糧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我國糧食及主要農產品的價格大多已高于進口到岸價,導致了近年來我國糧食"邊增產、邊進口、邊積壓"的怪象,國家現行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有待進一步調整完善。

(4)農村勞動力結構性短缺問題日益突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尚不健全。近年來,雖然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土地流轉和規?;洜I的面積不斷擴大(截至2014年底,流轉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30.4%),但目前小規模、分散種植仍是主體,而且可以預測這種格局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加快推進,青壯年的農村勞動力轉移量會進一步增加,這將使農村農業勞動力的結構性短缺問題更加突出,雖然從農業勞動生產率水平看,我國農業勞動力在總量供給上相當長時期內都將是充足有余的。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尤其是新一代青年職業農民,創新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模式,大力發展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快構建適應不同生產規模和組織形式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

1.3 糧食增產仍有潛力可挖

雖然我國糧食安全面臨上述種種困難和挑戰,但也應看到,我國糧食增產節約仍有潛力可挖。

(1) 糧食單產提高有潛力。目前,一方面我國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單產分別僅為高產水平國家的 63%、 65%、 54%和 52%左右(圖 2)。另一方面,2013年全國高產創建片水稻、小麥、玉米的平均單產可達 10308 kg/hm2、 8010 kg/hm2、 10944 kg/hm2,分別高出全國平均單產的 53.7%、 58.1%和 81.6%,尤其是高產萬畝片的最高單產甚至達到了 12487 kg/hm2、 10629 kg/hm2 和 17175 kg/hm2??梢?,單產提高的潛力仍然很大(圖 3)。

 

張桃林:加強土壤和產地環境管理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圖2)

張桃林:加強土壤和產地環境管理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圖3)

 

(2)生產組織方式變革有潛力。農業生產組織化、規?;降奶岣吆蛯I化、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一方面會拉動科技創新需求,另一方面會提高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的效果和生產管理水平,從而促進糧食增產和提質增效。據分析,種糧大戶的單產水平要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7.8%。可以預見,隨著農業農村改革的深入推進,尤其是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的加快發展,以及農業科技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糧食增產的制度創新紅利會更多地釋放出來。

(3)糧食減損節約有潛力。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促進了人民群眾營養水平和膳食結構的顯著改善。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一方面人均占有和消費量還不高,而另一方面我國糧食在生產、收儲、加工和消費過程中的損失和浪費又相當嚴重。據國家糧食局估算,全國在收割、儲運、加工等環節損失和餐桌浪費的糧食每年達 350 億kg 以上。由此可見,通過有效減少收儲加工損失和推行節約型健康消費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糧食供給和農業資源環境的壓力。

2、農業資源環境特點與問題

農業資源環境,尤其是土壤和產地環境是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也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源頭保障,事關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生態文明建設大局。當前,農業生產發展與資源環境硬約束的矛盾日益凸顯,要保障我國糧食生產在"十一連增"基礎上持續增產,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任務將越來越艱巨。

2.1 資源環境特點及利用現狀

我國幅員遼闊,農業自然資源及其時空配置復雜多樣、差異大、"先天不足"。以水土資源為例,我國農業資源及利用存在的問題總體上可以概括為:總量不足、質量不高、配置不協調、利用不合理。

(1)資源總量不足。目前我國年均農業缺水量達 300 多億m3,而且總量性缺水、水質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問題并存,未來農業用水約束將會繼續加大。此外,一些地區由于地下水過度開采,井越打越深、水越出越少,并出現日益嚴重的漏斗區(如華北、東北西部等部分地區)。另外,我國耕地資源嚴重不足,人均耕地擁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40%,僅相當于美國的1/8,印度的1/2,而且可耕地已基本利用,后備資源很少,且條件差、開發利用難度大、投入回報率低。據估算,目前全國僅有 500多萬hm2可相對集中連片開發的后備耕地。

