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到基層采訪,總是會詢問基層干部一個問題:今年是基層減負年,你們有什么感受嗎?
聽到記者的問題,他們多會露出不自然的苦笑,沉默片刻,尷尬地搖了搖頭:沒什么感受。
所謂“沒什么感受”綜合起來看,主要是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以前怎么樣,現在基本還怎么樣,甚至因為工作情況的變化,各項任務考核還有所增多。關于當地是否出臺了減負的要求,有的表示根本沒聽說,有的表示聽說了但是和他們的具體工作關聯不大;
另一種是確實感覺有變化,比如文山會海的現象有明顯好轉,但是其他方面的考核又多了起來,尤其是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比較突出。一位干部告訴記者,他手機上的APP裝了五六個,而這已經是精簡之后的,其中三個要求每天打卡排名,他只能把洗漱和吃飯時間拿來“刷”APP;
第三種則是確實感覺一些事務性的工作量有所減少,但是考核問責的壓力依然巨大,尤其是基層權責不對等的問題。“上項目的時候不咨詢我們的意見,名為‘減負’,但是事后管理責任還在我們身上。這樣減負不如不減。”
當然,從全國的角度來看,記者采訪的樣本實在太少,不能代表整體情況。但這應該也說明了當前基層減負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現象和問題,值得關注。
而不久前,長期關注基層治理問題的《半月談》也推出了一期關于基層減負的“年中觀察”報道,指出:目前,破除基層形式主義的一些做法起到了積極效果,但也有些是表面文章,部分地方“口號喊得響,獲得感不強”。
出現這種情況應該說并不讓人意外。自今年三月中央《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下發之時,輿論在歡呼和期待之中亦不乏憂慮,提醒千萬別搞成“以形式主義破除形式主義”。現在看來,這些擔憂確實并非杞人憂天。
當然,破解形式主義頑疾本就不是一夕之功,通知下發不過四個月的時間,指望在短期之內,就能在此問題上有較大的改變,也是不現實的。事實上,數月以來,在關于基層減負的問題上,各地還是有不少的實際動作。北京、河北、山東、江蘇、海南等地紛紛出臺措施,狠剎會風、精簡文件、減少督查,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形式主義給基層帶來的各種負擔。但是,為什么基層還是感受不明顯呢?
關于這一點,筆者也和基層干部討論過,在他們看來,原因主要有三個:
首先,如何界定,沒有標準。實際工作中,哪些做法是形式主義要適量減少的,哪些是要絕對消除的,哪些又是工作必須的流程應當保留的,沒有統一標準無法界定,一些地方工作中很難把握好尺度,只能從形式上入手,簡單對照中央要求做一些增刪調整工作,無法觸及要害。
其次,如何追責,無法操作。“沒有追責,就沒有威懾”。很多形式主義的做法,不同于一般的違紀違法,帶有一定的隱蔽性,而且往往打著“正當”旗號,所以即便存在明顯違反中央要求的行為,也很難制止和追責,這導致一些地方減負的要求難以落地。
再者,如何考核,難以量化。有些地方減負工作看起來很突出,比如召開的會議、下發的文件、工作的微信群等,確實數量縮減明顯。但是這其中有些是數字上的減負,只是換了個形式或者合并同類項;有些確實有所減少,但是基層干部最關心的“層層甩鍋”“濫用問責”等問題卻并無緩解,導致他們獲得感不強。
回頭去看,早在2016年10月,國務院扶貧辦就曾發布了《關于解決扶貧工作中形式主義等問題的通知》,這時有關治理基層負擔過重的問題就被提上了案頭。后續有關部門也下發了一系列相關要求和通知,但是成效并不明顯。此次中央把2019年明確定為“基層減負年”,出臺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舉措,可見決心。基層干部對此期望很高,期待很大。如何避免陷入以往那種“越減越負”“數字減負”的怪圈,這對我們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是一個重要的考驗。
我們常說,基層負擔過重的癥狀在下面,根子在上面。因此,要切實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必須要從源頭抓起,從“上級”抓起,盡量消除不必要的任務、不切實際的要求和言之無物的指導意見等,多從基層干部的角度考慮問題,切實把他們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放出來。
但是,這不應該只是從上至下單向的推進,而是要形成上下互動的過程,在減的過程中多多“問計于基”“問感于基”。近些年來,“獲得感”這個詞我們說的比較多,主要是用在老百姓身上,其實對于基層干部也是如此。總書記說過,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我們在基層減負的工作中也應如此。減負減得如何?成效是否突出?哪些工作需要加強?哪些疏漏應當彌補?這些都應該多問問基層干部的意見。讓他們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建議權。如此,我們的減負工作才能切實減到關鍵,落到實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