(2)質量不高。當前,我國一些地區和流域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嚴重,有的湖泊水面的水質甚至不符合灌溉水質標準,地下水污染也日趨嚴重,污水灌溉導致的農田污染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也時有發生。就耕地土壤質量而言,根據國土資源部 2009 年發布的《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報告數據和 2013 年發布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我國耕地質量整體偏低,耕地基礎地力對糧食產量的貢獻率為50%左右,遠低于歐美等國 70% - 80% 的水平。中低產田占 2/3,坡耕地約占 40%,土壤養分失衡比較普遍。而且,一些地區土壤退化問題嚴重,如西北地區水土流失及沙化、次生鹽漬化,東北部分地區黑土地變薄,南方紅黃壤酸化加速,設施蔬菜地(大棚)土壤酸化、鹽漬化和連作障礙等退化問題日益突出。此外,還有部分耕地因受到中重度污染已不宜耕種糧食作物。

(3)配置不協調。首先是光溫水土等自然要素配置上的不協調。從區域分布看,東部氣候濕潤、水源充足,土地面積只占全國的 47.6%,卻擁有全國 90%的耕地,而西部干旱、半干旱或高寒區土地面積占全國的 52.4%,但耕地只占全國的10%;從水土資源匹配看,存在"有水沒地"和"有地沒水"的矛盾。例如,南方水資源占全國總量的 4/5,但耕地不到全國的 2/5,而水資源只占全國總量 1/5的北方,其耕地資源卻占全國的 3/5。其次是農業生產布局與自然資源分布不匹配。在我國近幾十年的糧食增產中,北方貢獻占了大頭,全國糧食生產重心已逐步從水熱資源豐富的南方轉移到了缺水的北方。目前,東北和黃淮海地區糧食產量已占全國的 53% (其中,商品糧占全國的 66% ),而水資源僅占 15% 左右。傳統的"南糧北運"已轉變為"北糧南運",相當于每年要由北方向南方輸送 300 億m3 的水資源,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北方水資源短缺的情勢。

(4)利用不合理。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資料,我國用占世界8%的耕地,生產了 21% 的糧食、 52%的蔬菜和 22%的水果,養活了 19%的人口,為我國和世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也應看到,我國一些地方農業資源由于長期過度開發和消耗導致的耕地質量下降問題已日益嚴重。從耕地利用強度看,我國是美國的 2.2倍,印度的 3.3倍。相對于美國每年大量耕地實行強制休耕,我國則是采用增加復種指數等方式來保證以較少的耕地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糧食,耕地很少有休養生息的機會,結果往往是土地產出率高,但資源利用率和勞動力生產率低。

2.2 產地土壤及環境安全問題突出

目前,我國農業資源環境受外源性污染和內源性污染的雙重影響,已日益成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約束。一方面,由于工礦業和城鄉生活污染向農業轉移排放,導致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下降和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另一方面,在農業生產內部,由于化肥、農藥等化學投入品長期不合理過量使用,以及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和農田殘膜等農業廢棄物不合理處置等,形成的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這些都加劇了土壤和水體污染,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1)化肥使用量依然偏大。 2013 年我國農業化肥施用量為 5912萬噸,按農業種植面積(包括果園等在內)計算化肥用量為 321.5 kg/hm2,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分別是美國的 2.6倍和歐盟的 2.5倍。不過,由于近年來在主要糧食作物上推行了測土配方施肥等措施,目前我國小麥、水稻、玉米的平均氮肥使用量分別為 210、 210、 220 kg/hm2,已低于發達國家為防止水體污染所設置的安全上限值 225 kg/hm2。據農業部研究的結果,我國三大糧食作物的氮、磷和鉀肥利用率分別為 33% (30%-35%)、 24% (15%- 25%)、和 42% (35%-60%),盡管仍比世界先進水平低 10% - 20% ,但已進入國際公認的適宜范圍。當然,不同生物氣候條件、不同土壤類型和基礎肥力水平、不同作物種類以及不同產量目標對不同養分元素的利用率可能會有較大差異。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化肥用量區域不平衡問題仍較突出,施用量高的地區如山東、江蘇(化肥用量超過 390 kg/hm2,其中江蘇僅氮肥用量就達 300 kg/hm2左右),是內蒙古、貴州等用量低地區( < 195 kg/hm2 )的 2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果園和設施蔬菜的化肥使用量平均分別達到 555 kg/hm2 和 365 kg/hm2 ,遠遠超出安全上限值,而且近年來蔬菜和設施農業面積擴展很快。目前,種植面積約 6000 萬hm2的果樹和設施蔬菜的用肥量已與種植面積 1.07億hm2 糧食作物的用肥量大致相當。

(2)農藥利用率偏低。目前,我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和統防統治覆蓋率還不高,農藥用量仍然較大,近年來穩定在32萬噸左右,占世界農藥總用量的1/7。農藥利用率低(約為35%),較發達國家低20%-30%。殘留農藥經過降水、地表徑流和土壤滲濾進入水體所導致的土壤和水環境質量惡化及生物多樣性破壞等問題仍然存在。此外,每年數十億個農藥包裝物被隨意丟棄于田邊地頭或水體,包裝物自身及其殘留的農藥對農村環境和居民健康所造成的潛在威脅也不容忽視。

(3)畜禽糞污等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低。畜禽糞污染是農業面源污染的最大來源,我國農業面源污染中化學需氧量(COD)總量的90%以上來自于畜禽糞污。2013年,我國飼養生豬約12億頭,年出欄7億頭左右,而且規模化養殖發展速度快,500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所占比例已達到40%左右。實施規?;B殖,做得好有利于對糞污進行集中處置和循環利用,提高產業化水平。但是如果處置不當,或者配套設施跟不上,規模化養殖也可能造成集中污染甚至引發環境事故。目前,規?;B殖場(小區)廢棄物處理設施配套比例不足50%,糞便養分還田率不到50%,而且糞污中重金屬、抗生素等超標現象也有發生。此外,我國水產養殖規模也在迅速擴大,養殖中大量餌料、魚藥的投放也會造成水環境污染。

(4)地膜回收率較低。我國地膜使用總量和作物覆蓋面積均高居世界第一,2013年,全國農膜用量為249.3萬噸,其中地膜使用量140萬噸。由于廣泛使用的超薄地膜(厚度<0.008 mm,甚至0.004 mm)易老化、易破碎、難回收,回收率一般不足60%,致使每年有約40萬噸的農膜殘留于土壤中,帶來"白色污染"問題。農膜殘留土中,一方面會影響土壤的結構和土壤的通透性,影響土壤的養分、水分運移和利用過程;另一方面,殘留的農膜易被一些動物誤食而產生中毒現象。

(5)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低。隨著一些作物產量連年提高,秸稈生物量也在不斷增加。目前,我國農作物秸稈的生物量已超過9億噸,其中可以收集的秸稈已達8億多噸,但目前秸稈的綜合利用率只有76%左右。如果不能有效處置秸稈,隨意焚燒就會導致大氣污染,堆積到河溝或湖泊則會通過淋溶及風化腐爛產生有害物質進入水體造成污染。

(6)區域土壤污染及土壤健康問題突出。根據農業部現有346個國家級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和中國農科院長期調查數據分析結果,自1980年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后的30多年以來,由于耕作和施肥制度的變化,農田土壤養分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總體上看,我國農田土壤有機質呈上升趨勢,目前全國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約24.1 g/kg,提升了約20%;土壤全氮平均含量約1.46 g/kg,1985-1997年期間上升較明顯,而在1998-2010年期間變化不大;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約25.8 mg/kg,速效鉀平均含量約126.0 mg/kg,均明顯上升。特別是有效磷,30年間增加了3-5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耕地肥力總體向好的情況下,區域性農業資源質量下降,尤其是局部地區土壤重金屬污染及產地土壤健康問題日益加劇,嚴重影響著農業生產生態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據不完全調查結果,目前受污染耕地1000萬hm2,污水灌溉217萬hm2,固體廢棄物堆存占地和毀田13萬hm2。農業部自2001年以來進行的4次區域性調查結果也表明,土壤污染總超標率為10.2%,雖然主要為輕中度污染(重度污染比例低于1%)。

2.3 農業資源環境監測評估方法尚需完善

及時準確掌握農業資源環境狀況及動態趨勢,是有針對性地開展資源環境利用保護和修復治理的基礎和前提。然而,由于我國土壤及產地環境等農業資源生態問題在類型和成因上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現行農業資源環境監測評估方法還不完善,監測評估結果往往不能客觀精準反映資源環境真實狀態和趨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資源環境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以土壤重金屬污染調查為例,2014年環保部等公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結果表明,全國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達19.4%,其中重度污染點位占 1.1%;而 1999 年國土資源部完成的我國中東部主要農耕生產區的調查結果表明, 12.1% 的土壤存在潛在的重金屬污染生態風險;農業部 2001 年以來對一些重點區域耕地土壤先后進行了4次調查,結果則是總超標率為10.2%。之所以出現上述差異,究其原因:

(1)由于調查目的和方法及采樣點布局選擇和采樣密度的差異性。例如,環保部等 2014年完成的調查屬于全國性的概查,樣點布局稀疏,調查采樣密度小(為 8 km × 8 km )。而實際上,受特殊復雜多樣的自然條件和長期小規模、分散、碎片化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影響,我國土壤空間變異大,因此概查結果往往難以準確反映實際狀態,更難用于對某個具體地塊的污染評估和防治指導。為此,農業部和財政部已于 2012 年起啟動實施了"全國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在全國1.1 億hm2 耕地上按平均每 83 hm2設一個采樣點,并在重點地區適度加密,進一步開展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詳查評估。

(2)由于評價指標體系尚不健全。我國土壤類型的多樣性和土壤重金屬污染來源的多元性以及土壤-作物系統重金屬遷移過程的復雜性,決定了土壤重金屬含量與農產品重金屬含量之間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事實上,土壤類型、作物種類及品種、耕作制度、水肥管理等在一定條件下都可能對土壤及農產品重金屬污染過程產生顯著影響。由于我國現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GB 15618-1995 )主要以土壤重金屬全量為依據,沒有充分考慮對污染危害起關鍵作用的土壤重金屬生物有效性及其主要影響因子,因而按此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評價的結果往往不能準確反映土壤和農產品重金屬污染的客觀現實,"土壤重金屬超標而農產品不超標"與"土壤重金屬不超標而農產品超標"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必須抓緊修訂完善現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及土壤重金屬污染評價指標體系與調查監測技術規程。

再從農業面源污染評價情況看,根據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我國農業源COD、總氮和總磷排放量大體占全國排放總量的 40%、 50% 和 60%,而且 2012 年監測結果與 2007 年相比,全國農業源 COD、總氮和總磷排放量又分別增加 22.9%、 17.2% 和 12.0%。但需要指出的是,這個結果是根據典型監測小區和產排污系數計算得出的理論值,而且只是"排放量",并不等于實際"污染量"。事實上,與工業點源污染物通過排污口直接進入水體不同,農業排放物從監測小區(田塊)排出后,會進入下一級農田或經過農田溝渠及濕地等被消納利用,而通過地表徑流和土壤淋溶,最終真正進入水體的量是比較有限的。而且,相對于工礦業"三廢"污染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性而言,農業面源所排放的氮磷和有機廢棄物,對于水體而言是污染物,但對農業生產而言相當大部分是營養物質,可循環利用。然而,由于現行的污染源監測統計方法未能充分考慮到農業面源污染的特殊性和空間變異性,尤其是農業源和工業源在造成水體等環境實際污染的方式和程度上的差異性,以及在污染總量統計中未能對污染量與排放量進行必要的界定區分,因而對污染源構成中農業源所占份額可能存在高估的問題。事實上,我國耕地重金屬污染與工業"三廢",尤其是廢水排放關系密切,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的地區也主要分布在工礦企業周邊、污水灌溉區和大中城市郊區等。因此,修改完善現行污染源調查統計方法,全面客觀掌握污染源構成和變化趨勢,對進一步明確方向、突出重點、科學有效地開展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3、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土壤和產地環境管理

農業發展問題涉及政策、科技、體制、人才、資源環境等多種自然和經濟社會因素,需要多措并舉和系統整體的解決方案。農業資源環境是實現國家糧食安全和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和前提保障,也是當前我國農業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關鍵瓶頸約束。因此,必須針對農業資源約束趨緊、投入品過度消耗、環境污染加劇等突出問題,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更加注重生產發展與生態保護的有機結合,把"穩產量、強產能、可持續"和實現"三個安全"(即糧食及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產地資源環境安全),尤其要把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作為核心目標任務,做到"藏糧于土"。

具體而言,在農業資源環境利用和管護中,要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綜合考慮各地農業資源承載力、環境容量、生態類型和發展基礎等因素,堅持問題導向,以"持續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和"一控兩減三基本"(即農業用水量和水質安全控制,化肥和農藥減量使用,秸稈、畜禽糞污、農膜基本循環利用)為目標,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生態保育型農業。

(1)強化普查規劃。加強普查摸底,盡快準確弄清農業面源污染及土壤退化的類型、范圍、程度與成因,建立國家級面源污染、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等數據庫,及時掌握農業資源環境狀況及動態趨勢。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制定國家及地方農業環境污染治理規劃,并在統籌現有各類規劃的基礎上,在"十三五"規劃中進一步突出和明確農業資源環境管理的方向和重點目標任務,做好與《農業突出環境問題治理總體規劃(2014-2018)》和《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等的銜接。要強化規劃及其落實措施與農業"調結構、轉方式"的緊密結合,促進農業生產布局與資源環境更好匹配,加快區域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當前,要把玉米作為種植結構調整的關鍵和重點,科學調整糧經飼種植結構,開展糧改飼、農牧結合、玉米青貯及玉米就地轉化試點,促進種植結構與水資源承載量相匹配;調整土壤重金屬超標農田作物品種或種類,促進種植結構與產地環境相適應;根據流域環境特點,控制靠近水體,尤其是水源地的農田肥料施用量或調整種植結構,促進農業生產方式與流域環境目標相一致等。

(2)強化監督管理。建立全過程監管制度和體系。加強中央與地方、流域上游與下游的統籌協調,加快形成職能清晰、分工合理、協調有力、監督到位的監管制度和體系。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加強基層隊伍和管理服務體系及條件能力建設,實現監管執法和綜合治理網絡化、一體化。建立健全農業資源環境動態監測體系,整合、加密監測點,構建覆蓋我國農業主產區和主要農作物的農業資源環境監測網絡;強化現代技術手段在監測管理中的應用,建立健全耕地質量、草原災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農業面源污染等監測預警信息共享平臺,構建農業資源環境的常態化監測和長效化預警機制。

(3)強化法治建設。針對當前制約我國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突出問題,加強法治創新,逐步建立健全最嚴格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產品產地保護、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農業資源損害賠償、農業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等覆蓋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全鏈條、全過程、全要素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體現"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的要求。當前,要積極推動《土壤污染防治法》、《耕地質量保護條例》等制定工作,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加大對破壞農業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4)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建立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協作平臺和機制,加強不同行政區間、政府部門間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工作的有效合作,協同推動資源環境保護。大力培育第三方農業環境治理保護產業,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調動管理部門、科研單位、涉農企業以及農業生產者各類主體的積極性,實現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大聯合、大協作。創新農業生產組織模式,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農機、植保等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規范有序探索和推進土地流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開展農業清潔生產技術推廣應用和服務。建立健全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績效考評及獎懲和責任追究機制。

(5)強化科技支撐。要適應農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新要求,聚焦農業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科技需求,調整優化農業科技發展布局和方向重點。從偏重土地產出率向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相結合,并更加注重資源利用率轉變;從偏重糧食農業向糧食農業與糧經飼及食物農業研究相結合轉變;從偏重產中研究向產地、產中和產品質量安全及產后儲運加工的全過程覆蓋研究轉變。緊緊圍繞科學施肥用藥、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耕地質量保護建設與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生態友好型農業和農業機械化等關鍵技術問題,加強創新研發,盡快形成一整套適合我國國情農情、能在較大范圍推廣復制、切實可行的農業清潔生產技術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技術模式與體系,并選擇一批生態敏感脆弱區、集約農業和設施農業區、國家重大工程(如"南水北調")沿線開展試點示范。同時,進一步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及農業環境問題過程機理的基礎研究,為更加科學精準評價和有效防治產地土壤及環境污染提供堅實基礎和依據。

(6)強化政策支持和宣傳培訓。建立健全以技術補貼和綠色農業經濟核算體系為核心的農業補貼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對生態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清潔生產技術以及綠色生產資料等研發和推廣應用進行補償、激勵,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提高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運用清潔生產技術、保護農業資源環境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有效性。加強農業資源環境利用和管護的科普宣傳和技術推廣服務,使社會公眾和農民群眾更多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到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工作中。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和公眾生態環保意識和科學文化素養,培育健康消費生活習慣,切實提高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營造公眾參與的良好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科院院刊 2015年第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中日韩在线 | 亚洲香蕉一本大道在线 | 日本视频观看无卡免费精品页码 | 日本三级人妇在线 | 中文字幕三级免费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